分享

让人「流连」,这款水果真是来「报恩」的!

 大遗产 2023-05-22 发布于北京





先来个小测试


榴莲和以下哪种水果是近亲?


  A. 石榴   B. 莲雾   C. 菠萝蜜   D. 可可




5月,逐渐入夏,又是各种热带水果闪亮登场、精彩亮相的时候了。

最近,榴莲继“水果之王”之后,获封“流量之王”的称号。


买个未开口的榴莲,亲自打开看有“几房肉”,以获得拆盲盒般的惊喜感。“买榴莲就像在赌石”“挑榴莲仿佛开盲盒”等话题相继冲上热搜。


有意思的是,那些有魅力的食物,往往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就像榴莲,集香与臭于一身,爱者争抢之,厌者恶心之。可就是偏偏这种异域水果,闻着臭、吃着香、口感绵密而独特,在中国风头正劲,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因单个榴莲价格并不便宜,“榴莲盲盒”出肉的好坏也被网友打趣为“报恩”或“报仇”。那么,不管是当你吃着榴莲、开着榴莲还是看着榴莲,对于它的了解,你还有哪些呢?


01

说起石榴和莲子,意境满是清甜,
可为啥榴莲……


五月是榴月,六月是莲月。如果光从字面看,榴莲是不是和石榴或莲子有关呢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国家,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我们都知道,北宋“资深吃货”苏东坡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其实,他也为石榴写下“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的吟咏。

石榴自古也是文人经常颂咏的水果之一。

唐代诗人李商隐也轻颂曰:“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石榴果实内“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象征团圆、团结、和睦。佛教文化认为,石榴一花多果,一房千实子,故为吉祥果。

而莲子,则是中国本土的。“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这个字,总让人生出无限美好想。新鲜的莲子清甜,煮熟的莲子肉质细腻,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而备受喜爱。莲子和石榴一样有文化寓意,象征着早生贵子、爱怜、智慧和开悟、吉祥和祝福、生命和再生,更是与佛教有殊胜因缘。

▲ 在佛教中,莲花和莲子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如果榴莲是这两个充满文学意境、文化寓意的美食的“组合”,怎么是“臭”的呢?

一份发布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称,科学家破解了榴莲的基因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榴莲与棉花、可可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榴莲大约是在6200万年前从可可树和棉花的共同祖先分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来制造巧克力的可可!可可中有个叫MGL类型基因家族的基因组,而榴莲就复制了这个基因组,经过一部分的改变,形成了尖尖的刺和独特的味道。

榴莲的近亲——可可树的果实


榴莲的异味主要来自于其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而其中表现“臭味”的,多是含硫物质,这些物质包括二乙基二硫醚、乙基正丙基二硫醚、二乙基三硫醚和3-乙基2,4-二硫代-5-己酮等,所以没有一种物质能单一的与榴莲的气味特征相匹配,是几十种化学物质的齐心协力,才打造出超劲的榴莲味,而且越成熟的榴莲,“臭”味越醇厚

因此,不管是名字上说,榴莲和石榴、莲子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就算是外形相似的菠萝蜜,也是八杆子打不着

和榴莲长得很像的菠萝蜜


如果你不爱吃又必须吃榴莲,那么可以在吃它的时候默念:我吃的是巧克力!我吃的是巧克力!



02

番名“赌尔焉”,一口下去不思乡,
郑和给它取了个名……


其实,作为一种热带水果,东南亚地区早在史前时期就已食用榴莲,但在西方世界和中国,认识榴莲的时间只有约600年

欧洲最早关于榴莲的记载是由意大利旅行家尼科洛于15世纪前往东南亚时记录下来的。葡萄牙医学家加西亚·德奥尔塔在1563年出版的《印度香药谈》中描述了榴莲在印度有药用价值。但是西方人把这种看起来丑陋、闻起来味道难以名状的果实视为当地原住民愚昧和落后的标志,不屑于吃,更不屑于记载

异味、尖刺……西方人不待见榴莲


在上百年的时间跨度里,榴莲从未被西方人认可。1854年,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写下的关于榴莲的文字,竟然着重描述了这种尖刺果实砸伤人有多么危险、当地人用榴莲下饭调味的气味多么不堪等,榴莲算得上是东南亚水果里最不受欧美待见的。

而中国官方对榴莲最早的正式记载,和明朝的郑和有关

传说郑和下西洋,因出海时间太长,船员大多思乡情切,返乡呼声日高,郑和为此很焦急。途经南洋一海岛时,郑和上岸发现了一堆庞大而浑身长刺的水果,大家一道品尝,被这美味吸引,一时竟淡化了思乡之情。有船员问这种果叫什么名字,郑和随口说“流连”,取“流连忘返”之意。

横屏观看


▲ 郑和下西洋。


天长日久,“流连”二字渐渐“水果化”,有木有草,演化成汉语连绵词“榴莲”。在词汇上的乌龙之余,多了一丝与石榴、莲子柔情的偶合,倒也别生一番雅致

当时郑和身边有一位精通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回族通事,名叫马欢。他曾随郑和参加过第四、六、七次下西洋,回国后将行经众国的政治、风土、人文、物产等状况纪录下来,汇编成《瀛涯胜览》。在书中,便提到了榴莲:“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瀛涯胜览》中对榴莲的记载。

“赌尔焉”应该是马来语“Durian”的音译。由此来看,榴莲应该是起源于马来西亚,最早于明初通过航海活动传入中国。

目前无论从产量、种类与出口讲,泰国都无愧于“榴莲国”之称,然而追根溯源,榴莲的本家还要回归到马来西亚,至大城王朝时期,这种神奇的水果方传入泰国。泰国人对榴莲的青睐,深深地体现在当地流传着的两句谚语中:“典纱笼,买榴莲,榴莲红,衣箱空。”“当了老婆吃榴莲。”

▲ 泰国鲜花与水果


民国初年,榴莲成规模地来到我国,下南洋的华商带回榴莲树苗,在海南和云南部分地区尝试种植。现代诗人郁达夫旅居东南亚多年,在其《南洋游记》中就曾提到这个让人又爱又烦的水果:“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又臭又香又好吃”,这七个字通俗而直接地描述了榴莲的特色。

“又臭又香又好吃”的榴莲。

郁达夫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榴莲开始在我国逐渐传播的时候。此后的日子里,随着远洋贸易的兴起和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大批的榴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且一步步走入寻常百姓家,如今已成为大众皆知的一种热带水果甚至是网红水果


03

在“谐音梗”水果中,
除了榴莲,还有它们……


也就是说,“榴莲”源自“流连”,那么这种“谐音梗水果”,在中国还有哪些呢?

离支=荔枝

荔枝,绝对是“最中国”的水果之一。荔枝之名从“离支(枝)”而来,“离”作动词,读lì,意为割去枝条。为什么要割去枝条呢?因为若从枝头直接摘,往往会揪掉果子扯破皮。破了相的荔枝易腐坏,为了延长保鲜期,所以摘果时需“离支”。

《荔枝图序》中,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他还这样描述荔枝:“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夏季必吃水果”之一:荔枝。


集诸多精华于一身,看着这些文字就让人垂涎欲滴……荔枝作为水果栽培,在我国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打得天下时,南海尉赵佗就以荔枝作为贺品进贡皇宫。至宋朝,蔡襄著有《荔枝谱》一书,详细论述了荔枝的栽培、食用、加工方法和品种,是最早研究荔枝的专著

有些北方人分不清楚龙眼和荔枝。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两个物种,彼此是近亲,属于无患子科植物。李时珍曾这样评价:“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荔枝吃着味道好些,但做药材还得用龙眼。

▲ 荔枝的近亲:龙眼。


至于龙眼为什么又叫桂圆,民间有个经不起推敲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条蛟龙成天兴风作浪,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有个名叫桂圆的勇士,和蛟龙大战三天三夜,终于斩杀了蛟龙,为民除害,并挖出了蛟龙的眼睛。当地县官当龙眼是宝贝,就派了捕快衙役们上来抢夺,桂圆眼看着好汉架不住人多,就把一只龙眼吞进肚里,另一只则轰然爆炸;勇士桂圆死了,乡亲们将其安葬,不久后桂圆的坟头上长出一棵果树,果实形状与蛟龙的眼睛相仿,这种水果便被称为“龙眼”,同时又将其称为“桂圆”,以兹纪念。

琵琶=枇杷

枇杷,古名天夏扇、卢橘,别名金丸、芦枝、金丸、炎果、焦子,原产中国东南部。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枇杷花果皆美,得名缘由却来自叶子。北宋本草学家寇宗奭言道,枇杷叶形似琵琶,故而得名。

春夏的南方水果:枇杷。


清初文人记载了一则逸闻:一天,明代画家沈周收到友人赠送的新鲜枇杷,礼单上却赫然写着“琵琶”。他自然知道是笔误,便回信打趣道:“谢谢您送我'琵琶’,虽然听不到美妙乐曲,但吃起来不错。白居易曾为琵琶赋诗落泪,王昭君远嫁塞上时,用琵琶抒发怨恨,原来都是因为想吃一口枇杷!”

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水果枇杷和乐器琵琶,确实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古人也常常写错字。琵琶本是先秦时期游牧民族的乐器,上有握把,腹大浑圆,以弹拨方式演奏。用手指向前推弦叫作“批”,向后拨弦叫“把”,因此这乐器最初名为“批把”,被讹写为“枇杷”。后来为区别水果与乐器,改名为“琵琶”。那么,究竟是水果枇杷长得像乐器而得名,还是乐器像水果才得名呢?

▲ 唐代彩绘陶乐女俑 · 拨奏琵琶。

除了荔枝和枇杷,其实和榴莲长得很像的菠萝蜜也是源自佛教梵语“波罗蜜”,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一直沿用着。

与荔枝、枇杷、菠萝蜜不一样的是,榴莲一边被誉为“水果之王”,一边又被禁止带上飞机、地铁。世界上没有一种水果像榴莲一样爱恨两极,黑粉和真爱粉旗鼓相当

榴莲营养丰富,具有缓解饥饿、增强体质等功效。


“一颗榴莲三只鸡。”上火还是上头?你是爱它还是恨它呢?




文字参考:
《中华遗产》2015年04期
《博物》2007年07期、2023年04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