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

 天地之间一杆称 2023-05-22 发布于湖北


【定义】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所致缺血性脑坏死。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首位。



【病因】

1.血管阻塞:动脉硬化,气体栓、脂肪栓、赘生物等。

2.血液循环障碍:低血压,凝血状态。



【分型】

1.缺血性脑梗死:当脑血流量减少达一定限度时,依次发生坏死的细胞分别为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最后为血管内皮细胞。

2.出血性脑梗死: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灌注,血液外溢,造成梗死区出血,常发生在缺血性梗死1周后,CT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

3.腔隙性脑梗死: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无占位效应。



【分期及病理】

1.超急性期:发病后6h之内,位干梗死核心周围的半暗带区内的缺血组织还有机会得到挽救。

2.急性期:发病后6~72h,此期典型的病理改变为缺血6~12h局部脑组织轻度肿胀,24~48h脑组织水肿明显,范大者高度水肿压迫中线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3.亚急性期:发病后72h~10d,此期坏死组织开始吸收,修复过程开始,表现为小胶质细胞向坏死区增生并吞噬坏死组织。

4.慢性期:发病后第11天,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代表脑梗死所引起的脑组织不可逆,脑组织破坏逐步达最终阶段。从发病第11 天至1个月为早期慢性,1个月以后为晚期慢性。



【影像表现】

1.CT表现

①急性期(24h):CT表现阴性

②亚急性期(2~7d):低密度灶和脑水肿

③坏死期(1~2w):低密度区密度变均匀,边界较清,可有脑回状强化

④吸收期(2~3w):CT的“模糊效应”期,梗死区脑水肿消退,吞噬细胞浸润,密度相对增高而成为等密度,此时扫描应慎防漏诊;

⑤斑痕或囊变期(1m后):小的梗死灶吸收后形成了斑痕,较大的梗死灶则形成囊样变,边界清楚,其内低密度,病灶缩小,同侧脑室、脑沟增宽,中线结构向病侧移位;

⑥病变按血管的供应区分布。

⑦缺血性脑梗塞早期CT征像:

脑灰白质界限消失;
脑沟裂变浅、消失;
动脉致密征;
岛带征;
脑组织密度减低。

2. MRI表现

①超急性期(6h内)

发病2h,T2WI可呈高信号。脑梗死区主要为细胞毒性水肿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梗死出现30min即可诊断)


②急性期(6~72h)

梗死区水肿发展,出现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DWI呈显著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MRA显示大血管阻断或狭窄;


③亚急性期(3~10d)

3d后水肿最重占位明显,梗死范围仍增大,脑回状强化明显

以上三期DWI均为高信号。


④慢性早期(11d~1m)

坏死组织被清除,水肿逐渐消退,梗死区周围出现新生血管。仍呈脑回状强化,可出现坏死囊变,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⑤慢性晚期(1m后)

梗死范围小、治疗及时,仅有局部脑萎缩。梗死区胶质增生明显,引起脑萎缩、囊性脑软化灶。



图片

图片

脑梗死早期CT表现: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脑裂变浅消失

图片

岛带征:岛叶密度减低并肿胀。对大脑中动脉区梗塞,这是一个非常有提示意义但又很细微的早期征象(容易漏掉)。这个区域对脑缺血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它们远离侧枝循环。

图片

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或栓子所致。病例显示高密度的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梗死。

图片

脑梗死CT:脑实质内边界较清晰的低密度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低密度区内部可不均匀,多>24h,脑水肿加重,CT可显示。

图片

出血性脑梗死CT:在低密度缺血区内,出现高密度出血灶,发生率3-5%。出血机理:血管壁破裂血管再通,出血通常在CT上显示得更清楚。

图片

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腔隙直径5-15mm,大于10mm为巨腔隙。好发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和脑桥。

图片

软化灶:梗塞灶坏死液化,密度逐渐减低,最后与CSF相等。

图片

梗死超急性期:DWI呈明显高信号,T2WI、T1WI及T2-Flair改变不显著。

图片

软化灶:梗塞灶坏死液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