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青柠檬20230520 2023-05-22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12月16日
进度:236/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作者:冯世纶 解读 胡希恕
分享章节: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起31条迄127条)
————————————

【重点摘抄】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胡希恕注:太阳病的停水证,亦有不同,如小便频利,而水不停于下,但以嗜饮无度,停蓄胃中,则必心下悸,若小便少者,则又必水停膀胱,而苦里急也。

胡希恕按:水停于里,常使外有郁热,因以太阳病冠之。小便利和小便不利均是里有留饮的证候反应。胃有留饮则心下悸;膀胱蓄水则少腹里急,为留饮所在部位的证候。


【我的思考】
🌱先直译(必要时意译):
患太阳病,小便通畅的,因为饮水多,必定会有心悸不安的症状出现;小便少的,必定会有小腹部胀满急迫不舒服的症状出现。

让我们结合胡老先生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条文。

太阳病的停水证,也有不同,比如说小便频繁,但是水没有停在心下,但是喜欢无节制饮水,导致水饮停留在胃里面,所以必定会有心下动悸;如果小便少的,那就说明这个水饮停留在膀胱,所以导致小腹部胀满急迫不舒服。

水停在胃里面,经常导致外面有郁热,因此冠以太阳病。小便通畅和小便不通畅都是里面有停饮的证候反应。胃里面有停饮那就导致心下动悸,膀胱蓄水那就导致小腹部胀满,这是停饮所在不同部位的证候。

胃里面水饮停留怎么办呢?既然是胃里面的水多导致阳气虚了,那就从温胃阳、化水气入手,适宜用茯苓甘草汤。这是单纯胃里面水饮停留的情况,有别的症状那就另当别论、重新辩证。

在这里,我们复习一下茯苓甘草汤,这个汤方的组成是茯苓、桂枝、炙甘草、生姜。这个汤方除了有利水的茯苓,还有桂枝生姜,这两个是可以温阳的。平日里喝水多的时候容易呕吐,即使是没有别的药,就是厨房里的生姜、花椒也能起到作用:提升阳气、降逆止呕。

如果是小便少的、小便不通畅,那就说明膀胱蓄水了,膀胱里面的水不能及时排出去。这是关乎膀胱的气化、利水功能,这种情况适合五苓散。

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想起有一个条文了,就是说这个五苓散证跟茯苓甘草汤证的区别,《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更清楚两个汤药的区别《为什么反复提这个问题?》

做个总结:本条文讲的是太阳病患者不适合过度喝水,其实,即使不是太阳病,在平日里喝水都不应该过度,过度喝水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疾病。

这个喝水多的问题再次出现,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依旧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条文就列举了过度喝水带来的危害:喝水太多,膀胱不会蓄水,但是,胃受不了,水饮停留在胃里面。胃里面都是水,胃的阳气受到遏制,胃的功能受到影响。如果患者本身胃阳虚,喝水多更加排不出去,水就停留在胃里面,造成胃脘部积水,接着就是心下动悸,觉得胃里面胀的慌。

我们的肠胃里太多水,那就容易生胀满,或是出现胃痛、胸胁痛、腹痛,等等肠胃疾病。《金匮要略》提到“病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这里的“痰饮”, 就是指水气之类。痰饮水湿重的人,舌头就是水汪汪的。

胃肠里面多水气,可引起拉肚子,也可以引起便秘,这是截然不同的症状。或许有人理解拉肚子,但是不能理解便秘,为什么?因为,胃肠水分太多了,肠胃的吸收功能变差了,产生的津液就会逐渐减少,后面津液太少了、不足了,那就不能濡养我们的身体,于是引起口渴,口干口苦、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小便不通畅,大便便秘……

喝水多还可以导致很多别的情况……

我们知道,仲景老师的很多个条文说到喝水过多带来的各种问题,在利水方面著名的方子有这几个,比如前面分享过的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等等,后面还有猪苓汤、泽泻汤……这些方子都是利水的,在临床上运用也比较广泛。

即使是西医,临床上也有广泛运用利尿剂的时候,比如呋塞米。在某些疾病,比如心衰或是高血压的患者,也经常有机会用到利尿剂。为什么要用利尿剂呢?身体里面的水分太多了,把水分利出去了也就解决毛病了。

这个喝水该怎么喝呢?可能还是有人不知道。之前分享过多次“不口渴不喝水,喝水应该慢慢喝,就像品尝水的味道一样”。

还有,真正口渴的时候喝一点米汤会更好,米汤跟白开水还是有区别的。

即使不知道怎样喝水,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判断,永远不要忘记了,我们作为人,是有感知的,喝了感觉舒服,说明喝对了,不舒服,就不要再喝。可能,现在这个环境下,很多人已经变得无知无觉了。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请您阅读完毕点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同道一起来学习伤寒论,一起发扬中医,把经方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