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证多在阴证

 青柠檬20230520 2023-05-22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2023年1月19日
进度:270/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作者:冯世纶 解读 胡希恕
分享章节: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
————————————

【重点摘抄】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胡希恕注:胁下素有痞块的病,连于脐傍,而痛引少腹,甚则痛入前阴,此名脏结,死不治。

胡希恕按:此颇似对于肝癌的说明,由是可知则所谓脏结者,大都指脏器肿瘤的病变。古人还无治法,故书中无治方。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胡希恕注:心下硬,即心下痞硬的互词,为少阳证;颈强而眩,亦属少阳;而项强则属太阳,此太阳证未罢而少阳证已见,故谓太阳少阳并病,此当刺大椎、肺俞、肝俞各穴,以泻太阳少阳的邪热,慎不可下之。

胡希恕按:太阳少阳并病,法当治从少阳,以柴胡适方治之,但柴胡证不明确,故用刺法,于前第142条已详述之,可互参。

【我的思考】
🌱先直译(必要时意译):
167.两侧胁下平时有痞块、连在脐旁、疼痛引起小腹入阴筋的,这是脏结,死证。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痞满坚硬,颈项僵硬而且目眩的患者,应当刺大椎、肺俞、肝俞,谨慎不能用下法。

让我们结合胡老先生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条文。

167.两侧胁下平时有痞块的病,连在脐旁,而引起小腹疼痛,甚至是疼痛进入到前阴,这是脏结,属于死证,没什么方法可以治。

这里的痞是痞块,指的脏结,这是实证,而不是心下痞满的情况。两侧的胁下,也就是肝脾、胰腺的部位。

本条文像是对于肝癌或是胰腺癌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脏结病人,大部分是指脏器肿瘤的病变。“此名脏结,死”,说的是脏结是死证,古人对这个病是没办法的,所以结胸病会提到治疗,但是脏结就没怎么说治疗,回顾之前的,我们就会更清楚了!《伤寒论》第130条“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之前也分享过《这种情况死亡率很高》“危重症更常见于阴证,死证更多在阴证”!

古人对此没什么方法治疗方法,所以书中没给出方子。

时隔1800多年,脏结还是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死证并不是一开始就变成死证的,大部分疑难杂症往往是因为小的疾病不注重或者是误治导致的,由此可见,论对疾病早点治疗以及正确治疗的重要性。正如“上医治未病”,比起治疗,预防会好得多!

171.心下痞满坚硬,这是少阳病;颈项僵硬而且目眩,也是属于少阳病;颈项僵硬属于太阳病,所以这是太阳少阳并病,而且是太阳病没有好又看见少阳病的情况,这个时候应当刺大椎、肺俞、肝俞,为的是泻太阳少阳的邪热,要谨慎不能用下法。要是吃泻药下利不止可能会死,后面阳明篇会讲到。

有些细节值得我们注意,颈项僵硬是划分到太阳少阳病的。“颈项强而眩”,脖子的两侧是颈,后面是项。颈强是少阳证,项强是太阳证。“眩”指目眩的眩,口苦咽干目眩,这是少阳证。

太阳少阳并病,这是万万不能用下法的!因为太阳病不能用下法,少阳病更不能用下法,本条文的“心下硬”,跟167条文不一样,这里不是实证,不能用下法。这个“心下硬”,说的是胃虚,要是误认为是实证而下之,非坏不可,所以说“慎勿下之”!

太阳少阳并病,按理来说,法应当从少阳治,用柴胡方证治疗,但是,这里的柴胡证不明确,所以用刺法,之前的142条条文已经说过了,可以点击这里进行回顾《可以解太阳少阳之邪的几个好用穴位》

注:168、169、170这三个条文说的是“白虎加人参汤的补充”,明天一并分享,167、171两个条文都相对简洁,因此放在一起分享!


我们专注于经方的分享,让更多的人真正地认识经方,参与学习,分享快乐,传递大爱!

关注
“青柠檬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