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教为何能至今存在?

 蜀山正义 2023-05-23 发布于四川

       关于宗教的来源及定义,古来有之,这里不再复述。追宗溯源,宗教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依托。它是人类基因记忆在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呈现,旨在示人以不给别人添烦恼的慈怀和不给自己找烦恼的智慧。所谓“心安之处是吾乡”,意即在此。所以,流传至今。

       就一般意义上讲,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着广远而深刻的影响。至于这种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则需要从其历史实际发展和评论者所处地位及立场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诚然,每种宗教都自带民族特色,同时也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其作用应看其对这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能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当然,也包括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宗教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存在,有着许多人类意识的本质联系,这种社会自身的发展演变为其宗教提供了生存形式和发展空间,宗教反过来又影响并制约这一社会形态的现状和前景。

       对于宗教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宗教与人类社会结构的关系”、“宗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和“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这三个方面去研究探讨。用现代的理念,可以这样去理解:宗教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的、仍然未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原始精华”。宗教作为从奴隶制时代就一路走来,且伴随人类走过了数千年历程的一种“精神支柱”,并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延续的意义。

      笔者认为,宗教在人类世界中至少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存在意义:

第一,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谦卑

        谦卑,是承认自己认知的有限,尤其是承认对于生命的意义和未来应如何这样的问题,还要向一个超验的存在去寻找答案。

第二,让人懂得了什么是敬畏

        敬畏,是人们对造化之奇的惊叹,是对人之渺小的认知,是对人世之无常的觉悟。

第三,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良知

       良知,是面对道德抉择时,对内心的声音的尊重,是坦然面对人性之恶的自我约束,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

       纵观历史,横看东西文化,东方文化中的儒释道从人文初始到社会分化的演进,无不是在相互博弈中生存发展的。中国佛教禅宗与西方国家类似天主教的这种转变,在其他宗教上也能找到,绝不是孤立的独例。这种转变,是宗教在现今社会生存的土壤,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怎么发展,也有兼顾不到人类意识领域的地方,人类社会也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每个人都被生活的焦虑困扰的现代社会,宗教不会过时,其价值有时反而更加凸显。

        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认知体系的缘故,有的人无法理解科技的过中细节,但却十分信服宗教信仰中的某些理念。尤其是在疏导人类心灵通道方面,宗教又都被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可以说,现代人所信仰的宗教,比千百年前是大为不同的,变得文明了许多。如果说人类造出了时光机器,可以帮你穿越回古代,从中世纪欧洲随处抓一个基督徒回来问一问,就会发现当时人们所信仰的天主教和现代的天主教,在教义等诸多方面都大为不同了。我们应知道中世纪的天主教可是狂热的战争分子,光进攻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就发动了十几次。而现代的天主教徒却温和了许多,并且也更加的侧重于人类品德好的一面。比如教人们谦卑、敬畏和良知。

       讲到宗教,还应知晓“戒律”或“约束”。约束,是宗教戒律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国法、家规的功用,也是从中汲取的。现今社会制度的某些架构,也类似这些宗教的这种转变。

        综上所述,证明宗教是人类所有信仰中最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纳的一种理念。宗教信仰有很多种,其中的大多数还愿意向每一个人打开大门,人只需要放下心中的成见,“走入其中”即可获得心灵的寄托,“理解其意”便能勇敢面对社会的艰难险阻,直至通达彼岸…     (2023.05.23 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