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喜欢磨蹭,妈妈越催越磨蹭,应对的最好办法是这么做

 宽哥撩育 2023-05-23 发布于陕西

当父母最头痛的孩子问题,排第一位非作业莫属,紧随其后的则是孩子的“磨蹭”问题。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磨蹭的问题,每当看到孩子拖拖拉拉地完成任务,而家长却只能束手无策。

从起床、吃饭、出门到睡觉,任何事情都要催促不得不承认,孩子磨蹭的问题让家长们很是苦恼即使家长不断地催,最终却发现孩子越催越慢,越催越磨蹭。

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抓狂,仿佛每一天都被孩子的磨蹭深深地刺痛了神经就像一颗核弹,孩子的磨蹭不断地摧毁家长的精神世界。

         

当家里的孩子喜欢磨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进行应对

1、多多地去鼓励孩子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地开始写作业,也不想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下去他们似乎只有一个目标:拖延时间。

即便写作业只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他们也会用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它可见,对于孩子来说,写作业是多么枯燥乏味的一件事情。

悲催的是,小孩写作业时总是容易分心,无论是外界的嘈杂声还是身体的不舒适都可能让他们坐立难安。

如果有人可以开发出一种方法,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那么这个发明家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因为解决写作业的难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家庭的头等大事。

家长不能完全将写作业磨蹭的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因为对于写作业的压力,人类会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使得进入写作业状态变得缓慢。

特别是在14岁之前,孩子的神经自我抑制功能不好,所以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因此,为了让孩子更高效地完成作业,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一项任务后休息几分钟,这样劳逸结合,事半功倍。

同时,多给予孩子耐心、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专注过程和效率,这样他们慢慢地就会有所进步。

2、让孩子建立睡前仪式感

现在的家庭普遍存在一个尴尬的现象:孩子不肯睡觉,大人很难入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入睡。

对于小宝宝来说,虽然他们也有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扰,但只要满足了基本需求,如喂饱奶、拍拍抱抱等,他们就能够稳定入睡。

然而,一些懂得“心机”的孩子则需要进行繁琐的睡前仪式,这让许多家长感到异常疲惫和烦躁。

孩子的天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孩子早睡早起,而有些孩子则是晚睡晚起为了减少哄孩子入睡的时间,父母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建立起睡眠仪式感。

需要帮助孩子制定好睡前要做的事情顺序,如完成作业、自由活动、刷牙洗澡等等,并在每项任务临近结束时提醒孩子。

如果孩子努力,那么父母应该积极表扬他们,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时间管理的好处并且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另外,如果到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其他房间还亮着灯,就会让孩子感觉“不公平”,这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全家共同配合遵守孩子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3、让孩子有时间意识

孩子早晨起床、洗漱和吃饭,对于忙碌的父母来说就像是三座大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出了差错,那一整天都会变得忙乱疲惫,甚至可能会迟到。

在孩子 2-3 岁的时候,他们对时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可以将时间变得更具体化。

例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先穿上外套,然后坐到凳子上穿鞋,再背上小书包”这样就明确了一系列任务的顺序,并且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当孩子到了 6 岁左右,他们开始认识钟表,如果想要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比如出门,可以让孩子数数时间的长度。

家长可以定好一分钟的计时,让孩子跟着数从 1 到 60 秒,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好地感知时间的长度,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时间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到了 8-9 岁左右,孩子的拖延现象会有所改善,他们更懂得按时完成任务。

而到了 10 岁以后,孩子的自理能力会不断提升,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4、给孩子一些“好处”

家长最令人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孩子吃饭有时候不得不对孩子三催四请,才能让他们开始吃饭

更让人生气的是,有时候孩子甚至会在吃饭途中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即使喊他回来也不以为意,反而会振振有词地说:“我要歇一会再吃。”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也许孩子在进食的时候觉得无聊或者没有兴趣,所以才会跑开去做其他的事情。

另外,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需要一些休息时间来放松自己,然后再继续进食。

父母常常会不停地唠叨孩子,催促他们快点做事但实际上,这些做法很难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尽快完成任务,也无法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长度。

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提供一些“好处”的指引例如可以对孩子说:“快点吃完,然后我们就可以下楼去玩沙子

这种方式能够给孩子一个加速度的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享受到完成任务后带来的愉悦感受,从而更加喜欢按时完成任务。

尽管孩子拖延可能是许多家长深感烦恼的问题,但并非没有解决办法,家长只需保持乐观心态,对孩子进行适度引导,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此外,家长可以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父母本身也存在拖延问题,那么就更需要先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