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岁数六十七,一个六十一。麻哥额头、太阳穴青筋道道要爆裂,李四眼里充血,要吃人。 都如此狰狞。 麻哥将脸前的小碗往地下一摔,踏着碗碴子,大“哼”一声,使劲一掼门走了。 夏日微凉,天好人的心情也舒畅。 李四邀着,要搞点花雕暖暖胃。点好几个菜,菜上桌前他还逗麻哥呢,说最近“二阳”数陡增,而麻哥“三阳开泰”后已百炼成钢,不似我们凡胎肉身。麻哥听了笑笑,亦不介意。 四道凉菜两荤两素,加了枸杞的花雕热乎乎地很快温热了肠胃。 几个老家伙在一起喝闲酒,又都是退休的人,原单位的那些破事不沾,大是大非的禁忌不碰,无非聊些八卦听闻。李四有直播需求,一般都是由他起头,提供各种奇闻素材,我和麻哥哈哈嘻嘻感叹一番,得趣即止。 李四今个说起的一桩事情我在微信上也看到过。 一双恋爱中的小娃,女娃叫男娃陪唱歌,男娃说不会。女娃急眼,说唱国歌可会;男娃说不会。男娃嘀嘀咕咕地打个电话走了。女娃越想越可疑,那个电话也觉鬼鬼祟祟,便摸起电话举报,说男朋友极可能是间谍。 李四显然在拿它当笑话说,顺带对目下举报风大盛,草木皆兵,表达了忧心忡忡,社会的宽容与包容度,越发逼仄。 我俩都没注意到麻哥的脸色渐生不快。直到李四用了“告密”一词,麻哥一声“扯的什么鬼话”断喝,弄得我和李四陡然一惊。 只见麻哥的嘴角都在颤抖。 我立刻就明白了麻哥何以如此。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告密者》,原本有为麻哥家宝娃举报单位歪风邪气被指为“告密者”鸣不平的意思,没想到在麻哥心里成了一个梗。他先是说谢谢兄弟的良苦用心,然后说少爷很郁闷,文章出来后宝娃被人肉了,家里鸡飞狗跳。 我不知如何回他,感觉有些歉疚。世间的正邪尺度若只由情绪主导,谁也不得安宁。 李四哪里知道其中的究竟,并没拿麻哥的不快当回事。继续辩说道,连撒气都拿举报来泄愤,动辄上纲上线,这才有了不会唱国歌和间谍划等号的荒唐。 我一边用脚在桌下踢李四,一边在打马虎眼,说是网上瞎编乱造,哪里会有这样的怪事。事情里的时间地点人物皆为模糊,如今博眼球、赚流量的伎俩登峰造极,不必当真。 麻哥却不依不饶,说是非就是是非,对错自有界限,拿“举报”或“告密”来混淆,什么意思? 俩人由杠而怒。 时下一碰上观点与思想对撞,哪怕是亲友之间,根本没有谁能好好听取对方意见,全是要慷慨激昂战胜对方的血性。最简单最通行的做法,就是将对方置于三观不正确的境地,再踏上一只脚完胜。 朋友之间哪怕是抬杠,即便遇见了个杠眼子,以往也能文质彬彬地听,和和气气地驳。要么脸红脖子粗的对峙,而后哈哈一笑;要么达成一致,或各持己见。现今残存的一些包容全不见了,话一出口,话音不合我口味,就是你输我赢的事情,大不了两败俱伤。 他俩怒气冲冲,势不两立。 我自然不会蠢到去评断他俩谁对谁错的地步,也不会用胡适的话“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来鸡汤一把,或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来劝诫谁。 眼下和稀泥也无济于事,俩人火大的时候,谁都想踩个台阶站得更高一点,我不会给他俩当那个台阶的。 见他俩皆无借坡下驴的意思,我就闭上眼、闭紧嘴,一声不吭。任尔东南西北风。心想你俩多年的友情,蹭破点皮毁不了瓤,总有一天会有一个想找个台阶下来,那时再各借一个肩膀给你使。 作者相关文章 “李先生说天下事”改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