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那点事儿(二):教育本质就是从我做起,做人做事,心理健康

 王明鹏 2023-05-24 发布于山东


继续胡扯心理健康,第一个要素认知合理之“五观端正,以柔克刚”。
“五观端正”之人际观,“因人而异”。
这个意思是说人际互动是个你来我往应对过程,如何应对不是我们要如何做,而是取决于对方处于什么心态,先判断对方心理健康水平,再进行我们应对措施。
比如遇到路怒症,先判断对方心理不正常,是疯子,你和疯子吵架能吵出什么对错来,好汉不吃眼前亏本质是说不与心理不正常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应对就是不说或者顺着说。
遇到有情绪的人呢,看到对方心不在焉或者怒气冲冲,别讲道理,对方心态听不进去,先提问方式问,怎么了,能帮什么,让对方情绪好转些,再说事情。
对方心情正常,说明心理健康,怎么说都可以,包括讲道理。
这个人际观就是以别人心理状态为中心,先判断再应对,分为不正常顺着说、不健康提问说、健康讲道理,即因人而异来应对。
“五观端正”之价值观,“以人为本”。
人活着总是要有些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价值观,体现价值就要对人对自己都能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表达人的诉求,这正是情绪管理的要诀。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人家对我好,我也对人家好,人家对我不好呢,我不能傻到还是对人家好,这是傻子不是圣人,此时要说出我们感受、需要、诉求。
这里还有一个“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亲人要生”的逻辑套路,生人之间彬彬有礼,熟人之间熟不讲理,亲人之间亲密无间。
换成人际互动,生人之间直接说诉求,公事公办,比如“你能否帮个忙如何”。熟人之间多为说需要,寻求帮助,比如“最近太累了我需要歇歇”“我手头紧需要借点钱”,你不会和陌生人说这个。亲人之间多为说感受,也就是宣泄情绪,“你怎么这样不小心”“我说过你多少次了”“我早就知道不行的”,表现为负面的否定的发火愤怒指责抱怨,这些负面评价背后都是负性情绪的表达,这就是不拿自己人当外人。
可见,问题出在亲人之间互动模式,亲密无间也就意味着拿对方成为了出气筒,没有分寸,没有边界,为此需要再继续循环下去,“亲人要生”,也就是亲人之间除了亲密无间,还得保持距离,也就是保持边界,对方没有义务为我们情绪担责,谁的情绪谁负责,可以表达诉求,但不可发泄情绪。
复盘五观端正,前提是心生万法世界观,应用是趋利避害人性观、先苦后甜人生观、因人而异人际观,目的是以人为本价值观,当然按照框架思维黄金圈法则,应该是“价值观”(目的为什么)——“世界观”(是什么)——“人性观人生观人际观”(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