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减:不断打破平衡构建平衡。 任何生命体都有老化、衰退的自然倾向。熵增,几乎是所有系统的宿命。薛定谔曾云:“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趋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死亡。要摆脱死亡,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 在管理学中,熵是对组织活力的测度。熵值越大,组织活力越低。 因此,一代又一代的企业领导者,为使企业存活下去,持续不断地进行熵减努力,即消减企业组织中不做功的无效能量,或者使不做功的能量重新做功;使低功效能量变为高功效能量;改变低能效平衡状况,形成非平衡态势以及快速变化的动能。 同时,打开组织边界,使之与外部环境持续、积极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企业系统远离原先的低效能、无活力的平衡状态;在非平衡状态下,推动企业组织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进入新的充满 生机的生存发展境界。 对企业系统而言,熵减意味着自我变革,阻力大、难度高,依赖于企业领导者的信念、勇气、决心和智慧,依赖于变革导向的组织文化氛围,依赖于高超的组织技术——组织构建、动员、运行、控制、变革的系统方法和工具。 任正非之所以能成就辉煌的事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掌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技术。如果说华为真有什么秘密的话,那就在于组织建设——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战略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