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冲去香港买保险的这群人到底在想什么?香港保险有那么好吗?

 移路相伴7702 2023-05-24 发布于海南

为什么这么多中产阶级争相赴港购买香港保险?赴港买保险靠谱么?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讲比较陌生,披着神秘面纱的金融保险产品到底是什么东东?

一、高、中产阶级争相赴港现象的背后

1、国内经济放缓、人民币超发,汇率高估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这40多年,我国经济超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问题是过去以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为基础所构成的庞大中低端制造业、以及破坏性能源/资源开采为主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而新经济结构转型却显得异常艰难与漫长。近些年来当局对于货币的严重超发,而GDP与贸易顺差却又跟不上货币发行的速度导致了人民币被严重高估。

2、中产阶级崛起,财富保卫战

而与此同时,这些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我国财富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国内股市估值过高、牛短熊长,债券市场不温不火使得过去的十几年来都没跟的上居民财富的增长需求。对于中产阶级来讲,除了楼市似乎找不到更好更安全的投资渠道。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摆在他们面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是如何才能保卫自己的辛辛苦苦获得的财富?!

3、高、中产阶级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另一方面,在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总量为164万亿元,但是只有5%的财富投向了海外。在全球金融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按照理性的资产管理的理念,资产应着眼于全球,在寻找最安全边际的同时寻求最大收益。所以,从中国目前的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来看,高产以及中产阶级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强烈的上升空间需求,而按照国际统计来看,中国的私人财富在海外的资产配置早晚要上升至20%的水平才正常。

4、疫情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中产阶级对人民币资产的不安全感

疫情3年对国内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下滑,导致国内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强烈的贬值预期,继而迫切想转移部分资产到海外以规避汇率风险。

这就引发了一个思考:钱出去投向哪儿?相对于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和海外金融市场,美金保险特别是分红型保险由于门栏低、回报率较高,免遗产税等等优势似乎是最好的一个投资渠道,反正就一句话:东西好,收益稳、大家还都能看的懂!

可能未来几年,海外资产的低风险投资收益率也许将会高于国内市场的低风险投资收益率。那既然这样,鸡蛋还是多放在几个篮子里。

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了解香港保险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二、保险的本质

保险按照投保对象分为寿险和财产险,但更多的保险客户经理在介绍保险的时候为了方便理解就按照投资目的分为意外保险和分红保险两类。

传统意外保险的本质是你与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对赌。比如客户在保险公司对自己的人身意外伤害进行投保,如果保期内平安无事,那保险公司就获得保费,客户损失保费。如果投保期内客户不幸发生人身意外,那么投保受益人就会获得巨额保费,而保险公司则造成相应损失。所以你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保险公司就是一家与客户签订风险对赌合同的赌博公司。

那么,保险公司会亏钱么?

好多人都有这个担忧。不过,你想多了,如果把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对立分开,保险公司百分之百赚钱,而投保人百分之百是亏的。原因就在于保险公司在设计各项保险产品的时候,会有一群高智商团队进行各项复杂计算,他们就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团队。精算师们根据以往的人群寿命的统计、现行银行利率和费用率、在加上公司运营的员工运营成本、渠道费用以及保险公司预期利润来搭建相关模型,精准计算各类风险触发的概率,然后开出保费费用,确保保单价格能使得保险公司在整体上实现盈利。所以,从概率上讲,保险对客户来讲是一个完全负和游戏。

对于这个负和游戏,举个例子更形象。比如四个哥们在家打牌,赢钱输钱都是在这四个人手里转,没有跑出这个屋子,这就是个平和游戏。但是如果这四个人去外面棋牌室打牌,由于每个小时都会支付包厢费,四个人总共的钱会越打越少,那这个游戏就成了负和游戏。而保险公司扮演的就是这个棋牌室的角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购买保险本身并不是一个家庭财富普惠的投资渠道。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讲,负和市场永远都是牺牲大众服务小众的市场,并不值得参与。

但是保险其实重保障,轻投资。如果想要靠投资香港保险发财,别想了。香港保险更像是一个高分红的定期强制储蓄,可以作为海外资产配置做用,或者未来子女的教育金和养老金等作用,只考虑投三两年的只会亏!

三、火热的分红型保险:最佳低风险投资产品

上面讲的是意外保障险,接下来说说分红型保险。

首先要提醒各位的是分红型保险里面有个关键字眼叫:“最高收益”。为了招揽客户,吸引眼球,保险客户经理说的所谓高收益通常都是非保障的,也就是实际收益有可能低于这个“最高收益”。

但实际上,从近30年香港保险公布分红实现率,平均回报能差不多能达到6%-7%之间。如果按照复利的7%的来计算,差不多8年就能回本,之后每十年翻一番。而国内由于保监会的规定,国内投资理财保险有利率封顶的限制,一般收益给到3.5%。相互一比较,分红型保险深的大家的追捧也就没什么难理解的。

四、香港保险的优势

1、参保范围广

在香港,除了一年以内自杀,枪毙的,几乎无任何事项不保。香港人寿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免责条款”或“不保事项”,这在大陆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2、保费便宜

相同年龄的被保人,香港保费通常是国内保单的60%-70%。而国内保费高主要是保险的销售渠道提佣过高造成的成本上升,钱都让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赚了。

3、收益高

这是香港分红保险最大的优势,在香港的保险公司比如安邦、保诚等都是面向全球进行投资,投资领域广获利渠道多。目前,香港保险的预定利率普遍可以达到5%以上,有些甚至到7%-8%。而大陆保监会对内陆保险业定价利率做了限制后,基本都在3.5%左右。香港保险产品收益优势明显,完全碾压内陆保险。

4、避税避债

由于香港是避税港,遗产税自2006年后就不需要征收。即使是在全球征税的美国,只要是人寿保险金的赔付,不管是在哪里买的,都可以避税避债。很多高净值人群赴港购买保险,大多数是为了避税、避债以及避险的资产转移。由于保险是隐形资产,保密度高。曾经有个新闻,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主,把实业抵押给内陆银行套取现金,转手到香港购买保险,将巨额资产暗渡陈仓转移至境外,期望在境外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盘,手中保单都不会打水漂而达到保全资产的目的。虽然这也是够决绝的,但也充分能说明香港保险避税避债的强大功效。

5、海外资产配置

香港保险以美元和港币计价,这是区别于内陆保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尤其是人民币中期来看还在贬值通道,对中、高产阶级的强烈的资产避险需求都有很强的诱惑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