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小平晚年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可为何所有人都认为是粟裕

 新用户3596Ds5V 2023-05-24 发布于四川

#走进博物馆#


“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还是装备上,都优于国民党的残余军事力量。”1949年淮海战役落下帷幕以后,毛主席发表了此番声明。

文章图片2

作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对于我党而言无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此战结束以后,国民党在中原以及华东战场上的师团皆丧失殆尽。

可是对于淮海战役究竟是谁进行指挥的,外界的说法一直存在不同。虽然邓小平同志晚年表示,他指挥了淮海战役,可仿佛更多的人则认为粟裕,才当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人。”

文章图片3

即便是毛主席本人,都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立下的功绩表示赞赏。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粟裕究竟在淮海战役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章图片4

粟裕:淮海战役,甚为重要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全面进攻战役,此场战役不仅政治影响很大,而且战争样式也更为复杂。

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伤亡了13.4万余人,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三大战役当中解放军牺牲数量最多的一场。

文章图片5

可是着眼于当时的整体情况而言,淮海战役的打响是十分具有必要性且重要性的。

1948年下旬,根据国内的总体形势而言,国民党军队已经处于了下风。可即便如此国军依然贼心不死,于8月初在南京召开了紧急的军事检讨会议。

会议之上国军再次加强了近剿的战略,他们决定实施重点防御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向华北和西北地区进行扩张。重兵坚守的战略,无疑是想在军事方面给予解放军被动性。

文章图片6

我党在得知敌方的作战方略以后,第一时间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由此便明确了由原先的游击战争正式过渡到正规作战,必须全面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勃勃野心。

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发起济南战役,凭借着高超的作战技能,逐渐攻克了国军重兵设防的坚固城池。此举也让蒋氏军队,极大程度上对我党将士持刮目相看的态度。

尽管蒋介石第一时间,命令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将领进行集结,可在我党领导者的打压之下,最后他们还是棋差一招,一直都未能集结完毕。

文章图片7

后来新华社正式报道了我党在济南战役中的战果,其中共毙伤国民党军队22423人,在俘虏了王耀武等人之时,还缴械了极大数量的弹药装备。

“自此以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当此番战果被公布以后,美联社对于共产党当时的局面做出了此番评论。

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攻克济南而感到振奋之时,国军已经开始抛弃了菏泽、临沂等城市。面对此种情况,粟裕在1948年9月24日,第一时间致电中共军委中央。

文章图片8

在电话里粟裕给予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即刻进行淮海战役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是因为此时的军内士气高涨,更多的则是希望尽快实现国内安定。

加之国民党当时已经抛弃了多座城池,因此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敌人有意避免在不利条件之下与我军展开较量。为了不让敌军的战略逐渐成熟,立马对其进行打击至关重要。

194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粟裕就接到了复电,也正是从此刻起,淮海战役被正式确定打响。

文章图片9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在适当的时机被发起,是粟裕首先提出来的,由此也为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极有力的基础。

而这还不足以让很多人认为粟裕是整场作战当中的指挥者,毕竟当时邓小平同志和刘伯承等人士也都参与了作战。可反观在战争中的种种突出贡献,那么粟裕绝对是数得上号的。

文章图片10

双方作战之时,献计献策保证战事胜利

“此次战役规模很大,应请邓政委、陈军长统一指挥”,1948年10月31日,粟裕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第一时间给军委中央致电,说明了这个想法。

文章图片11

因为当时军委中央打算让陈毅和邓小平同志,率中原野战军四个纵队前去攻克郑州、开封等地区。可那时的粟裕则认为,应该让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改为协同合作,而非原来的配合作战。

这也就意味着,在整个作战发展态势逐渐完善的时候,粟裕凭借着独到的思想,一手促成了统一指挥体制,而这番提议为后来的战争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8年11月6日,国军调动华中兵团开始进入太和、阜阳地区,一时之间蚌埠战场上的国军兵力增加到了70万人。后来发现国军正在呈收缩之势时,人民解放军迅速向预定目标追击。

文章图片12

也正在这时,蒋介石为了保证战事的稳定,第一时间将杜聿明调回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担任了前进指挥部的主任,由他负责整体的指挥作战任务。

在淮海战役发起以后,粟裕一直没有松懈分毫,他始终考虑着在长江以北与敌人如何作战的问题。对于这个情况,粟裕不止一次的向中央致电商讨应对之策。

“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经过一次次的商榷之后,毛主席第一时间给粟裕发来电报。虽然整个电报只有寥寥数字,但却为淮海战役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章图片13

当然毛主席之所以能够那么快的得出准确结论,是因为粟裕紧紧抓牢了发展南线战略的决策。此举也表明了由原先的“小淮海”战役,逐渐发展成了“大淮海”征战。

1948年11月8日晚,淮海战役打响之后粟裕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整场战役做出了分析。认为敌军黄伯韬指挥的军队有向西移的迹象,所以战役的阻击应该及早发起。

因此为了得到战争的主动权,粟裕冒着危险,毅然决定将战役提前两天发起,这个想法在得到军委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批示之后,粟裕立马对整个作战部署进行了新的安排。

文章图片14

果然出其不意在战场上的确能够做到釜底抽薪,敌军完全没有料到我军会那么快的发起作战,因此彻底打乱了敌人的整体部署,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十分惊险的是,如果整场战役在晚几个小时发起的话,那么黄伯韬将会窜入徐州,整场战事对于我军而言,将会变得错综复杂,因此粟裕对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凭借着穷追猛打的快速作战方法,11月22日的时候,华东野战军将第七兵团的10万人全部歼灭,而第七兵团的司令员黄伯韬的一生,也以阵败身亡而告终。

文章图片15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面对着前线传来的好消息,毛主席也第一时间致电粟裕。因为这意味着我军成功将敌方的力量全部打散,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任务。

1948年11月21日,解放军有意对敌军进行合围的做法,所以敌方第12兵团准备向固镇方向转移,于是中原野战军集中兵力合围黄维第12兵团。

可是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因为当时三个战场同时都在作战,而且均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如若不及时做出决断,恐怕第二阶段的战役将会打得十分艰难。

文章图片16

于是粟裕这时再次站了出来,他觉得应该先由华野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极快的速度协助中原先解决了黄维的第12兵团,最后此举也得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粟裕的此番提议是完全有利于我军作战情形的,当时王维兵团下辖了四个军的战斗人员,而且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属上乘。

并且粟裕在之前攻打黄伯韬时已经深有体会,对付黄维兵团时,如果想要对其进行全歼极难完成,只有瞅准时机对其进行阵地攻坚战才更合理。

文章图片17

于是中原、华野的部队同时对黄维兵团进行了攻击,首先就摧毁了敌人前沿阵地的防御措施。面对着我军陡然增加的兵力,黄维兵团简直被打得措手不及。

最后的战斗情况和粟裕料想的完全一致,仅用了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军就全歼了黄维兵团。由此也就掌握住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接下来便是集中兵力,围歼杜聿明兵团和阻击李延年的行动。

因此根据淮海战役当中的第一场和第二场作战,都可以看出粟裕无论是作战谋略,还是及时调整作战方案的能力,都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战争的前进。

文章图片18

若没有粟裕对淮海战役进行着整体的把控,恐怕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还真不能打得如此顺利。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毛主席都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持赞赏的态度。

文章图片19

战役取得胜利,粟裕得到主席高度评价

1949年1月1日,邓小平同志率领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抵达了河南商丘,目的就是对被围在青龙集和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军队发起总攻。

同年1月9日,解放军在与对方进行猛烈的交火之后,成功消灭了第13兵团大部,紧接着敌方的第二兵团的防区,也被我军彻底拿下。

文章图片20

1月10日可以说整场淮海战役逐渐接近了尾声,因为担任国军前进指挥部主任的杜聿明被我军俘虏,而作为第13兵团司令官的李弥,慌不择路的逃了出去。

与此同时,李延年和刘汝明分别带领的第六和第八兵团,也相继放弃了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地区。他们的撤退也表明了淮海战役正式的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整场战役缓缓落下帷幕以后,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公然表示,粟裕同志在淮海战役当中可谓立了大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在作战中的种种决定和正确的军事部署。

文章图片21

而且粟裕在淮海战役作战中统筹了16个纵队,其中也包括了一个军和三个军区的部队力量。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战士的总数加起来一共是参战部队的70%。

据后来我党人士统计,这70%的参战部队一共歼灭了国民党军的80%人员。由此可见,粟裕不仅有着独到的作战策略,更有着十分巧妙的指挥头脑。

所以毛主席对于粟裕同志的夸赞绝对是十分中肯,而所有明白淮海战役的人员也都清楚,粟裕当之无愧。

文章图片22

当然晚年时候邓小平同志表示,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也完全不错。甚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等人士都可以称淮海战役是他们指挥的。

因为“独木不成林”,如果没有邓小平和刘伯承等人士的密切配合,粟裕同志也就不会将所有的作战策略都进行的如此完善了,所以他们不仅是整场战役的指挥人员,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只不过在相比之下,粟裕同志在战争的关键点做出了几个重大决策,这完全被世人看在了眼里。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粟裕是整场作战的总指挥了。

文章图片23

可不论指挥者是谁,淮海战役对于我方而言都是一场极大的胜利。因为淮海战役的失利,让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全部消失殆尽了。

除此以外,国军在军事上失败以后,还进一步导致他们派系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权力争斗。国民党内的各级官员人心浮动、惶恐不安,更奠定了终将失败的结局。

因此在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面对着自己党内溃不成军的情况,不得已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经过一系列的部署以后,宣布下野隐退。

文章图片24

蒋介石的落败也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成功得到了解放,这也为之后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极有力的基础。

面对着淮海战役结束之后的种种情况,无数中国人民都深深吐出了一口气,因为那时无数国人都看到了祖国的灿烂前景,而根据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人们心中所盼望的那样。

文章图片25

小结

当我们回顾整场战事时,不得不为粟裕同志等人的作战谋略和英勇品质而深深赞叹。如果没有他们放手一搏的指挥和作战,前景光明的中国也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打造出来了。

文章图片26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国人都会为党内有志之士的做法而引以为傲,也时刻会记得中国是他们一步步建设完成的。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时时刻刻将他们的形象牢记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