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山书店在深圳开出重回中国后的第四家门店

 真友书屋 2023-05-25 发布于浙江

一部内山书店的百年历史,不但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历史,也承载了中外往来一个个文与人、文与心交织的瞬间。

2021年,有着106年悠久历史的内山书店重回中国,落户天津。5月19日,内山书店重回中国后的第四家门店——内山书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店在深圳开业。日本内山书店会长内山篱、日本内山书店社长内山深等内山家族的后人也来到了现场。

已近耄耋之年的内山篱说:“早年上海的内山书店,主要帮助新青年可以读到日本的进步书籍,而东京的内山书店则把中国的书介绍给日本人,帮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今天内山书店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愿内山书店在'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的精神指引下,发挥各自的特色,为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互信交流而共同发展下去。”

“内山书店正在走进一个又一个留下过祖父足迹的城市,而通过内山书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开始重新喜欢上鲁迅,对那一代的新青年充满了解和阅读的愿望。”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如是说。

内山书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店

内山书店的百年故事

1917年,日本国际友人内山完造夫妇在上海虹口北四川路开设了内山书店。这一进步书店曾庇佑了鲁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等20世纪文人知识分子们,并创立了中国书店史上第一个作家沙龙“内山书店文艺漫谈会”,使其在1930年代演变成“中国作家会客厅”,2014年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就是以这一故事背景为拍摄主线。

1947年,内山完造被国民政府以亲共之名遣返日本,内山书店在中国就此成为一段历史。而东京的内山书店,由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遵照其兄之意于1935年创立。1984年后,内山书店店长便由其子内山篱接任。

内山书店的“重回中国”也充满了机缘巧合。2013年,天津籍纪录片导演赵奇因一档“海外书店”的节目结识了内山家族的后人。在拍摄纪录片时,赵奇了解到,内山完造一直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离世后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2015年,赵奇和内山家族的第四代后人、内山嘉吉的孙子内山深为内山完造扫墓,内山深满怀感慨地讲起祖父一辈人有一个夙愿,就是把内山书店重新开到中国。

在赵奇和各方面的努力下,2020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组建天津内山书店有限公司团队,着手内山书店的回归。2021年7月,内山书店重回中国落户天津,首店选址南开区鲁能城购物中心;2022年7月,内山书店和平大悦城店开业;2023年4月,内山书店首家社区服务文化空间内山书店未来天地店也在天津开业。而此次在深圳新开的内山书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店,是中国内山书店走出天津后的第一家书店。它来到了大湾区——这里也是鲁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内山书店又被称为“中国文坛的百年会客厅”。

新青年的精神传承

内山书店还被称为“鲁迅的会客厅”。从1927年10月抵达上海直到1936年辞世,鲁迅先后510多次走进内山书店。中学课本中的《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等,都是鲁迅在内山书店时期完成的。

作为内山书店的生死至交,鲁迅后人长期与内山家族保持着亲密的沟通与往来。周令飞说:“在上海的九年多时间里,内山书店几乎是我祖父每天必到,每周都要进去买书的第二个家,从踏上上海土地的第三天,他就发现了这片让他不可缺失的精神绿洲,可以说,按照现在流行语,我祖父是内山书店的'铁粉’,而内山书店在与祖父相处的九年多时间里,坚守了对读者的绝对忠诚,今天,我在内山书店团队身上,已经看到了这种对读者的忠诚和坚守。”

当周令飞先生得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了邀请内山书店入驻,足足等待了16个月,他深感震撼:“相信所有的成长都要经历必要的等待。我相信这所大学的愿景,一定是百年树人千年学府,今天内山书店落户深圳,入驻港中深,相信这一届新青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走近祖父那一代新青年的精神世界,将优秀文化的火种,一届届地传承。”

周令飞

赵奇

内山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