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负如来

 江北大汉 2023-05-25 发布于江苏

有些今天被我们视为一本正经的东西,最初很有可能是偶然因素的产物,没那么严肃,没那么神圣。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里,有则短文,讲的是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心无宗产生的背景: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当时江东人蔑视江北人的一种称呼,类似于“江北佬”)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在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治(想出)此计,权(姑且)救饥尔!无为遂负如来也。”

这里所说的道人,就是和尚——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是在东汉,而那时的很多人并不把佛教当成宗教,而是当成一种方术。方术也叫道术,所以,凡是修炼方术都叫修道,修道的人都叫道人。这里提到的“愍度道人”即支愍度,又作支敏度。当年他想过江到江南传教,因为担心仅仅靠宣讲旧教义无法糊口,所以,就跟另一个和尚商议一起创立“心无义”(也称“心无宗”)。后来,那位和尚没有能够去成江南,就支愍度一个人在江南宣讲多年,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后来有人从江北过来,捎来了当年那和尚的一番话:“请替我问候愍度和尚,告诉他,心无义怎么可以成立呢!当初想出这个办法,只是姑且用来度过饥寒罢了,不要最终违背了如来佛呀!”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看,支愍度当年本无意创立新的教义,新的学说,不过是为了混包肚皮不得而已想出的一个主意,谁知道竟然最终让“心无义”在江南开花结果,为很多人知晓与接受,最终成为般若学派中的一家了!

那么,对于支愍度来说,江北那位和尚捎过来的话,他能够听得进去吗?未必。为什么?因为尽管想当初他们创立新学说却是是应急之举、是急中生智,并没有把它当真。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不仅解决了他的口腹之需,而且让这一学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自然也可以说让他声誉鹊起。在这种背景下,你让他念着如来佛祖,放弃“心无义”,现实吗?可能吗?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或者说努力方向。就普通的出家之人来说,他们可能为的是追随某个信仰,让自己的灵魂有个栖身之处;就另一些出家之人来说,可能他们还想“成一家之言”,为后人所牢记。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无数信众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也能够看到一些“高僧”在修身的同时修心、冥想,乃至如支愍度和尚一样,竭力创立属于自己的“心无义”。当然,对于后者来说,能够达成目标的肯定是少数乃至个别,并且对于他们来说,个人的才智与努力也未必是成功的唯一条件,而偶然因素在这其中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支愍度当初能够想到“心无义”居然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当初能够想到的或许仅仅是,“心无义”有可能让他混饱肚皮。

佛祖如来不该被背叛。而那支愍度到底是不是背叛了如来,我们不知道。谁知道?支愍度知道,如来也一定知道。同时,作为佛门的子弟,尊重佛祖,谨守教义,大概也是其本分。只不过,佛祖是不是一直在其心中,恐怕有些说不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