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字诗 —— 為《物演通論》題記

 清静自然101 2023-05-25 发布于四川

择字诗 —— 

為《物演通論》題記:

 宇宙茫茫深幽去, 浩瀚时空无边际; 

亿千万年转瞬逝, 造化地球生命域。

东方圣哲传道喻: 有生于无道生一;

天地人和无为简, 道法自然寓真谛。

西方哲思诘在觅, 物质精神两不弃;

执着表相看世界, 二元横观总对立。

物演回眸寻踪迹, 通论递弱是原理;

万千物态同一质, 纵向分化创世纪。

 原电质中光量子, 微粒更含微毫细; 

生物进化分残弱, 代偿依存结构替。

 自在自为位相态, 衍化不离存在阈; 

失存灭归寻常事, 临末人类演闹剧。

 感应对象原子启, 感知理性物一系; 

识辨扭曲非求真, 认知求存因唯一。

 广义逻辑容狭义, 心物主客耦合一; 

现象本质前后量, 属性结构并驾驱。

 应向意志同构对, 美感无着应落虚; 

工具效能类体质, 自由盲存危在夕。

 社会存境亦结构, 文明逼人属境棲; 

人类社会连前体, 畴归自然物存序。

人性流脉循物性, 人道天道辙赓续;

古来哲思衡长短, 澄明哲论今可期。

 掩卷回首看人寰, 慈悲心语难言递: 

诚愿人类多珍重, 没落善终在自律!

---若安   戊戌年春於陋室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解注
此择字诗共四十八句,携通览物演之感而作。其书内容广博深远,诗难言尽,唯择其要理,概而括之,如:物演递弱,纵向分化,代偿结构,感应属性,扭曲求存,盲存失存,人类社会亦是自然物演序列之组成部分,等等,故必多有遗落;此其一也;
尽可能简括复述原书重大全新甚或是颠覆性之概念,如:感性知性理性与应向意向志向同构相对,感知非为求真实为求存,感应属性与结构共同增长,美感来自应之无着或应之落虚,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社会存境亦是结构,等等,此其二也;
尽可能首选原书用词用字,通篇可见,其次才选用择字串联成句,如:自由盲存危在(夕),其中六个字包括'危在’都是原词汇,故不用'旦夕’;此其三也;
尽可能以字代词,以求每句容含更多相关词意,如:原电质中光量(子),分残弱(化),感知理(性),应(向)意志,等等,故细心品味每字可推出书中原词意,此其四也;
尽可能回避同字同意,但因原书字词背景之同字不同词或同词不同义,则属例外;偶用倒装以求谐音,如:诘在觅(诘问寻觅存在),因唯一,美感无着应落虚;偶有省略以求减字,如:畴归(范畴归属);人类(与人类)社会;没落(或)善终;此其五也。
图片

白话释文 
宇宙茫茫,浩瀚幽深,无边无际,其时空宽广深远以百千万亿光年论计;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及每一个人生,其生命周期却是转瞬而过,正是各种因缘条件不断变化发展,即宇宙时空的宏观演化,使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地球演成有生命现象存在的绿色星球。
东方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传喻自然道法:即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分化规律;也开示了天人合一,万物归一,万法归一,无为至简,返朴归真的无上真理。
西方哲人哲思们也一直在追问存在的奥秘,而且是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探寻思索;但他们却执着于客观事物的表象、现象层面,以(空间)横向对立的二元观点看世界,因而对各种事物思索研究的结论总是对立的,不断分化的。
物演通论一书以(时间)纵向统一的观点回望宇宙万物的演化,发现递弱代偿是其变化发展的表现形式;这个递弱代偿原理的提出,以万物同一质态为起点,揭示时间纵轴上的衍化、分化发生过程,这才是创世纪的真正动源。
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光子量子,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探寻,细微粒中有更细微的粒子;生物进化通过分化弱化残化,实现其结构依存的代偿交替。
生命存在从其圆满的自在状态向其残缺的自为状态衍化发展,其衍化位相的全过程始终离不开存在阈;生命的失存灭归,无论是生命个体或是整个物种,都是自然进化中的寻常之事,而人类的出现、及所谓文明的表现发展,实在是一场闹剧。
对象双方发生感应启始于原子,以原子中的电子与质子说明感应关系最为简洁明了,感性、知性理性是一个系列化的演进;人们对客观物质的识辨一定存在扭曲,而且人类的这种识辨活动不是为了求真求存才是其实质的目的和唯一的原因。
广义逻辑包容狭义逻辑,心与物,主观客观,其认知通过感应达成耦合为一,物质现象本质的关系,是前后变量的关系,即本质被认识后就成为现象,物质的属性与物质的结构是同时向前发展的。
应向意向志向,与感性知性理性同构相对应,的感觉,源于或产生于感而不应感而落虚;各种工具的效能只是各种人体功能的延展,追求自由只是人类盲存到了晚期面临消亡危机时的反应。
社会存境也是一种物质结构,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之势逼着每一个体都要栖息、生存在人类社会的属境之中;人类社会与其前体动物社会一脉相承,所以,人类社会并不能卓然而立,归属于自然存在序列之中,才是合情合理合乎实际的自然情状。
人性物性流脉的继承与展开,人道天道流脉的继续与发展;古今中外史上的哲人哲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王东岳老师对其分别做了清晰点评,读《物演通论》一书亦可对西方哲学史的脉络有一个大略了解。
看过《物演通论》展现的宇宙进化之宏阔画卷,令人感慨万千,真正读懂这部书之后的心境实难用语言表达完全;希望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珍重,否则,人类这个地球物种只会更快地走向衰落、灭亡。
当然,话又说回来,人类的没落是道德至高点!
  图片

[递弱代偿]学说概括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