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被奉为易学命理经典的古籍《滴天髓阐微》 命例注释子虚乌有错漏百出

 易来说易 2023-05-26 发布于四川

传统命理学经典著作,是一部纯以五行盛衰,生克理气推断命运顺逆,带有较多思辨哲学的名著。但不足之处是通篇采用赋的形式,言简意赅,理解较难。为此,历来为此书作注的不乏其人。而任铁樵所撰注的《滴天髓阐微》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逐句逐段加进自己的心得体会。后人评价说:“此中典籍,首推《滴天髓阐微》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后学者研究命学原理,得此二书,不致误入歧途,尚能合天才、学识、经验三者以俱全,于期道庶几人圣矣!

  

        以上这段文字记载在《滴天髓阐微》封面后面,几百年来,受到各个时期的易学爱好者,命理学名家的高度推崇,“此中典籍,首推《滴天髓》与《于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可见前人对这两本古籍评价之高。

相信很多易友,爱好者们都读过这两本古籍,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易友,大师依然奉为圭臬,如南方某地有位大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详细介绍了学习滴天髓的方法;大目的是掌握滴的原文,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基本掌握了呢?那就是要能一次性做对任氏的五百例(后面另一位增补的除外),读一遍,做一遍,将做错的做上小记号,再读一遍,先解决前面有记号的例子,这样,读第十遍下来我发现还有做错的,那就开始重点读相关的章节,直到小记号全部不见了才告一段落,如是,休息两天,调整一下大脑,再全总重新做所有的五百例,你会发现,居然以前做对的,现在还做错了,只要发现有错的,都要做记号,再完整读一遍,之后又全面做一遍五百例,直到有一天,一次性能将五百例,一个不错地全部做对为止。大致要二十多遍吧。

        这两本命理古籍,对于初涉猎易学的爱好者可以说,几乎人手一本,当然笔者也不例外,当年曾下过功夫认真研究书中的案例,大义微言。用书中的话说,莫不各具苦心。然而,被易学界奉为神坛的古籍,却充斥着大量的命例错误,有些命例完全是杜撰的,有些甚至为了迎合任氏自己的理论,故意编造的子虚乌有的命例,可见古人做学问,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严谨,兹举证几例如下;

《滴天髓阐微》卷二六亲论,十四章假从论中P184页,任氏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乾造:丁卯  丙寅  辛亥  庚寅

大运: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任铁樵注:辛金生于孟春,天干丙丁庚辛阴阳相克,且金绝火生,地支寅木当令,日时寅亥化木,格取从杀。运走水地,生木助火,一无凶处,连登甲榜,由县宰至郡守,生三子,皆秀发。

      有易学基础的易友都熟悉,根据五虎遁元推月份规则,六丁年没有丙寅月,只有壬寅月。如此造正确排列应该为丁卯、壬寅、辛亥、庚寅。则运走北方水地,一无凶处,连登甲榜的论断显然无法成立。而熟悉太极阴阳理论的易友们都知道,寅月有余寒的情况下,年月太极水木有力,最怕金水重,因此才有江湖上盲师断寅月余寒水木重“贫贱凶残”之类的断语。《穷通宝鉴》也有类似的说法;木受水死无棺椁。一则明显错误的命例,任氏却分析得条条是道,误导后学。

再举证两例;

《滴天髓阐微》卷二六亲论,二十四章性情论中,作者任铁樵列举一则案例;

乾造:丁巳  壬子  辛巳  丁酉

大运:辛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任注:熊中丞学鹏造,辛金生于仲冬,金寒不冷,遇于泄气,全赖酉时扶身,己酉拱而佐之。天干丁火,不过取其敌寒解冻,非用丁火也。用神必在酉金,故运至土金之地,仕路显赫,一交丁未败事矣。凡冬金喜火取其暖局之意,非作用神也。

        经查资料,熊学鹏生于1697年,为丁丑年,而不是丁巳年。我们用太极阴阳理论判断,此造月令水一气,老阴无制,阳气严重受伤,是个贫夭之命。而丁丑年则贵气彰显,年气如何我如何,我欲如何可依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可见丁巳年是错误的,与该造实际情况无法符合。

《滴天髓阐微》卷二六亲论,第六章女命章中一则案例;

坤造:丁丑  壬子  辛巳  丙申

大运: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任注:壬水合去丁火之杀,丙火官星得禄于日支,似乎佳美,所以出身旧家,因其貌美而菁媚。群以赛杨妃称之。四五岁时,眉日秀丽,及十三四益娇冶,成为画中人。年十八,归士人妻,士素醇谨好学,惑而昵爱之,逾年而学废,竟以痨病而死。从此淫秽不堪,后身败名裂。无所依托,自缢而死。此造因多合之故耳。夫十士之合。以官化伤官 ,谓贪合忘官,且巳申合亦化伤官,丁壬合则暗化财星,其意中将丙火置之度外明矣。其情必向丁壬一边,况乎干支皆合,无往不是意中人也?

任铁樵先生在《滴天髓阐微》卷一通神论官杀章中,详细自批了自己的命造,并说自己生于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八日辰时。查万年历得知乾隆三十八年为农历1773年,“乙卯运遭骨肉之变,以致倾家荡产……先严逝后,家业凋零,潜心学命,为糊口之计”。通过排盘后得出结论,1793行乙卯运,也就是说任铁樵在1793年之后才开始“潜心学命”。

        在1773年之后的丁丑年为1817年,此年壬子月并没有辛巳日,我们只能排除1817年的丁丑年。往前捯60年的丁丑年为农历1757年,惊奇的是这一年的壬子月也没有辛巳日。继续翻阅万年历,发现农历1878丁酉年壬子月里才有丁丑日,但距作者出生差了100多年。因此,任老先生是不可能为一个晚出生100多年的人推命的。

类似的情况不止以上几处,作为命理学经典著作,书中出现了多处硬伤,不能不令后学者唏嘘。现今学者没有考辩书中案例的真实性,却强调把书中接近500个案例,全部熟记掌握,以做题的形式20遍以上。没有正确理论方法的背本趋末,别说后学者做题20遍,即使做完200遍,也依然无法进入命理学的大门。学习易经命理学十年、二十年的爱好者比比皆是,然而没有哪一个爱好者会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因为研究了多年的《子平真诠》《滴天髓》二书,掌握了命理学的要领。而任氏自己在书中借点评案例之机,多次旁敲侧击地点评了自己命造,作为一代命理大家,我们从他分析的多个案例中,可以窥见,任铁樵并没有掌握命理学的正确方法,质疑古人需要巨大的勇气,特别是社会上推崇《滴天髓》的易学爱好者们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解读任氏命造。

提示:尊重原创,字字皆辛苦,摘抄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