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30年,范仲淹怒怼了太后刘娥,让太后还权给宋仁宗,被贬;10

 Zsy20151225 2023-05-25 发布于广东
1030年,范仲淹怒怼了太后刘娥,让太后还权给宋仁宗,被贬;1033年,范仲淹怼了宋仁宗,因为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他去了趟灾区,同灾民一起吃了野草,顺便带回来一些,让皇帝和他的妃子们也吃,让皇帝戒掉骄奢之气,皇帝觉得面子挂不住,生气了,范仲淹又被贬了;1036年,范仲淹实在看不惯宰相吕夷简的奸诈不为,携百官图在朝会上狠狠的怼了一下吕相,吕夷简试图与范仲淹辩上一辩,可惜实在辩不过满肚子墨水的范仲淹,吕相被整的灰头土脸,暗戳戳的使了点小手段,范仲淹第三次被贬。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裁撤冗员时,过于刚正不阿,得罪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有点儿猫腻的大小官员,都挨过他的收拾,一个个都恨死这个范希文,恨不能食之而后快。一天得骂八百遍范希文的先人。然而,却真的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按常理来说,这么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家伙在就应该死过好几回了,可为啥独独他范希文屁事儿没有?
首先得感谢大宋朝的太祖皇帝,立下的一个规矩:“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子孙有逾此事者,天必殛之。”
这就像一道诅咒一样,成了宋朝历代皇帝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哪个孩子不听我话,老天爷立马降下九道天雷,直接干掉你。
整个宋朝,基本没杀过文人,更没杀过言官,实在是不敢杀啊!
可想而知,在宋朝,尤其是北宋,身为一个言官,那得有多自由啊,空气中都弥漫着的自由的气息。免死金牌脖子上一挂,整就完了,反正也死不了。所以经常能看见御史台和谏院里那200来个绿袍和红袍小将,将紫袍大员骂的冷汗津津,灰头土脸,还没办法;还都能勇敢的站出来,指出皇帝的过失,动不动就去堵皇帝的门,皇帝还不能生气,还得限期整改......
庆历年间,杰出的谏官层出不穷,先是“余靖、王素、欧阳修、蔡襄”并称“四谏”,更有韩琦、苏舜钦、司马光以及后来的王安石,宋朝的人才真的不要太多,俯拾皆是,随便拿出来一个,就够看的了,欧阳修号称“小加特林”,满肚子学问,性如烈火,骂人从不带脏字,但是能让你痛不欲生,状元王拱辰老婆死了,娶了老婆的妹妹,让欧阳修笑话的都快得抑郁症了;蔡襄,年纪轻轻,留着满脸大胡子,不光字写的完美,性子也是生猛异常。仁宗有的时候,看见他的大胡子也有点儿发憷。又有晏殊、韩琦这些稍微持重一些的老将保驾护航,真的不要太自由啊。
范仲淹是谁?是刚刚说的这些小将们的绝对偶像啊,你说他为啥能好好的活着?
其次,范仲淹的才华与功劳也确实是非常了不得,为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一共有四个称号:“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将这四个称号凑齐的,整个中国历史也没几个。这妥妥的全才啊,而且胸襟是得有多么坦荡。
政治家、文学家就不必多说了,可是一个文官为啥会是军事家呢?
别说,还真是。范希文打起仗来,还真是一个人才。西夏李元昊称帝,进犯边关。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大放异彩,在韩琦等人主攻的前提下,力排众议,不能攻,只能守。守住重要关隘,以守为攻,关闭边境贸易,西夏没有粮食,饿死了一大片,三年后,不得不俯首称臣。同时还为宋朝发掘培养了以狄青为代表的一众优秀武将,可谓功德无量。
范仲淹的一生都在从事着教育事业。于多地建学,他说:“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他认为根源在于,没有广泛的建立学校,所以人才得不到培养,教育也无法振兴。于是乎,范仲淹几乎每到一地,就会建学校、兴教育,他创建过的学校中有名的有苏州府学(现在的苏州中学)、绍兴稽山书院和邓州花洲书院等等,所到之处,讲学之风日盛,众学子对范希文都趋之若鹜,能听范希文讲上一堂课,都能兴奋好久。而且,在范仲淹的带领之下,诸多著名学者都纷纷来他办的学校里讲学,一时间盛况空前,开启了全国办学的风潮。所以,范仲淹被称为教育家,可谓实至名归。
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公。真正的“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值得后世仰视前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