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评析6】——争了对错,得了什么?又失了什么?

 槿心文集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这是张寸功的第 47 期分享

原文

兄道友,道恭。 
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今天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弟子规》开篇宗旨中的“出则悌”,也就是讲我们对外的时候,要如何行好兄弟之道。

01

兄道友,道恭。 
睦,孝在中。

为兄之道,在于对下友爱。为弟之道,在于对上恭敬。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孝顺的一个表现。

当哥哥的,一定要对弟弟友爱,本来就年长,如果还对比自己年轻的弟弟妹妹颐指气使总是欺负的话,这就是为长不尊,也是对自己身份不尊重的行为,一个人都不尊重他自己,怎么还会有人尊重他呢?所以作为年长的哥哥姐姐一定要关爱自己的弟弟妹妹,所谓“家和万事兴”,兄道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相对的,弟弟妹妹也要对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尊重,如果因为自己年纪小家人会更偏爱而产生骄傲蛮横的脾气不尊重哥哥,那得到也必将是来自年长哥哥姐姐的教训。我们不能期盼哥哥姐姐在弟弟妹妹不尊重的情况下还能友爱,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聆听圣人教诲的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要尽力做到别人对我不好我也不要因此而改变我们自己的为人之道。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说以德报怨这个行为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值得推崇,那又应该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什么叫以直报怨?就是别人对自己不好,我们要做好自己,不违背仁义道德就好。

因此好的家庭环境不是靠一个人努力来到,而是要靠家人一起共同营造的。

02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很多兄弟不和的原因都是在于利益不均,大部分都明显体现在对于金钱的态度上,一直以来都不难见到或者听说家里兄弟姐妹因为分家产而闹的不可开交的。这写怨恨都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在于对金钱财物看到过于重要了。因此,财物如果看得轻了,那怨恨也就不会生起。日常在一起生活难免会起口角,一言一语上不忍让就会忿忿不平,吵架打架屡见不鲜,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只不过是三言两语引起的,所以,能够在一言一语上忍让过去,那心中的不满和忿恨也就自然会消失泯灭。

解决家庭纠纷的原因很简单,就看这个纠纷是怎么起来的就好,找到了原因,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对不对?其实对与不对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争了对错,失了感情。何必呢?

03

其实兄弟之道,还是在于父母教诲。若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教长子友爱,教小子恭敬,相亲相爱何来干戈?

好啦,本期就先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我,带你成长

关注我,带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