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懂比爱更重要!

 槿心文集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上回我们接着聊上一次的我们讲到了色难这两个字,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后两句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事,弟子服其劳;意思是父母有事情需要做作为子女的药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替父母代劳

有酒食,先生馔;意思是有好吃好喝的应当先紧张父母兄长,这里的先生我理解为先我所生

曾是以为孝乎?”的曾有两个解释

其中一种,读zēng,意思是怎(能)?难道?

另一种,读cèng ,   意思是乃,就。

不过其解释基本意思一样:

难道就凭这些就可以算是孝了?怎能说这也是孝呢?就以为这些就是孝了吗?

其要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这不算是孝。

01

再谈色难

有事替父母代劳,却干的不情不愿,那个不愿意就写在脸上,给谁看呢?

有好吃的,给父母拿去一点,也是满脸的不情不愿?给谁看呢?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个不情愿不开心就写在脸上,这也算是孝吗?

如果我们为父母做些事情,脸上总是挂着一些不情愿,一些小情绪。那么父母会怎么想的?性格比较强势的父母就会想,不愿意干拉倒,少摆臭架子,少摆脸子。那性格弱势一点的父母。就会想我是不是给孩子添麻烦了?我真没有用,我没有价值。这其实都是对父母的不孝顺。

为父母做事如果脸上带着不情愿,这其实是一个很病态的状态,不情愿却依旧为父母做事,为了什么?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其本质上只是徒有形式而已。内心并不想做,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不够真诚,其实就是在内心不爱父母,不爱父母的人,就算是天天给父母好吃好喝,又怎么能算是孝呢?

这里就联系到了我们之前分享过的一篇文章,“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详细内容见《《论语》犬马之劳难为孝》)

长此以往,表里不一,难说是孝子,更不能是君子了。因此,《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02

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承担父母的劳苦与忧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有好吃的先想到父母,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弟子规》中也有这样的表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亲喜欢的,我们要想办法供给给父母,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尽力避免让他们再接触到。其本质上只有一点,尽力让父母生活的开心一些。这是做儿女的孝顺父母需要做到的。我自己反思,在这方面,确实尚未做到。

推己及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父母能够如此,走上社会,为人处事,也就懂得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心中有爱,有对这个社会的付出。

03

懂比爱更重要

我们总是怕父母做事太多而累着,然后总想着替他们去做点事儿,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父母自己想劳作呢?很多时候我们有好吃的,总是先紧着父母吃,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也许父母是想让我们先吃呢?

父母为什么总想省钱?为什么不去旅游?不吃好吃的?

父母有他们自己的独立意志,是你想让父母怎样还是父母想怎样?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好好想一想的问题,懂和爱不一样,懂比爱更重要。我们的付出是不是就是父母的真正需要。是我们要?还是父母要?需要用心去体会的。

不懂父母,却总是一厢情愿的爱,说白了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愿你我认真活在当下,身体力行,努力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关注槿心文集

学习国学知识

带你持续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