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功能性食品的发展之路

 菌心说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本文由食品鑫焱主编韩峰搜集整理,提供最全最新的食品、医药行业资讯,推动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升级,我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健康,当传统的食品不再满足于消费者时,功能性食品的出现改善了人们对食品的看法。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功能性食品大受关注,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开始选择有益于自身的功能性食品。我国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加,而食品的销售渠道也多样化,其中,线上渠道提高了消费者获取食品的方便度,且对于其他渠道更节省成本。

虽然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和领域,但这种发展势头不可阻挡。那么,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之路有何趋势呢?

Part 1

“治未病”成趋势

目前,国家疾病防控观念正悄然改变。防控观念已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与此同时,在大众的食品需求市场,这一理念也正逐步渗透。由此可见,国家对功能性食品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增大,功能性食品将会迎来黄金发展期。

然而,有人将“功能性食品”作为药物来长期食用。对此现象,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功能性食品是食品,不同于药物,食疗不能取代药物治疗疾病。在我国,功能性食品是专门针对“亚健康态”人群设计的。

图片

Part 2

第三代产品为重点

功能性食品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功能性食品仅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食品的功能,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第二代功能性食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确知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第三代功能性食品是在第二代功能性食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和作用机理,保持生理活性成分在食品以稳定形态存在。如此情形下,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将乘势而为。

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大部分是第三代功能性食品。而我国第三代功能食品在市场上才开始初具一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目前功能性食品产品琳琅满目,但真正得到国家认证的“健”字号产品并不多。由于行业标准缺失、监管困难,市场仍在摸索中前进。

至今我国保健(功能)食品将近两万个,其中近90%为第二代产品,功能因子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作用机理不清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同时,国内功能性食品生产地发展不均衡,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几大城市占50%左右,而西北、西南地区仅占5%,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又甚少。

目前这类产品大部分是建立在食疗基础上的,一般都采用药食两用的中药配制产品,这是我国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功能性食品多以药品形态为载体,但实际上应该以食品为载体,这就是为什么叫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与中国传统的食疗内涵极为一致,中医食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据历代医药文献记载,常用食物中近百种食物具有补益养生和益寿延年的功效,大量的食疗方剂也对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有所启发,如葛根、茯苓等许多药食同源的事物均已开发出一系列功能性食品,显示了在这方面所具有的巨大开发和研究潜力。

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功效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功能因子结构、作用机理清晰、量效关系明确,并且活性成分能够在食物中保持生理活性的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类产品的开发将是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的重点方向。

图片

Part 3

现代科技是核心

在世界范围内,功能性食品如此受欢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也逐渐成为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在功能性食品产业层面,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离不开科技支撑。只有依靠现代科技改造、提升功能性食品行业,才能逐步实现功能食品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面对国内功能性食品生产地发展不均衡现象,促进功能性食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向科技借力,通过科学的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未来几年,针对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侧重点,从技术角度看,将围绕新功能、新原料展开;从功能研究方向看,着重研究功能食品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作用机理、生物利用率和功能效应。

图片

如何用现代科技让功能性食品的“明星梦”实现,未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