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一日

 杏坛归客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开封,“七朝古都”,距我的老家仅百余公里,我心中一直向往,却无缘游览。五一节假日期间,我带孩子回了一趟阔别三年的老家,三天的假期,头两天走亲访友,紧锣密鼓,无缝衔接,终于挤出最后一天时间,可以带孩子们出游了。

谷雨节气已过,菏泽牡丹花期已尽,错过了赏牡丹的最佳时机。于是,便想带孩子们去黄河故道湿地公园看万亩荷塘,或去东明黄河大桥看母亲河,但家人皆说,万亩荷塘的荷花还没开,最美的景致在盛夏,现在去没啥看头,而到东明黄河大桥,和到开封的距离差不多,也没啥好玩的,还不如去开封。假日期间,开封的景区游人爆满无疑,但孩子们向往游开封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天公如此作美,攥住春游的小尾巴,就去开封吧!上午九点,我们才从老家出发,驱车向开封方向驶去。

开封是历史文化名城,曾有“战国七雄”之魏国,五代之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在此定都,中州古都的印象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但也早有耳闻,因为“地上河”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古都开封早已被掩埋于地下,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景点,多是后来重建的。饶是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开封在我心中的光辉地位,因为这个地方曾是文人的天堂,是文化的膏腴之地,仅宋仁宗一朝就文杰辈出,光耀华夏。在这里,曾生活过“北宋第一完人”范仲淹、“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生活过改革家王安石、史学家司马光,生活过代表宋朝书法最高峰的“苏黄米蔡”……

一路上,开封古城的印象在我心中反复酝酿,开封城墙、铁塔、开封府、相国寺、龙亭、繁塔……虽没去过,但道听途说,也在网上看到过相关图像,我迫切想印证一下,心中想象和实地踏访是否契合。驾车驶过60多公里省道,又狂奔40多公里高速,终于在中午时分,我们抵达开封城外。

五一假期,人们共享高速免费的红利,满目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号,南有“粤”字牌,北有“黑”字牌,西有“陕”字牌,最东面的要数我们的“鲁B”牌号了。下了高速就开始堵车,导航地图上一路通红,安远门大道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随着车流缓缓行进,开封城墙终于遥遥在望。

开封城墙

我们走的是开封城的北门——安远门,安远门城门高大雄伟,城门两侧一副巨幅嵌字对联“古邑沐新风远追千载家园梦,小康歌大雅安享一城锦绣春”赫然入目,“安远”二字被巧妙嵌入联中,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眼前的安远门城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复建的,半旧不新的蓝色砖城,看不到岁月的累累印痕,更不复历史的斑驳旧迹。如今的开封城墙绵延十多公里,已成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国内第二大城垣景区。开封城墙命途多舛,多次圮而重修,但开封城的中轴线不变,开封城墙是原址修复的。

历史上的开封城多灾多难,是一座久历战患与水患的古城。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魏惠王将都城从山西迁于此地,改开封城为大梁城,魏惠王也因此被称为梁惠王,就是《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梁惠王。有人说,开封是“八朝古都”,第一个在此定都的是夏朝,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夏在此定都终无实据,全凭猜测,说服力不强。魏惠王迁都大梁,应是开封作为都城的开始。但开封甫作都城便遭灭顶之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将王贲攻魏时,决黄河之水灌大梁城,致使城毁而魏国灭。其后金灭北宋,攻入东京汴梁城,公私积蓄,掳掠一空。北宋以后历朝,黄河决口改道数百次,滔滔黄河水一次次将开封城淹没冲毁,封印于泥沙之下。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这句顺口溜在开封口口相传。开封城下城撂城,人尽皆知,具体是哪几座城呢?自上而下分别是:清朝和明朝开封城、金朝汴京城、北宋东京城、唐朝汴州城和战国时魏国大梁城。开封城的地下十多米,是一部王朝更迭史,如果能做一个纵剖面研究,一定非常精彩,但这精彩的历史变迁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代代开封人的血泪和苦难!“头顶一条河,脚踏六座城”的历史奇观,令开封充满神秘色彩,岁月洗尽铅华,历史的光辉愈加夺目,开封城遗留下来的,是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开封的兴衰与水息息相关,水盛则开封盛,水衰则开封衰,穿城而过的汴河等河流成为开封水运发展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唐末五代和北宋时期,开封成为重要的运河枢纽,漕运四通八达,达到历史顶峰,这也是此时先后五个朝代集中建都于此的重要原因——漕运是这些王朝的生命线。随着黄河改道泛滥,汴河等河道淤积,元朝以后漕运衰败,再加上严重的水患压力,开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开封地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北面的黄河是拒敌的屏障,也是来犯之敌用水攻的隐患,因此一旦有外敌入侵,便可长驱直入。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固然知道利害,明白定都开封非长久之计,也曾想迁都洛阳,却因大臣阻扰未能成行,也有可能相对于定都洛阳,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开封的漕运优势更大,更符合王朝的当前利益。为抵御外侵,不迁都就只能将开封城墙修得高大坚固,据说开封城的外城城高达12米,最厚的地方达15米,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其次,北宋还大量扩充禁军来护卫汴京,逐年增加,数量多时达八十万之巨。这也成为后来北宋冗兵冗费的源头,成为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北宋东京汴梁城是开封城发展的巅峰,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现在的开封城便是按北宋开封城的形制复建的,城中的建筑也是仿北宋建筑的风格重建的。历经千年,我们仍能再见到北宋东京汴梁的部分风貌,称得上是历史奇迹。一次次黄河泛滥,一次次重建家园,在淤积的泥沙上,屹立的是开封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令人叹服!

开封府

过了安远门,就进了开封城区,按照孩子们的意愿,我们直接去了开封府。好不容易找个地方停下车,匆匆吃完午饭,我们随着人流涌向了开封府。开封府是2001年重建的,建成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建设速度令人称奇!开封府南门正对包公湖,门前立一座高大的獬豸腾空青石照壁。獬豸是上古独角神兽,能辨曲直,是司法公正的象征。据说獬豸能分辨好坏,发现奸邪的官员,会用独角将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开封府前立獬豸照壁,审视监督意义不言自明。是日,开封府大门前热闹非凡,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引壶卖浆者充塞道路,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争相涌进开封府。

广义上的开封府是管辖北宋都城东京的行政区划,即老百姓口中的东京汴梁,又称“天下首府”,素有“汴京富丽天下无”之名。北宋建都开封167年,将开封推向了极盛。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和笔记体散记《东京梦华录》便是北宋东京汴梁城兴盛的实证。“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载了开封府繁荣的城市经济生活,而《清明上河图》是对《东京梦华录》的有力印证。

狭义上的开封府就是开封府历任长官办公的衙署。在北宋历史上,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和宋钦宗赵桓都当过开封府尹,可以看出,开封府尹这个职位最初是为锻炼储君而设的,足可见开封府尹的位高权重。多位历史名人当过开封府尹,一进开封府大门,右手边有一座碑亭,亭中立着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刻着历任开封府尹的名字。力谏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宰相寇准、济世名臣范仲淹、文坛领袖欧阳修、书法名家蔡襄都曾当过开封府尹,但历任开封府尹中以包拯最具影响力。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他已化身清正廉洁的文化符号,烙印在老百姓心中。事实上,包拯任开封府尹仅仅一年多,但他在任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不畏权贵、平反冤狱,赢得了执法如山的美名,流芳千古,后世的戏文里他为原型,塑造了诸多令老百姓喜闻乐道的艺术形象,诸如京剧里的《铡美案》、豫剧里的《下陈州》等等。在开封府题记名碑前,我久久没有找到包拯的名字,一问导游才知道,因为受人爱戴,碑上包拯的名字处,已被人抚摸成了一个坑。给人民当牛做马的,人民牢牢记住他,包拯确实是个好官!

踏上开封府仪门前的青石甬道,威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仪门两侧是开道锣和鸣冤鼓,彰示着开封府的威严。仪门中是一方按原比例放大一百倍的开封府大印,印文字体为九叠篆,古朴威严,赫然醒目。过仪门,府衙正堂前,立着一块南阳璞玉质地的戒石,正面刻“公生明”三个红漆大字,背面刻十六字为官箴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所到游人,至此纷纷拍照留念。正堂两侧是东西厅,是开封府副长官办公之地。苏东坡就曾做过开封府的副长官——专管刑狱的推官,并于元宵节的时候,上书《谏买浙灯状》,劝谏宋神宗不要半价购买浙江百姓的上等好灯,官家无理强买会致百姓穷困,宋神宗大为感动,称赞苏东坡:“子瞻事国爱民,吾不如也。”苏东坡“罢市浙灯”成为美谈。

民间有俗语“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更有“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之说。开封府从南大门到正堂,共五进院,层层需要打点,老百姓告状难。包拯一心为民,干脆拆了正堂后的临街墙,挖门朝北,为百姓告状开通“绿色通道”,留下了“倒坐南衙”的佳话。穿过正堂,有后堂“梅花堂”,便是后门直通之所,据说包拯在后堂直接接理案件,为老百姓大开方便之门,赢得民间赞颂。走进梅花堂,堂上是一众穿红着紫的官员,中间穿紫袍者不是包拯,而是同样当过开封府尹的欧阳修,欧阳修的文采太出众,掩过了他的政声,他是慧眼识才提携过苏洵、苏轼父子的“伯乐”,是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变法派,也是和苏东坡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激进措施的保守派。“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些“大红大紫”的读书人,掌握着北宋的命脉,把北宋建成了士大夫的乐园,也加剧了北宋军事上的孱弱,为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开封府不但掌管着东京汴梁城的行政、司法等,还负责教育和科举管理。“礼仪明则国家兴”,开封府设有明礼院,专门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十年寒窗苦读书,只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朝明堂争高低,方能献策建言亲民临政展鸿图”,从明礼院门口的对联,就可以看出其功能,北宋重文抑武,从此处也可见一斑。

从开封府出来,已是下午五点,本打算下一站去清明上河园的,但天色已晚,回去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看来是不能成行了。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山东诸城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建,其中的小桥流水、瓦肆勾栏、楼阁亭台等,皆如画中,令人向往;早听说开封小吃远近闻名,我们赶到时已是中午,作为早点出场的胡辣汤已售罄,遗憾错过美味;还有,只有夜间才能领略其美韵的万岁山武侠不夜城,无暇踏访的开封铁塔、龙亭……

开封一日,行色匆匆,所见所感,随记成篇,但总觉言不尽意,缺憾多多。再会吧,开封,我还会再来!

作者/王礼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