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十七帖——旦夕帖(十六)

 泊木沐 2023-05-26 发布于辽宁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李文辉——深圳(鹏城)版刻本

局部鉴赏:解析

旦夕帖-(李文辉)

(十六)旦夕帖

【释文】旦夕都(du)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译文】近来京中(建康,即今南京)情况清静平和,我猜想您(周抚)这次的使命已经完成。时值统帅桓公(桓温。周抚曾助桓温平定四川,后来被封为益州刺史,镇守蜀地三十余年)来信告知,很是欣慰。并深切期待您常能担负起更多使命来。谢无奕(谢尚谢仁祖的弟弟:谢奕字无奕)外出继任其兄的职位,数次来信,一切平安没事。谢仁祖过世,心里时常有无限的悲苦酸楚,怎么可以用言语表达呢!

宋代作品欣赏:

宋代的拓片

现代作品鉴赏

李文辉:深圳(鹏城)版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