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106)长白书院

 书柜茶室 2023-05-26 发布于上海

清朝定安将军对教育事业倾其心志极为留意,同治十一年,督劝八旗官兵捐资兴建“长白书院”。当时其办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人读书,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人习礼。所以,学校位置大都与孔庙相关。如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南柴火市的土默特“启远书院”和孔庙建在一块儿;庆凯西侧,扎达盖河北岸的“古丰书院”和杨家巷的孔庙相距甚近。当时驻防在绥远城的满八旗仅有官学五所,占房十五间,皆在“将军衙署”内,另有满汉翻译学校一所。

书院经费,是以建院剩余的五千两银子“发商生息”来的。光绪三年,将军庆春又捐集巨款。光绪五年,将军瑞联加意文学,命归绥道阿科达春集商捐银四千两,充备费用。

书院创建之始,由八旗官员内选派协领经管,并请山长(院长)定“月考”之制:每月做课文四次,分为大课小课。大课为每月初三、十六两日;小课每月初八、三十两日。大课由将军亲自命题阅卷,小课由山长命题。考试内容分经史、论义、时务、条对等。考试方法或限日交卷送阅,或临时扃试。考试获得优胜者,奖以银两,或当众勉励。

光绪五年(1879年),将军瑞联将“长白书院”改名为“启秀书院”,每逢大课时他亲临书院,并为学生讲课,指导读书,可见当时这所学府地位之高。光绪三十年(1904年)“启秀书院”更名为“绥远中学堂”,请山西令德堂(山西大学的前身)的毕业生按其专长来此讲课,学生毕业后,该校合并到“归绥中学”,成为当时归绥地区的最高学府。

长白书院的藏书,多为四书五经、《四库提要》等。文革动乱中,这些书被视为“四旧”清除掉了。

定安将军除建“长白书院”外,还立八旗义塾二十余所,严定课程,扶正学科,使归绥文风为之大振,士子感戴其功业,特在“长白书院”东北隅建祠以祀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