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的比附性象征》(刘晓光,王耀武,宋聚生)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5-26 发布于山东

建筑的比附性象征

刘晓光,王耀武,宋聚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摘要: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象征理论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比附 性象征可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使建筑设计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 达,可以给当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方向.引入文艺学中的象征理论,分析了传统建筑中的比附性象 征的约定俗成机制,总结了数字、方位、色彩、图像等比附性象征方式及其系统运用,并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例 进行论证,通过对中外建筑中几例典型的象征作品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象征理论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创作中的 地位与意义.

关键词:象征;约定俗成机制;意义

中图分类号:TU-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67-6234(2003)05-0585-05



人们在对建筑形式的比例、尺度、均衡、韵律 等形式要素进行审视的同时,往往更想知道建筑 在表达什么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往 往发现许多形象是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意蕴的. 如皇宫的门钉数为九,指代皇帝;天一阁开间数为 六,意为生水克火;砖雕上的鱼表示年年有余;民 居中的风水歪门是为了避凶求吉等等,形象与意 义是怎样联系的?在建筑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引入文艺学中的象征 理论,试图解决建筑中的这类问题.象征理论认 为,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建筑领域的许多内容属于象征范畴. 所以象征理论实质上就是研究“形式——意蕴”的 一门学科,将其引入建筑领域,将为解决建筑中的 许多问题找出一条新的途径.传统建筑中存在大 量的象征作品,积累下丰富的象征创作经验,对此 进行的探索将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历史借鉴.

1比附性象征的表征机制

象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同构契合为机制 的表现性象征,将另文研讨.另一种是以约定俗成 为机制的比附性象征.比附性象征是指用形象来 喻指某种观念或意义,其表达内容是确定的、明晰 的,在这里,形象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与概念符号 类似,是认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从这一层次看,比附性象征起到符号作用. 111约定俗成机制

比附性象征的意义的获得主要依靠主体联想 与想象.形象与意义间的联系的建立主要依靠约定 俗成.形象与意义间大多没有必然联系,二者间依 靠历史文化积淀形成恣意性的联系,人们通过习惯 性联想而获知其内涵.例如,人们都知道龙是帝王 的象征,龙与帝王本无任何共同之处,是传统文化 的约定“皇帝乃真龙天子”,使人们见到龙的形象 (视觉、听觉、语象),就会自然地想到皇帝,龙也就成 了皇帝的象征.通过约定俗成,形象与意义间形成

两种状态的联系:一一对应与一多对应.一一对应 是指形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都能够稳固、明确地 与同一意义保持联系,不会出现多义现象.上面“龙 的例子便属于此类一多对应是指同一形象与多种 意义保持联系,若要认知其某一确定意义,就需要 有一个修正因子——“语境”.借助“语境”的二次 规定,使形象与意义一一对应起来,从而避免歧义 的产生.如“九”,作为门钉数目指代皇帝;作为屋架数目“九”檩则确指三品官的宅屋.所以想确知“九”的含义只能在其具体应用的 “语境”中,方能作出正确判断.

112比附性象征方式的两种类型及其机制

11211具象形象及其象征机制如果人们关注 的是具象形式所承载的意义,这个形象则起到符号作用,引发的是符号认知活 动——比附式象征:龙→帝王.这一类型中,形象 是具象的,可直接感知的,因此与一般符号无甚差 别,人们由符号,依照约定俗成,经习惯性联想,获知意义,即形象(符号)→约定俗成+习惯性联想 →意义.如龟乃长寿,长久的象征,人们不需去研 究龟的形象的其他方面,便可直明其意. 

11212抽象形象及其象征机制

数字、方位这类抽象形式主要依附于具体形 象表现出来,如门钉个数、踏步个数、屋顶的形式 等.因此这种形式是隐蔽的、潜在的,不能像具象 形式那样易知,而需要人们在其所依附的形式中 提取、辨别这种抽象形式,并以此为起点,再经由 联想,得知其意义,即具象形象→抽象形象约定+俗成习惯性联想→意义(认知对象).无论是具象 形式还是抽象形式,在认知过程中,主体的联想是 必不可少的,而指挥这一联想方向的内在机制则 是约定俗成.联想是个体的活动,而约定俗成则是 文化圈内群体共同的规约活动,具有决定性、普遍 性、指向性,是个体联想活动的基础.所以,约定俗 成是比附性象征的内在机制.[1,2]

2比附性象征的建筑表征

211数字的象征

古人相信天机在于数.“中国人委天数,西方 人恃人力”.在建筑领域,数字体现在城市的尺度 数字、街道数目、建筑的层数、高度、直径、栏板的 个数等诸多方面,并借以表达古人的等级观、宇宙 观、吉祥观等思想观念.

21111数字与等级观

中国古代社会十分强调等级差别。“论语·子路”中,孔子对为政方法评论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政治、经济、思想、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等级 关系形成强大的等级网络,笼罩着中国人的思想 与生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突出地表现在建 筑中.如九为天子之数,则周王城“方九里”,即九 里见方;故宫内天子的宫门、殿门则横竖九排门钉.九为天数之极,即“老阳”,故用作天子之数

21112数字与吉祥观

吉祥观念就是人们在长期 社会实践和特定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追求吉祥,将某些自然事物 与文化事物视作吉祥的观念和信仰.数字的吉祥 意义,多来自阴阳五行学说的约定.特别是对奇数 的推崇,渗入到规划、建筑、装饰等各个层次.但也 有例外,即“天一阁”,“天一阁”是宁波一藏书楼, 一反以奇为吉的作法,采用了六开间的作法.按阴 阳说,六为阴数不吉,但“易经”中说:“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水克火,对于作为藏书楼的木建筑来 说,正是大吉之象,故把开间设为六个,名“天一 阁”.这正表现了中国人的“实用理性精神” 。

21113数字与宇宙观

对宇宙的思考与探求一直是古人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由此产生的宇宙观在建筑中也多有体 现.较多的是以“月令图式”的形式出现的.月令图 式是指世上万事万物按季节、方位循环协调变化 的一种宇宙图式或世界图式,是古人思想观念中 的一种宇宙的模型月令”体系将时间空间二者统一起来,以春季配东方,夏季配南方,秋季配西 方,冬季配北方,成为时空合一的宇宙模式,从而 把神秘的时空改造成可以感知的模型. 

212方位的象征

方位是指建筑的朝向、内外、偏正、前后等空 间方向和体位.在传统建筑中,方位的语义内涵主 要是由阴阳五行学说、风水理论、儒家“礼”的思想所赋予的.建筑方位的确定历来是统治者关心的 大事.“周礼”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风水家更是重视方位.“管氏地理指蒙”说:“卜北营室二 事,一论山,一论向,为堪舆家第一关键”。

[3] 21211方位与等级观

古人认为中央的位置等级最高、最尊贵、最正 统.“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 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 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北宋都城汴 梁(开封)便是一个择中典例.其中心为宫城,四向 开门而宫居中.

轴线布局可视为择中观的延伸,源自天—— 地结构中心的认同.“北极,天枢.枢,天轴也,

盖虽轮而保斗不移,天亦转周匝而斗极常在, 知为天之中也”(“新论”).地之中心与北极星这个 天之中心相连,便成为一条南北向的轴线,这条轴 线连接天地中心,成为“中心之线”线上的位置则 象征着中心、尊严、权力.

由轴线布局还演变出“南面观”、“四正观” “南面观”即以朝向南方为尊,为极.如宫殿、衙署、 寺院大多坐背朝南.轴线的中心含义不仅局限于 南北轴线,其它方向的轴线亦为中心,居于左右对 称的中轴线上的位置,亦含有中心、尊贵的语义.

四正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传统观念中,这 四个方向较其他朝向为尊贵、高级因此,主要的 建筑物如大雄宝殿、三清殿、大成殿等多以四正为 朝向,而其他附属建筑和山门、钟鼓楼、配殿等则 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微偏几度. 

212.2方位与吉祥观

方位与吉祥观的密切联系,起因于发达、玄妙 的风水理论.“阳宅十书·宅外形第一”认为,理想 的住宅环境是“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 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渭之朱雀;后有丘陵,谓 之玄武,为最贵地.”住宅如此,城市也应如此.北 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当时把挖 护城河的泥土及拆元朝的碴土堆积在元宫城主要 宫殿的基址之上,既含有了“压胜前朝”之意,又成 为大内的屏障,加上南面开挖两条金水河,便使紫 禁城处于依山面水的理想格局之中. 

21213方位与宇宙观

紫禁城布局中,东西厥门用来象征日月,东称 日精门,西谓月华门,乾清宫、坤宁宫及东西各六 宫象征十二星辰拱卫乾坤;南北轴线分宫廷为东 西阴阳,东置太庙法阳地,西设社稷法阴地;太和 殿前陈列的日晷司天,置于东侧为左方,取左主天 道属阳;嘉量,司地,置于西侧,为右方,取右主地道属阴之意.

213色彩的象征

21311色彩与等级观

明清建筑以黄为尊,其等级最高,但在西周与 春秋时代,古人以红为尊.古代帝王作为赏赐的 “九锡”之一就是“朱户”,即把住宅大门涂成红色 以示荣耀.故“朱门”成为贵族府邸的代称.当时的色彩等级依次为:红、黑、青、黄、白清以后建筑色 彩规制中,色彩顺序为黄、红、绿、青、蓝、黑、灰、 白.等级较高的色彩仅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 及达宫显贵的府邸中,而一般民居则只能用白墙、 灰瓦和黑褐色的梁柱,不能越级. 

21312色彩与吉祥观

从传统用色习俗上看,黄色、红色、青色象征 着富贵、权力与兴盛,其中以红色为最吉,据说有 驱邪避凶效力.一些以黑色为主体色彩的建筑,如 成都都江堰二王庙、武侯祠等所表达的都是一种 纪念与悼亡之意.黑色虽属不吉,但在某些场合下 却又有吉祥避邪之意.最典型的例子是故宫藏书 楼——文渊阁中国木构建筑最关心的是防火.文渊 阁则更是尽其所能来表达“镇火”“克火”“灭火”的 语义内涵.除了用吻、悬鱼、海藻等形象及“天一阁” 的六开间的水数来示灭火之意外,文渊阁便采用了 绿剪边黑琉璃瓦的作法,以黑象水,“克火求吉” 可见,色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依其“语境” 来确定。

21313色彩与宇宙观

色彩与宇宙的象征关系,最早见于“易·坤 卦”“天玄地黄”.兰代表天,黄象征地,被广泛地应用在祭天祀地的礼制建筑中.如明代的天坛建 筑群,其中的大祀殿(祈年殿),因循了明初南京大 祀殿“天地合祭”的意念,三重屋面分别为上青、中 黄、下绿三种瓦色.上檐青表示天,中檐黄表示地, 下檐绿表示万物.现在看到的三层青瓦的祈年殿, 是在乾隆十七年因艺术形象的需要而改为一律 的.但在墙和门的青顶、黄墙、绿色雕饰上有可辨 认出原有的用色方式. 

21314色彩与宗教观

宗教追求绝尘脱俗,教义中的一些色彩观念 等也就与世俗的不同.为避免与官方发生冲突, 大多数寺庙用色还是入乡随俗.但也有坚持表达 宗教观念的例外,北京智化寺异常之处就是以黑 瓦覆顶,不是表达五行说中“以水克水”之意,而另 有佛教意义.佛经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 “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喻“地、水、 火、风”之“四大”.黑者,为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智化”意以佛智普度众生,作为补充,以“风” 降魔,便是亦文亦武,法力无边了. 

214图像的象征

21411图像的约定俗成方式

图像的象征指运用 几何图形或自然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象征内涵.图像与语义之间的联系,一类 是靠图像自身的直接寓义,如麒麟象征吉祥;另一 类是靠谐音转化、借助图像的读音来引出同音的 语义,如蝙蝠→“福”.谐音是种最常用的转化方 式,是通过读音的相似性,将一个形象与另外一个 同音或近音的、以形象自身难以表达的观念、概念 联系起来,从而换一种方式将后者表达出来.如 “瓶门”→“瓶”同“平”音,表达“平安”的意思.这 一层次的转换甚为牵强浅白,层次较低,但省钱省 事,十分方便,多见于民间,这种谐音方式需要在 一定语言区域内才能产生,受文化圈的较大制约. 

21412图像的表现形式

2141211建筑形式

这类图像是依靠建筑的平 面布局、造型等方面的形象来象征的.如在平面上,天坛总平面南方北圆,用以表达“天圆地方”的观念

2141212绘画形式

这类图像主要依靠壁画、彩画的形式来象征 

2141213雕塑形式

一种是独立于建筑之外的形式,不在建筑中起到技术作用而纯粹是为表达象征语义而存在的 形式;另一种是与建筑紧密结合,既是建筑构件, 同时又以雕塑形式出现,这类形式多见,表现出象 征内容与技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优秀传统.

图像象征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图像的内 涵是相对稳定的.扇形平面、扇形窗、彩画的扇、装 饰用的真扇,都寓义——“善” 

21413图像与象征内涵

(1)图像与吉祥观:吉祥图像、吉祥物种类繁 多,下面仅就建筑中常见的几种介绍一下.

A.动物类:狮、象、麒麟、蝙蝠、羊、鱼、龙、虎 等较为常见.

B.植物类:松、柏、梅、莲、桃兰、花、牡丹、葫 芦、忍冬、葡萄等较为常见.

C.器物类:如意、瓶、镜、磬、笏、鼎较为常见.

D.符图类:盘长、方胜、回纹、石敢当、文字符 较为常见.

E.神话传说类:神话中的八仙游山、三星祝 寿等.

F.组合类:即用多个图像组合在一起,利用 其语义联系,尤其是谐音联系来表达含义较丰富的观念或愿望.这种类型在图像象征中占很大比 重,是建筑装饰形式的主要类型,可以表达单一图 形所难以应付的复杂的多重语义.如吉祥如意、加 官受禄,聪明伶俐等.

(2)图像与等级观:彩画中,和玺彩画等级最 高,旋子彩画内亦分等级,苏式彩画等级最低,应 用于园林和住宅.龙凤的形象不仅象征吉祥,而且 象征着帝后,为皇室专用.龙凤和玺彩画、蟠龙金 柱、雕龙御路、九龙壁等都是以龙凤象征皇权.

(3)图像与道德观:在彩画、壁画、砖雕、木雕 图案中常见的“老莱娱亲”“卧冰求鲤”等“二十四 孝图”,这是表达“孝”的观念,“岳母刺字”示 “忠”;“桃园三结义”为“义”松、竹、梅、兰、莲象 征君子之德;麒麟象征“仁”.

(4)图像与宇宙观:古人以建筑象天地,主要 基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大戴礼·曾子问”:“天 道曰圜,地道曰方”因而凡用来象征天的形体,即 为圆形;象征地的形体,即为方形,在祭祀建筑布 局中,祭天造圆坛,祭地造方坛.天之墙为圆,地之 墙为方,故“周礼”曰“祭天于地上圜丘”、祭地于泽中方丘”.这一点在原为天地合祭的天坛上有显 明体现.秦始皇陵更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天为穹窿,上设 星宿,以象天汉银河,下百物阜就,以象地方万 物”.图像象征以其丰富的取材和灵活的施用,大 大弥补了建筑作为抽象形式,表义能力有限的缺 点,使各种形式都调动起来为建筑服务,使之充满 富有生机的内在韵味与灵气[4~6]

3比附性象征的系统运用

在许多情况下,比附性象征是可以灵活运用 的.如象征吉祥的、鱼、瓶等,可以在适当的场合随 意选用.在这种情况下,象征运用呈现出自由、无 序的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中,象征的运用受到严格 规定,被纳入某种系统中,有秩序地使用.大至城 市,小至装修,象征都须依照系统内的规范严格执 行.这种规范就是形制,即将某些象征形式的内涵 及应用方法明文规定下来,成为制度、法令,强制 人们遵照执行.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长治久 安的重要支柱,以形制来规范象征的目的,就在于 强化等级制度,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大多数被纳入 形制的象征形式是表征等级观念的,而其他对吉 祥观等无关大局的象征形式则可放松约束.传统 建筑在营造中极为讲究等级差异、贵贱秩序,并把 规划、建筑乃至构件的尺寸都一一规定,形成严 格、繁细的等级秩序,并作为定制加以颁布,任何建筑不得犯上僭越,否则论罪.其目的如儒家的建筑观。“故为之雕琢刻镂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不求其观”(“荀子·礼论篇”).这些制度可分为城 市制度、明堂、坛庙、陵寝制度、宫室屋舍制度等, 系统地规定了比附性象征方面运用.

4比附性象征的当代意义

象征在古今中外建筑创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 用.这是由于象征,无论是比附性的还是表现性的,都是以感性形象来表现主观理念与情感.因 此,在建筑中,象征是使抽象的建筑形象具有意义 或意蕴,使客体与主体心灵相沟通的最佳方法.这 种象征的方法自古至今一直作为传统方法被自 觉、不自觉地广泛应用着.

411象征已在中外传统建筑中广泛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大量存在的象征性作品.实 际上,象征并非为中国传统建筑所独有,外国古代 建筑中也广泛地运用着象征.早在古希腊时期,多 立克柱式便已成为雄性的象征,而爱奥尼柱式则 是雌性的象征;基督教堂平面都以拉丁十字形为 正宗,其原因一方面出于功能考虑,另一方面在于 这种十字形是基督教的象征,源于耶酥受难的十 字架.这两例是西方古代建筑中比附性象征的运 用情况.比照中国传统建筑,可以看出,除了表达 的内容与选用的意象有所区别外,在把象征作为 表现方式这一点上,中外建筑毫无二致.

412象征是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方法

象征不仅仅存在于古代建筑中,在现代建筑 创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象征是人类基 本的、普遍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因 而可以为古今中外每个人所感知、掌握和利用.其 取象与内涵,可能会随时代、地域而有所不同,但 作为联系形象与意蕴的基本方法,象征具有永恒 的价值.下面以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现代建筑中 比附性象征的运用情况.

(1)比附性象征在西方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TWA(环球航空公司)侯机楼:这是由小沙里宁 (美)设计的.作者把侯机楼设计成一只展翅欲飞 的巨鸟,表达了建筑的意义——“待飞”这是一种 图像式的比附性象征.悉尼歌剧院:这是由伍重 (加)设计的比附性象征建筑的典范.建筑师将这 栋海边建筑设计成高挂的群帆(亦有说是贝壳)来 隐喻周遍环境特征.这也是一种图像式的比附性

象征.这两栋建筑不仅形象优美,更因其丰富的象 征内涵引人深思,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2)比附性象征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苏 中七战士捷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为纪念一九四 六年六月解放战争开始时在江苏中部,华中野战 军七战七捷而建立的,由齐康先生设计.七个花 环、七个小拱、七个小纪念室等方案,这都属于数 字式的比附性象征.最后确定以“刺刀”来象征“七 战”的重大意义——战略侦察七战”是重大的前哨战,象一把刺刀插入敌人心脏.这属于图像式的 比附性象征.碑的基底采用的是刻有碑文的一页 纸的形象,象征将这次战役铭刻在史书的“战斗的 一页上”.这也是图像式的比附性象征.在基底上 的七个洞穴则作为枪托印痕来象征“七战”,这属 于数字式的比附性象征.在这个作品中,从整体到 局部,都是用比附性象征来传达作者的意图,因此 是中国现代建筑中运用比附性象征的典型作品.

从这几例中外现代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到,运 用比附性象征可以使抽象的建筑形式能够直接、 准确、明白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使建筑设计从表 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达,这无疑可 以给当前徘徊不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 方向.

通过上述对建筑象征理论及古今中外建筑的 实例分析,可以看到,象征通过形象传达意义,表 现意蕴,超越了风格与流派的局限,具有永久、普 遍的价值,是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方法和理论研 究的重要课题.对建筑象征理论的深入研究,将会 有力地推动现代建筑创作向更深层面发展,因而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兴宅.象征论文艺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2.

[2]蒋少华.象征的现代复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2) :26 - 28.

[3]程建军.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M].长春:吉林教 育出版社,1991.

[4]乔继堂.中国吉祥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0.

[5]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1992.

[6]何晓昕.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