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华遭批判后下放四川:旁人对他敬而远之,这两位将军却无私相助

 君临天下100 2023-05-26 发布于湖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94期。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开国上将邓华曾经出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在建国初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和他同等级的将领,往往没有邓华那样受人尊敬。但天有不测风云,1959年因牵扯到庐山会议上的一些事件,邓华被免去了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遭到多次批判。

后来他在主席的关照之下,才到四川当了副省长,待遇上没有太大的下降。但是对于一位久经战阵的名将来说,脱离了军队无疑就是人生低谷。而在五、六十年代被打为右派的人,很难有其他同志愿意拉他一把,甚至主动靠近邓华的人都很少。在四川时干部们大多躲着他,很多时候邓华只是个挂名的副省长。

邓华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同一年,他有两位老下属获得了中将军衔。这两个人都曾得到过邓华的帮助,也是知恩图报的真性情之人。1959年邓华遭到批判后,这两位中将并没有改变对老首长的看法,依然十分尊敬他。而巧合的是,他们后来也都在四川工作过,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了邓华无私的关怀和帮助。两位将军分别是谁呢?

第一位是韦杰中将。1960年邓华到达成都之后,虽然主管省里的农机工作,但是主动配合他的人不多。大家都知道邓华是在庐山上受了批判后,才被降级调到四川的。尽管他之前在军队里的地位很高,但大部分人都对邓华敬而远之,就连基本的工作汇报和沟通,很多人都省了,更别说登门探望。但韦杰是个例外,他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就让司机专门开车拉着自己,到邓华家里去拜访,并且留在邓华家里吃了午饭、喝了酒。这在外人看来,是需要非常大勇气的行为。

韦杰之所以对邓华这么尊敬,一点也不避讳对方的敏感身份,主要是因为抗美援朝时的一段经历。1951年第5次战役后,邓华作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客观积极地帮韦杰的60军和180师解释情况,使得困境之下的韦杰摆脱了指挥失误的罪名。对于180师突围失败的重大损失,韦杰军长基本不需要承担责任,后来还被评为开国中将,仕途没受到影响。因此韦杰一直把邓华上将当成贵人,从来没有因为邓华的遭遇而改变态度。在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期间,韦杰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了邓华很多帮助,令对方感动不已。

第二位则是秦基伟中将。秦基伟是二野名将,出身红四方面军。他和中央红军出身的邓华,可以说在革命早期并不熟悉,但同样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两人结下不解之缘。1952年秦基伟带领志愿军15军打出了上甘岭战役,在此期间获得了邓华将军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在朝鲜战场上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秦基伟从此把邓华当兄长一样看待,上世纪七十年代,秦基伟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邓华的处境比十几年前更差了,跟刚到四川当副省长时的情况没法比,他经常被翻旧账、受批判,甚至连开会都要被安排在角落里。

秦基伟得知情况后心里不是滋味,决定积极地帮邓华树立威信。每逢开大会,秦基伟都让邓华到主席台落座,就坐在自己的左手边。秦司令员的这个举动“威力”不小,使邓华摆脱了一些为难的处境,没有再受过出格的批判。后来邓华复出,终于重新回到军队工作,秦基伟也离开四川,并于八十年代升任国防部长。战争年代结下的友情,是深厚而真挚的,不会因为一些环境、事件的变化而发生动摇,令人感动。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