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边的草药:野碗豆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开春后田野、路边、田埂、荒地中到处都长着野碗豆。

野豌豆别名薇、垂水、薇菜、巢菜、野豌豆、野麻豌、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苕子、马豆草、肥田草麦豆藤。植株高约3060厘米,匍生,小叶卵形,对生。野碗豆开花期比较长,前后有一个多月。现在野碗豆尚开着花,开着成串的紫状小花,非常好看。不过开得早的花已经有些枯萎,但还未长豆荚。

《本草纲目》谓:“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修菜也,此说得之”。

《诗经》中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意思是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商朝的家了,回商朝的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其中的薇就是野碗豆苗。

野豌豆苗日常可凉拌、素炒,或煮汤食用,但不可多吃,多吃或有不适反应。野豌豆的花有毒,它的毒性主要来源于氢氰酸,但毒性是比较小的,但在野豌豆开花的时节,要避免长期或大量进食,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野碗豆结果时,其上会出现多个长形扁荚,内部含有豌豆种子五六粒。新鲜的生野豌豆具有微小的毒性,进食后可能会诱发不适症状,但高温会破坏其所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减小其毒性,因此一定要在加热后进食。

麦田中的野碗豆差不多与麦子同时成熟,那时候豆荚变硬变黑,按压后会弹开。我小时候也吃过煮熟的野碗豆,谈不上很好吃,有些像碗豆,但觉得有像杏仁露的味道。

野碗豆以全草入药,4-5月时采割,晒干,亦可鲜用。

野碗豆味甘、辛,性寒。《本草拾遗》谓其:调中,利大小肠。《海药本草》谓其: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品汇精要》谓其:益气,润肌,清神,强志。《草木便方》谓其: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四川中药志》谓其: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野碗豆在医院、药房几乎没有供应,民间多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遗精、黄疸、水肿、疟疾、鼻衄、心悸、咳嗽痰多、月经不调、疮疡肿毒等。

每次用15至30克煎水服。外用适量,取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后洗患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