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见闻之五:药局和药品推销员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在日本,药房被叫做药局,与中国医院的药房相当。药局的负责人就叫药局长。由于日本医院的规模小,数量多,所以门诊病人一般不多,药房自然也跟着小了。鲛岛病院这样的专科病院不设药局,处方由社会上的药局配供。在鹿儿岛市医师会病院的药局包括药局长在内只有三人。医生在门诊开好药后,由护士或者事务员输入电脑传到药房,病人直接到药房取药就行了。住院病人一般病情较重,外科病人较多,外科病人又多采用中心静脉营养,所以多采用输液,输液量也较大。输液都由供应室根据医生处方将一天的输液配好装在一个大输液袋内,除非不能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才装在另外的袋里,使用时不用频繁更换输液瓶,少了许多污染机会,对患者与护士都十分方便。病人的口服药物则由药局配好后由护士领来后发送给患者。鲛岛病院没有药局,只有一名药师,医生开处方后通过电脑传给医院隔壁的药店,由药店配好后直接送来。

  药局里也不都是西药,也有少量的中成药,中成药一般都是中药复方煎剂的浓缩颗粒,如大建中汤之类,在日本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后促进病人的肠蠕动恢复。但药局的药都是在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药物,如果药局内暂时没有某种药,而医生又需要这种药的话,只要打一个电话,药品推销员很快就送来。

  在鲛岛病院,配供药品的药局,还经常到医院内为患者作用药的指导、讲座。

  每个制药公司都有大量的推销员。一般在中午或下午5点左右,也就是说在医生吃饭时间,就可以在医局见到药品推销员的身影了。基本上都是先轻轻地叩二下门,边轻轻地推开门边轻轻地说声“对不起”,然后进来,如医生注视到他的话,则先向医生轻声问候。如医生在忙的话,就找个地方笔直地站着,不随便走动,绝不会坐下,更不会主动与医生搭话。医生们谈话时他在旁边听着,绝不插嘴,除非医生与他交谈时才开口。有时他们来时经常会在医生的桌子上放上一些诸如圆珠笔、小电筒、标签纸、订书机、文件夹、幻灯片夹、手巾、小本子之类的东西,当然在这些东西上都有药厂或药品的名字,所以几乎每个日本医生的胸前都有好几支圆珠笔插着,插78支笔的也不在少数,胸前花花绿绿的,好像是在给每家药厂做广告似的。

  药品推销员在听医生谈话或者在与医生交谈时,如听到医生们需要什么,那么第二天或下次来的时候,就会送上这些东西,如电脑包、录像带、资料等。我从日本带回的一些教授与名医的手术录像带就是由大的制药公司赞助拍摄的,送给医生,再由我自己复制的。

  药品推销员有时会在中午或晚上吃饭时间,请医生吃一盒质量相当不差的日本式盒饭,同时请医生们在边吃饭边听他的新药介绍,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且用幻灯片放。此时一般推销员的上司也会亲自来。新药推介会有时会在高级的饭店包间里进行,在10分钟左右的药品介绍后是丰盛的宴席。

  在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上也必定见到药品推销员影子,如放会议资料的袋子、笔、记录本常常是药商送的,当然上面都有药品广告。一般在中午吃饭时间也会有著名专家作专题讲座,进入会场听讲座的都会领到资料和一盒日式盒饭,当然也是由药商赞助的。专业学会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也都是药厂提供的赞助,这可在学会换届改选时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

  尽管在公立医院和医师会医院都能见到药品推销员,但在私人医院则从来见不到药品推销员的影子。鲛岛院长跟我说过:“如果拿了药品推销员的好处,就要给他们用药,就会损害患者的利益,所以不能拿药品推销员送的东西和好处”。这也许是日本私人医院比公家医院受患者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因接受药商利益而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有时也可在媒体曝光中见到。如日本著名的“药害艾滋病”事件,就是因为原身为帝京大学副校长、著名血液病专家、日本艾滋病研究中心所长的一位著名医生与绿十字制药公司相互勾结,将未加热处理过的血液作为加热处理过的血液给患者使用,造成400多名患者感染上艾滋病的严重事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