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气滞案(朱秉宜主诊)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刘某,女,16岁,学生。

      初诊(2009829):便秘腹泻交替伴腹痛2年余。刻下:大便稀溏日3-4无脓血便左小腹隐痛。舌淡苔薄,脉细弦。

       预约钡灌肠检查(番泻叶20克造影用),必要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二诊(95日):病史同前,气钡双重造影:乙状结肠袋形增多,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目前大便稀溏日34次,无脓血便,左小腹隐痛。此乃脾失健运,肝旺乘脾,气血郁滞之证。法当健脾助运,养血柔肝,行气导滞为治。

        处方:

        炒白术20g 白芍20g 焦山楂10g墨旱莲15g 防风10g 百合20g 白扁豆20g 焦苡仁20g 茯苓10g 甘草3g 七剂,每日一剂煎服。

        预约妇科B超检查;必要时纤维结肠镜检查。

        三诊(912日):服药后大便厚糊状,上午23次,肛门坠胀后重,伴左小腹隐痛,午后诸症消失,纳谷欠香。肝脾稍调,脾气仍弱,继续健脾助运,加强除湿行气导滞之力。

处方:

        太子参30g 炒白术10g  白芍10g  焦楂曲各10 g 川连5g  煨木香10g 茯苓10g  吴茱萸6g  石榴皮10 g 白扁豆15g  枳壳10g  小青皮5g  七剂 煎服。

        四诊(919日):药后大便日12次,腹隐痛,肛门坠胀改善。前治得效,治守原法。

原方加焦苡仁15 七剂煎服

        五诊(926日):大便软但排便不畅,便意不尽,无脓血便,腹不痛,纳可。

处方:

        太子参30g 生白术20g  白芍20g  山楂10g  生地20g  莱菔子20g  黄芩10g  枳壳10g  甘草3g 百合15g  小青皮5g  升麻10g  十四剂,煎服。

        六诊(1010日):来人代诉,药后大便日五次,软,但排便不畅,腹不痛。

处方:

        太子参30 生白术20  大白芍20  山楂10  生地20  麦冬20  乌梅10  莱菔子15  黄芩10  小青皮5  枳实15  升麻10  七剂煎服。

        七诊(1017日):来人代诉,药后诸症均减。

         原方十四剂。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十七·腹中痛候》云:腹痛者,由弱,冷邪乘之,邪气与腹痛也。”初诊未开方,借助现代医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二诊重在健脾利湿,不在行气,服药后大便由溏变糊状后,次数减少一半,脾气稍健,但湿阻及气滞加重,增肛门坠胀后重,乃加重利湿行气之力,用川连、白扁豆、茯苓健脾化湿,用煨木香、枳壳、青皮行气,淡吴茱萸疏肝络降肝经逆气。三诊后,诸症悉减。后再守原法调治得愈。总之,对腹痛的辨证要辨明腹痛的发生原因,各种病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与治疗的轻重缓急。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因虚致湿浊生、气滞者,初始的重点在补虚,之后再根据服药后症性的变化调理用药,利湿行气,待气机畅后再以健脾为主巩固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