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四月初八,听说过乌饭节吗?我到溧阳第一次吃了两碗饭

 景探老高 2023-05-26 发布于西藏

老高到江苏溧阳一个多月了,从离开重庆的那天开始,牙疼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前几天通过医院为溧阳的GDP贡献了几万块钱之后,才逐步远离牙齿的痛苦。

今天,是四月初八,可能对很多朋友来说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在江浙皖这边,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美食节——乌饭节。这个节日,景探老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今晚除了劝来自重庆的同事一定要吃乌米饭外,自己也第一次吃了两碗饭!

刚到溧阳,我就着手了解溧阳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知道了溧阳的著名特产、美食——“三白”(砂锅鱼头、白芹、白茶)、“三黑”(乌米饭、雁来蕈、溧阳扎肝)。

在今天之前,老高其实已经吃过几次乌米饭了。乌饭给老高留下的印象是:黑色的糯米饭。不过,为什么这个糯米是黑色的?开始我还以为是自然生长的“黑米”,后来从老板娘母亲的口中得知原来是加工而成的。

原来,乌饭的黑色是当地人采摘一种叫“乌饭叶”的植物,经过洗净、揉搓取汁、浸泡糯米而成型(下图是浸泡好的成品)。

将生的乌米按正常的煮饭方式蒸熟就可以吃了。

吃的时候,随便怎么吃都可以,当然,据说最正宗的吃法就是用白糖拌饭。网上介绍,乌饭具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的功效。嗯,这些功效应该是糯米饭自身的功效吧,我想不出“乌饭叶”到底有什么作用?

制作乌饭的重要原材料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为“乌饭草、乌饭叶”的植物,准确地说是一种叫做“南烛”灌木的叶子。吃乌饭的习俗主要是在每年立夏前后,也就是4月中旬至5月初的半个多月里。因为这段时间用以制作乌米饭的乌饭树叶鲜嫩多汁水,制作出来的乌饭更香。

浸泡过后的南烛叶晒干后,不但能用来煮茶叶蛋,煮出来的茶叶蛋同样带着一种独特的清香,还能用透气的纱布分装成小袋,是消除异味的居家良品。

在现代文明越来越工业化的今天,当地人们对这些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舍割离。每年乌饭节期间,当地的菜市场里都有新鲜采摘来的南烛叶销售,据说一斤要十几块呢!
浸泡过后的南烛叶不要急着扔掉,把南烛叶晒干后,分装成小袋,还是
除异味的良品。再过几天(5月6日)就是立夏节气了,南烛叶干还能用来煮茶叶蛋,煮出来的茶叶蛋同样带着一种独特的清香。

乌饭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出现在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和皖南一带农村,后来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安徽等地,人们都有了农历四月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节吃,而更多的则是在四月初八这天吃,因而在江苏、安徽一带,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当地传统的乌饭节。

由于其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民间关于乌饭的来历传说更是远至战国时期,因而现在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节。

至于为什么要把白色的糯米饭加工成黑色的样子,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解释我觉得有点牵强,但从各地不同的传说来看,黑色的乌米饭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因为颜色难看,可以蒙混过关,最终达到救人的目的。

至于乌米饭有哪些传说,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下次再说,反正乌米饭还要吃几天嘛!

最后来张溧阳城市风光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