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家乡的乌米饭

 冬歌文苑 2023-08-08 发布于北京

家乡的乌米饭

我的家乡江苏溧阳,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有吃乌米饭的习俗。初八这天家乡人家煮一锅乌腾腾的乌米饭,随着炊烟袅袅升起,满屋都弥漫着乌米饭的丝丝清香。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村里人家在刚进入农历四月就开始准备初八的乌米饭。乌米饭是用乌饭草汁水将大米浸泡后做成的米饭。乌饭草或上山采摘,或集市购买。把乌米饭草用清水洗净,放在石臼里捣烂。村里人家有石臼的很少,干完一天农活的邻居们找石臼捣乌饭草,农历四月初的那几天晚饭后,我家里有时会有邻居们排队用石臼。

捣烂的乌饭草用少许清水浸泡,将浸泡过的乌饭草渣用纱布裹紧裹严实,双手用力拧出乌黑的汁水,象是洗脸时双手将湿毛巾的水拧干似的。拧出的乌饭草汁水用脸盆盛着待用。乌饭草渣晒干装入枕头里,枕着睡觉那清香似可助眠。

家家户户选用上年保存的优质糯米,把糯米用清水淘净,倒入乌饭草汁水中浸泡,过上几天几夜用手指轻捻一下,经过浸泡得发乌的糯米瞬间粉碎即浸泡完成。再将浸泡完成的乌米洗净,或蒸或煮,一锅诱人的乌米饭就烧好了。

每年农历四月初刚好是进入初夏时节,江南农村进入夏收夏种农忙,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干的是体力活,吃上乌米饭既充饥又强身。

我小时候家里做乌米饭的乌饭草,都是从离家十多里路远的丫髻山上采摘,过了农历四月初一就准备进山采摘乌饭草。进山采摘乌饭草的那天早晨,哥哥带着我,各拎一只蛇皮袋向山里走去。这乌饭草也不是山里遍地都是,高大树木下面的地上长不出。我跟着哥哥沿山寻找,终于找到一处阳光充足的山坡,全是低矮的灌木丛。阳光下植物郁郁葱葱非常的茂盛,整个山坡散发出浓郁的草木气息。远处传来的猫头鹰叫声,久久回荡在幽静的山林间。此时我对大山的一切充满了敬畏之心,一种从未有过的辽阔感涌上心头。

走进灌木丛仔细辨认,发现隐藏着无数的乌饭草。我跟着哥哥尽情地采摘起来,约莫用了半个小时,哥哥就采满了他带来的蛇皮袋,又采了放在我带的蛇皮袋里。蛇皮袋原本是化肥包装袋,施完化肥把包装袋留着使用。乌饭草采够了,我才注意到采摘的那只手变得乌黑乌黑的,无论如何也擦不去染上的乌黑色。

那乌饭草树下,有时会看到浑身长满绿色条状花纹的四脚蛇,一有风吹草动,它便逃之夭夭。我在这儿看到过的四脚蛇,从头到尾大约有十公分,外形如常见的壁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四脚蛇,有些害怕又十分好奇,抓一条四脚蛇的心愿始终没有实现。四脚蛇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有灌木掩护,转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看到四脚蛇是我采摘乌饭草的额外收获。乌饭草今年采了,明年再来此山坡,一样的长得郁郁葱葱。

乌饭草又叫青精草、南烛草等名字,是长在山坡上的一种灌木,枝叶极象冬青。乌饭草含有多种天然药物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炎、抗病毒能力,防止细菌在人体内繁殖。能加速人体内乳酸的代谢,防止乳酸的产生。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强大能力,那些经常有腹痛和腹泻的人不适合吃。

乌饭草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名字。苏南、皖南一带有的地方叫乌饭树,浙江有的地方叫乌饭叶,江西有的地方叫饭筒树,广西有的地方中称杆树,台湾有的地方叫米饭花。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分枝,幼枝披短柔毛,老枝紫褐色。叶柄通常无毛或披微毛。叶片薄革质,边缘有细锯齿,表面平坦有光泽。如果你喜欢上了乌饭草,只要采摘过一次就会记住。我前些年回家乡去少年时采摘过的山坡,依然还能辨认出乌饭草。

在江苏乌饭草有名的地方还有宜兴。宜兴与溧阳山水相连,溧阳南部地区人家用的乌饭草,有许多人会去宜兴、溧阳两市交界的山里采摘。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乌饭草这个野生植物已经可以人工培育,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人工培育的乌饭草。

吃乌米饭有个感人的传说。小时候听奶奶讲,乌米饭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民间故事。孝子目连的母亲蒙冤被阎罗王打入地下,为救母亲,目连天天送饭给地狱里受难的母亲,可送去的饭,都被地狱里的恶鬼夺走吃了。为了救母,目连尝遍人间百草,终于寻到一种汁液乌黑的树叶,然后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进地狱,恶鬼见了不敢吃这乌色的米饭,目连的母亲才吃到了米饭。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初八。为了纪念目连救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家乡人家吃乌饭,以传承孝道。

我小时候吃乌米饭会洒些白糖,那口感既甜又糯,一口入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回味无穷。当年,白糖是紧俏商品,很少能买到,往往都是在城市生活的姑姑回娘家时,带给我奶奶的,奶奶把白糖用小玻璃瓶收藏起来,留着慢慢吃,平时烧菜舍不得放糖。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家乡的经济腾飞,日子已今非昔比。

一家人团聚吃乌米饭少不了几道配菜。家乡农家最拿得出手配菜要数扎肝、白芹,油焖竹笋。制作扎肝前要准备猪肝、猪小肠、肉皮、油豆腐、笋干等食物。把猪肝切成长形条状,猪小肠剪成约半尺长,肉皮切成小条,笋干浸泡后切成薄片。用一段猪小肠将猪肝、肉皮、油豆腐、笋干紧紧地扎在一起,经过烹饪一道美食完成了。只是在物质贫乏时期很难吃到扎肝,乌米饭却是每年皆有,家乡作为鱼米之乡盛产糯米,乌饭草又是大自然的馈赠。

乌米饭在我国历史悠久。北周武帝时编撰的道家著作《无上秘要》里提到有道家人在安徽霍山服青精饭求仙。到梁朝陶弘景时,才有稻米与南烛枝叶熬汁煮饭记载。青精饭最早是道家求仙问道之方,也可以作为出门行脚随身携带干粮。唐代中医药大家陈藏器曾讲过:“乌饭法: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莹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在唐朝文人墨客也偏爱了青精饭。杜甫有诗《赠李白》里有“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句子,而陆游也有“午窗一钵青精饭,拣得香薪手自炊”描写。这里所说的青精饭,即为现今人们所言乌米饭。

有关乌米饭的传说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传说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孙膑装疯吃猪粪骗过了庞涓,放松了看守。不久,田忌救出孙膑,射死了庞涓。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的时节,正好是农历立夏,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有了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还有的地方传说,从宋代开始,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传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北印度。后世将四月八日作为浴佛节,佛教徒多造乌米饭以供佛。

人们有时候会因为喜欢一种味道而爱上一座城市,我的家乡溧阳就是这样一座江南私藏的秘境小城。都说吃在溧阳,溧阳的美食大多就地取材,最具特色的就是“三黑三白”,乌米饭、雁来蕈、扎肝并称三黑,白茶、白芹、砂锅鱼头是为三白。到家乡溧阳旅游的人们,在享用美食时少不了乌米饭。家乡人也看准了商机,在获得食品安全认证后,乌米饭作为优质农产品进入商场超市,还有的在线上销售也深受欢迎。乌米饭如今成了家乡美食的一张名片,被收录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名扬四海。

来到家乡溧阳,聆听古老的传说,感受民俗的氛围,吃一碗乌米饭,留住永远的记忆。

2023年7月15日写于上海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祖籍江苏,现居上海。1984年入伍,2003年转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兴之作,擅长于抒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感情。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