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治疗高血压,不能只从血压值和症状入手,得挖其本质,从根源着手

 在水一方2 2023-05-26 发布于浙江

咱在之前谈高血压的文章中,给大家详细讲过它形成的原因“堵”,也给大家分析过中医调理血压、降血压的总原则是“疏通气血”。

治疗的大原则是“疏通气血”,但实际临床应用时,必须得根据每个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舌脉特点,分析出病因病机,综合准确的判断出属于哪种证型,再来开方用药。

点击加载图片

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临床上辨证用药的医案。

你就明白中医治病辨证的重要性,准确的辨证对于把病治好有多大的影响!

这位患者51岁了,当时是因为头胀痛2天来医院就诊。头痛呈持续性‚伴有胃部轻度胀闷不适‚但是没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小便也都正常。精神比较差,困倦没有力气‚脸色偏红。舌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当时测了血压:196/126mmHg。

当时西医诊断为:高血压。

中医诊断:头痛肝阳上亢型

用了平肝潜阳、活血止痛的[天麻钩藤饮]

加减:天麻12g‚钩藤15g(后下)‚草决明30g‚丹参18g‚赤芍12s‚牛膝12g‚益母草20g‚橘红6g‚枳壳6g‚生地12g

但当时吃过那个药后,患者头痛缓解不明显‚面色潮红稍减‚血压仍高达180/120mmHg‚配合多种西药,血压可降至160/90mmHg‚但仍波动较大。症状也未有明显改善。

所以后续又请了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头胀痛‚困倦乏力‚有时恶心欲呕‚不想吃饭,食欲不佳‚睡眠差‚大便有稀溏‚舌淡红稍暗‚中间黄腻‚边有齿痕‚脉沉弱。

通过分析都是脾虚湿困的特点,脾气虚则运化差,痰湿容易集聚,身体里“痰湿”垃圾太多了,没有排出去,把全身都堵了,堵到了血管,这才引起血压高。

点击加载图片

经重新辩证为脾虚痰瘀型‚以益气健脾、祛痰活血为法‚

处方北黄芪60g‚云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30g‚枳壳10g‚竹茹10g‚橘红6g‚牛膝15g‚佩兰10g‚扁豆花10g‚草决明30g‚甘草3g。

患者当时吃1剂后就感觉各种症状都缓解了‚头痛消失‚胃也舒服了,终于愿意吃饭了,睡眠也好了‚全身明显舒服,没那么多困重感‚血压平稳下降。

续服2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头痛全无‚稍微感觉消化不良‚略觉乏力。

降压药也减至1种,但血压平稳。后续,效不改方,稍加入几味健脾益气和胃的中药,消化正常、精神也恢复正常。

通过本例病案,我们可以看到,在患者入院后初次辩证,是根据其临床相关病情表现:头胀痛、舌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等一些表象的“症”,就辨为肝阳上亢挟瘀‚药以平肝潜阳、活血止痛之品‚却收效甚微。对抗高血压的西药也反复加量调整‚血压仍居高不下。

但会诊后,从舌苔脉象、诸症及用药经过判断为患者脾气本虚‚脾虚运化失司‚痰瘀内生‚但因为钩藤、赤芍、决明等属寒凉之品,故反见舌苔由薄白转为黄腻‚脉象由沉弦转为沉弱。

所以用方当以益气健脾、祛痰活血‚

用大剂量黄芪补气‚白术、云茯苓健脾‚佐以祛痰活血之品‚仅一剂患者就感觉诸症缓解‚全身得轻。而且,降压药也减了量。

点击加载图片

通过上面的医案,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只是简单由“”来辩证用药,后者用药开方是综合“”,并分析病因、病机,综合判断得出的准确的“证”。

虽都是治疗高血压,但如果辨错了证型,不仅耽误治疗,影响病情发展,更不可能治得好病!

所以我们大夫在行医看病时‚要想妙手回春‚不是说简单掌握一两条方子即可‚要不断增长经验,不能简简单单对“症”治疗,要做到通过症状体征等表象,挖掘出其真实的病因、病机,要做的准确对“证”,才能实现把病治好的目的。

同时,也要提醒我们患者,不要随便听到一个方子,然后感觉自己有什么什么症状,就觉得自己对症了,就想着吃这个药试试。咱们陷入的就是对“症”这个误区,而不是真正能帮你缓解痛苦,消除疾病的对“证”用药。

#高血压##中医##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