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德载物

 新用户8216t8GQ 2023-08-12 发布于内蒙古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德行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德行也是获得福报的基础。如果没有德行,挣再多的钱也会被败光,当的官越大越容易造恶业。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

这段话里面的核心思想是“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朝从刘邦开始,一直下来到孝帝、平帝,封自己的子弟一百多个,不到六十年,就衰败下来了。大多数诸侯都自己糟蹋自己,尤其一个人没有好的人生观,有钱有了地位,放肆沉溺到快乐享受之中,其实,这是很不幸的,最容易惹祸上身。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害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厚德载物、改过迁善、善恶有报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了凡四训》的核心思想。《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了凡四训》里讲:“享百金财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财富、权力、声望这些福报。

周易·系辞下》里有几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大意是:德行浅薄却地位尊崇,智商低下却图谋大事,力量微弱却负担重任,这样很少有不招致祸端的。

厚德载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通儒、释、道的中国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列子臆说》中写道:“中国人讲看风水,有“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这句话。风水在五个成分里头只占一个成分。第一个条件还是道德的修养。这就是中国文化,你们很多同学要研究风水,但是千万不要迷信。”

 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是厚德载物的重要内涵。《书经》说:"有容,德乃大。"认为能够宽厚容人,乃是最高最美的道德。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祭朱守忠文》中写道:“君子之事,敬德修业而已,德业之外无他事功矣。”王阳明认为,敬重自己的道德,建立自己心中向往的事业,这是人的一生中唯一要做的事,除此之外,都是小事。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国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考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一个内心缺乏道德精神或道德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横流中随波逐流、腐化堕落。所以,厚德载物,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有益于个体的自我完善,而且有益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