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人转宣武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27 发布于北京


可能魏染胡同中清朝名士的痕迹已经被时间冲刷得逐渐褪色,但是魏染胡同里却藏着一处深刻影响中国近代革命的红色旧址——京报馆。清末时期,多家出版报纸的报房集中位于宣武门外琉璃厂西的南柳巷,南柳巷里的永兴寺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报业发行场所。而与南柳巷南接的魏染胡同,也同样受到熏染,1925年一代报人邵飘萍带着他的《京报》来到此胡同30号(《京报》编辑部)和32号(邵飘萍故居)并定居于此。

魏染胡同里的京报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在周边独具北京特色的低矮院落之中显眼异常。值得一提的是,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楼为土木工程师吴鼎所设计。吴鼎是邵飘萍1919年暂避日本期间结识的好友,他不仅是民国时期一位出色的建筑学家,也是一位与邵飘萍并肩作战的爱国报人。

京报馆的创始人邵飘萍在魏染胡同中撰稿斥责“八·一三”惨案的黑暗和残忍,作为秘密党员的他,还在魏染胡同里建了一间秘密印刷室,负责为共产党组织印刷秘密文件。不幸的是,“八·一三”惨案不久,邵飘萍遭出卖,在魏染胡同南口被捕,后牺牲。

《城南旧事》里写道,“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不知道英子穿过胡同时有没有遇到别人在闲谈魏染胡同的名人故事?魏染胡同,是普通又非凡的,它没有冠以“最某某”的名头,它于北京千百条胡同之中沉默,然而这里发生的故事成就了这条胡同的独特与非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