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现代文阅读Ⅱ文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5-27 发布于甘肃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小说主观题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高频考点1:小说标题】

高考小说标题的考查的角度

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的意蕴)②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③与  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如“××”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  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④不同标题的比较。

答题思路及规范: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

表层:本义。②深层: 比喻义,双关义。③主旨:  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例【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T12   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 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本义)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比喻义)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惜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主旨

典型例题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

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 到了艺术的真谛。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识记内容】

人物层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寄托人物的

情感。情节层面:概括了主要情节、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

环境层面: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④层面:紧扣、(体现、揭示、暗示)了主题;使用了某种手法,生动新颖,或含有象征意味、寓意等。思路结构 层面:贯穿全文的线索、抑扬、呼应等。⑥读者感受层面以某种艺术用法(如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新颖生动等

典型例题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 何套不住”的思考,达到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的目的。(艺术用法,读者思维)②塑造 人物形象。标题“套不住的手”,通过一双劳动的手,为人们揭示了赵乘正一颗伟人的心灵,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事业的形象特点。(人物形象)③串联故事情节。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 (故事情节)④揭示主题。作者通过 对这双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 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揭示主题)

(三)分析对比标题

以其他标题作参照,分析评价原标题优点。如果问“有人认为改成××更合适”,一

般两个题目都有好的地方;如果问“有人认为A题目不如B题目好”,一般只有一个题目好; 若问“原题目为什么不能改成另一个”,需要答出原题目的好,被换题目的不好,注意重点  强调原题目的好。答题方向:人物、情节、主题、环境、艺术效果。

例【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节选)》T13.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

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选“磨房里外”。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   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解析】本题不管是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 果选“磨房里外”为标题,理由可以从交代文章发生的背景、构建故事情节和“里外”的深层含义来考虑。如果选“冯歪嘴子”为标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和文章主旨方面考虑。

例【2022·新高考2卷】T8“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到橘子林去”是全文的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 在路上的所见所感。②感情上:“到橘子林去”的路上,“我”和小岫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终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高频考点2:叙事方式】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其在叙述方面的特征、特色是高考中有关小说的常规考点之 一。从目前各地最新试题来看,有关小说叙事方式的考点,是高频题。

【答题方法】

1.熟悉小说叙事方式有关专业知识。知道有哪些叙事方式,这是答题之源。

2.理论知识与文本结合。叙事方式多样,并不是每篇小说、每位作者都使用其中的所有

方式,阅读理解时,要结合文本实际来答题,做到活学活用。

3.熟悉考题的多样性。一是题目的问法是多样的,但离不开叙事、叙述、讲述这样的字 眼;二是题目有精细化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不是笼统地考叙事方式,而是就某一叙事方式进行具体考察。

【叙事方式(特点)知识点概要】

谁来讲故事?

叙事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变换)

叙事视角(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度,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是仰视与还是俯视;主视角 与副视角,视角转换,有主也有副。)

怎么讲故事?

叙事腔调(讲述和显示,幽默深刻,冷峻悲悯,深刻蕴藉等)

叙事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和补叙)

叙事速度(快与慢,紧张与舒缓,反复,延迟)

叙述形式:(1)从记叙形式上,有对话式、讲述式等;还有意识流式、内心独白式、 荒诞魔幻式、横截面式、穿越式等。

(2)从结构形式上有: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摇摆、延迟);②全文有线索贯穿(尤其注意双线索);③开头方式:悬念式/倒叙式/写景式/故事式/以……话题引入等;④结尾方 式:欧亨利式、悲剧式、喜剧式、夏然而止式、写景式、首尾呼应式等;⑤中间有:悬念 伏笔、铺垫、照应、暗示、误会、突转、对比、抑扬等。

(3)特殊的方式,如:诗化语言、散文笔调等。

例【2022年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T9.对于弟弟先后上海和山西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

加以分析。  (6)

【参考答案】(1)由个体到群体,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代青年的人生遭遇和心 路历程。(2)不同感受:①在上海时, “我”对流浪青年生活没有着落、前途未知的状态充 满担忧:②在山西时,看到年轻群体的革命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朝气,“我”深感欣慰,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例【2022年新高考Ⅱ卷】(儿童视角)T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

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6)

【参考答案】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   狡黠;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③小   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例【2021新高考I卷《石门阵》T9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

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

【参考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 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交织”的特殊叙事形式。

如历史与现实交织(打破时空的限定)《赵一曼女士》,回忆与现实交织《半张纸》,叙事与写景交织(描写和记叙的结合)《安东洛夫卡苹果×边城》等,虚幻性、真实性与现 性等。

【高考真题】

【2018年新课标IT6.穿 方 式?(+)

【2018年全国Ⅲ卷《微纪元(节选)》  T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科学+幻想)

【2019·新课标I卷《理水》(节选)】T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 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新编)

【2020年高考全国I卷《越野滑雪》T9.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  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  效果。  (冰山:八分之一+八分之七)

规律总结:一是文学讦论。题目对小说文体特点进行观点性评论,如“历史与现实交织 穿插”“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故事’与'新编’的角度”“海明威的'冰山’理  ”。题目已经指明了答题方向,就是要从这些评论中的关键词切入,结合小说来分析其叙  事特点。二是二元交织。题目给了“交织式”“两种关系或多种关系处理式”的特殊叙事形

式,如历史+现实,科学+幻想,故事+新编,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八分之七。作答时首先要

思考这二元主体的内涵在小说文本中的体现。  三是设题角度。题目给出了二元关系的叙事

形式,但是要求回答的方向也有不同。如①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 些好处?(作用类,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艺术效果方向思考得分点);②结合本文, 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关系解读类,从二元关系本身思考,模式  为:A,B,A+B);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关系解读类,从   二元关系本身思考,模式为:A,B,A+B);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关系+效果类。题目有两问,一是“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也就

是先解读冰山理论中“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后分析这种结构形式的效果。)

【高频考点3:文学评论】

【对点解答】

1.扣:文学评论观点核心词。文学评论类题目先要看评论观点。这类题目不仅是在文学 类文本中出现,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的主观题中都有出现。题目 形式不只是上面的交织式,也有一句子评论式,或文本一+文本二形式(文本一为小说内容, 文本二为文学评论内容,含评论观点)。题目给出一个观点,考生要牢牢抓住观点的核心词语,核心词语是答题的集焦点。

2.联:观点与文本的内在联系。观点是对文本的文体特点的高度总结概述。找出文本 中能体现出这一观点的内容,这是答题的基础思维。作答时要有“由观点到文本、由理论到 文本落实'的思维过程。这一阅读分析,实际上是用理论来指导阅读理解的过程。

3.答:不同问法,不同回答。总结上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关系类,就是结合小说文 本对文学评论内涵本身进行解读;一是对这一创作模式所起到的效果(好处、作用)进行分 析。两种题型都可以进行模式化破解。

(1)关系类。答题模式:“A,B,A+B”。如,历史+现实(A+B),科学+幻想(A+B),  事+新编(A+B),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八分之七)(A+B),分别陈述AB在文中的体现, 然后综合分析A+B的效果,三个得分点,每点2分,部分6分模式。

(2)作用类。答题模式:人物,情节,主题及相应的艺术效果。作用类题目还是要扣 住小说文体特点。艺术形式为内容表达服务,作家创作的艺术手法多样,但是这些艺术手法

都离不开小说的本质特点,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及相应的艺术效果。

典型例题【2023安徽省合肥市一模】(文本一《潼关之夜》+文本二)9.杨朔认 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好诗”。论者称,文本一有着“朴中怀诗”的创作风格,亦即 质朴的叙述话语中彰显了诗意的萌芽。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

【高阶思维一点通】从文本二中找到相关观点:  就题目中“朴中怀诗”的创作风格,对文本一进行解读。..文  本二明确了“诗意”包括谋篇布局的精巧、锤炼字句的用心以及“诗的意境”的营造等几  方面。这就意味着有三点答题方向:..①谋篇布局的精巧②镇炼字句的用心③.“诗的意境”。 题于对“朴中怀诗”的创作风格作了县体的分析,“质朴的叙述适语”'诗意的萌芽'.是重要提示。.

【参考答案】①质朴情怀中的诗意传达。作品将质朴的革命情怀和真挚的个人情感倾 注到黄同志的一言一行中,诗情盎然。②质朴叙述中的诗意构思。作品未正面书写战场,而是截取生活剪影,以普通女性彰显时代风采,诗怀壮阔。③质朴语言中的诗意描绘。作品选 取日常的词汇和语句,精准刻画了黄同志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品质,诗味隽永

典型例题【2023年湖北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单文本《邢

)

9.孙犁说:“因为有时我们常常抽象地谈艺术的政治性或是文学的艺术性,反倒 把生活性忘记了。没有丰富的切实的生活经历,政治性和艺术性都不能产生。”请结 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孙犁所主张的生活性的。 (6)

【解析】(1)题目给出了孙犁的创作理论,“政治性、艺术性和生活性”。要求取其中一 -一生活性,来解读小说《邢兰》。问题关键:《邢兰》这篇小说的生活性,表现在哪些方  ?  (2)关于“生活性”内涵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分析小说内容的生  活性,我们还是要抓住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取材现实生活,落实到三要素(环境、人物 情节)中,还有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打开思维,寻找突破口。(3)对接文本, 对点思考。

【参考答案】①小说选材的生活性。在邢兰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刀光剑影 的战争,通过琐碎的日常小事表现根据地人民对抗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亲密淳朴的军民鱼水之情。②小说环境的生活性。“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只有西沟二 亩坡地,满是砂块”这些艰苦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③小说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生 活性。邢兰坚持每天抱着木柒茅草来为“我”生火取暖,然后默默退出去。邢兰在屋中蹲着 引火时,说着最朴实的乡里话:“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这些细节充满了真挚与恳切,让人  感到融融暖意。④小说语言的生活性。见面的寒暄,“冷得怪呢,这房子”等方言的使用,

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高频考点4:文体比较】

文体比较,多是小说纯文学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新闻  消息、日记甚至与戏剧比较的可能。这类题目,要抓住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和情节),通常比较点有以下五个: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和语言。

例【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T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 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小说与纪实文学的艺术效果比较

【参考答案】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②文本一 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 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例【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信封里的儿子》小说与新闻消息的艺 术效果比较

9.两个文本主要内容类似,相较文本二的新闻消息而言,小说《信封里的儿子》艺术 表现力更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情节安排更精巧新闻消息平铺直叙:小说以信封为线索,连接刘兴根、刘敬根这两个儿子情深义重的故事,设计巧妙。人物刻画更立体新闻消息以报道 新闻事实为主,简明扼要: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 题表达更丰富新闻消息重在表现廖良开的重诺重情;小说重在赞美军人重情重义、不计 名利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④阅读趣味更浓厚。新闻消息客观报道;小说的铺垫、比喻等 手法,社会背景的融入,人物对话的描写,使小说引人入胜。

【高频考点5:分析改写后效果】

答题任务:分析改写的文学效果

改写也是一种写。写的内容不同,作者有自己的表达需要。同一内容,为什么要做这样那样的增则和改动,从小说写作的实际角度出发,进行自己的思维和设计。既然是写小说,那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从人物、情节、主题和艺术效果这些角度思考

例【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T9  渔夫拒剑是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 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 将渔夫改写为个普通渔人,这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高阶思维】

【答案关键词:情节——集中紧凑改写的故事情节更为简练,渔夫没有刻意救助,

没有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自然而来,自然而去,这样全文情节显得更紧凑、内容   衔接更自然。(官方答案中“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就是故情节集中、指向单一的体  现。)

【答案关键词:人物形象——不刻意拔高,平凡真实,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影响】 相对原故事的义士形象,本文将渔夫写为一个普通人,表现出其平坦疏散的心境、乐于助人 的品质、淡泊名利的精神,没有刻意拔高,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可信;同时这一人物形象对伍 子胥的思想成长起到了影响作用,有且于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官方答案中“把渔夫改为无 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患的博大”就是人物形象分析。)

【答案关键词:主题——淡化是为了深化。渔夫作为普通人,其热情、平坦、真挚 无私让伍子胥体验到柔情,不仅摆渡伍子胥渡江,也摆渡了他的仇恨,让他对自己的复仇使  命的了更深的理解,渔夫作为一名普通的“摆渡人”,却有着更深的意蕴,从而深化了小说  主题。原文渔夫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则更能激发子胥心中的仇恨和  雪耻的决心,这些内容会淡化本文的主题。(官方答案中“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  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就是主题分析。)

【答案关键词:环境,语言一一和谐、宁静而美好的江上意境,语言表达中诗意的柔 精美。小说围绕渔夫,写到歌声、水声、槽声,霞光,月色,清淡的云水,摇橹的姿态, 抬头远望和低头看江水的平坦,构思和谐、宁静而美好的江上泛舟图景,语言表达富有诗意的柔情之美,这一点是原故事中渔夫自尽刚烈的义士形象所不能具备的。

例【2023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12月】T9本文依唐代何延之《兰亭记》

改编,《兰亭记》结尾记载:唐太宗临终下令,将王羲之的《兰亭》真迹陪葬。本文删去这一结尾,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主旨更集中明确。本文侧重批判统治者为一己私利巧取暗夺的阴险;原作结尾则是突出皇帝对《兰亭》的喜爱,与本文的批判主题无关。②情节更加合乎逻辑, 后贯穿。本文皇帝是以暗线方式存在,未正面出场,删去原作中的结尾,情节更加合理。③ 人物形象更突出。删去原作结尾,以辩才禅师昏倒收束,与前文渲染的人物的“欢喜”形成 巨大反差,更能突出人物的悲剧性。(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高频考点6:考教结合】

考教结合类主观题,与教材联系的既有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X红楼梦》,也有教材中  的中国小说名篇,如《百合花  哦,香雪×荷花淀X祝福×阿Q正传》《边城》《茶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二黑结婚》《党费》,还有外国小说《老人与海》《套中人》《变形记》及外国名著《玩偶之家X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百年孤独》阅读。题目形式多样, 关键点是答题时要对教材的小说篇目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

​例:【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T9

主观题:叙事特点(现实与回忆穿插叙述);课内篇目《乡土中国》,两文本类型

9.《青蕃公的故事》是田园牧歌,也是田园挽歌。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挽歌”内涵。 (6分)

【参考答案】①对正在改变的乡村环境的挽歌,人为的破坏使一些熟悉不变的自然要素正逐渐消失:②对即将逝去的乡村生活的挽歌,人们不再依附于土地生存,土地及耕作经验正在被下一代遗弃:③对逐渐淡化的乡土情怀的挽歌,对土地的忠诚热爱正在被遗弃。

例【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联考】《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节选)》

T9选文是怎样通过其他人物的表现来侧面烘托贾探春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①通过凤姐、周瑞家的和平儿等人对贾探春的陪笑、解劝甚至服侍,侧面 表现贾探春的刚烈性格。②通过写王善保家的自恃身份尊贵等心理活动,侧面表现出贾探春具备不惧权势的胆识。③通过对丫裂待书呵斥王善保家的描写侧面写贾探春的能言善辩。

例【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10月考】主观题:课内篇目《边城》

8.沈从文笔下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请结合本文和《边城》,谈谈沈从文塑造女性形象 的方法。(6分)

【参考答案】①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三三心想着,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 看牛孩子捉完了。这段心理描写把一个小女孩内心的小小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边城》中的翠翠本来是满心欢喜地去看船,期待和傩送见面,没见到后无意识的自言自语:“人那么 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表现出翠翠的难过之情。②原汁原味的语言描写。翠翠对爷爷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写出了她的  埋怨、娇嗔。三三说:  “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 你快来!”写出了三三的小小任性和天真。③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烘托。沈先生的笔下, 有湘西世界美丽的山水景象: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   还有奇特的风俗人情:男女对歌,唱小歌、端午节赛龙舟……这样的环境,塑造出了一个个有着山的秀美与水的灵动的湘西少女的形象。

9.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 '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本文简析这种人生形式。(6分)

【参考答案】①人性美:如三三吹唢呐,踩鱼脖,可见其纯真可爱;赶逐横蛮无理的鸡, 可见其天性善良:三三爱笑,小事可乐,可见其活泼开朗。这些都是人性之美的体现。②  情美:如妈妈成天全身都是糠灰,随着碾槽转,抚养三三长大:妈妈炒鱼待客,说这是三三 的鱼。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母女二人感情真挚。母亲对不讲规矩钓鱼的人非常宽容:钓鱼的熟人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母亲晒干了用来招待客人。这些细节多可以看出乡亲邻  里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③有不讲规矩的人钓三三的鱼;母亲和三三在他们撇断了钓竿后, 有一些小小的幸灾乐祸,母女同笑。这些细节说明作者没有过于美化人性,而是很自然地表  现出一种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

例【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教结合题型)2023.4)】

9.有评论认为,《黑骏马》与《边城》虽然表达风格不同,但都表现了人性美。请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9.表达风格:  《黑骏马》热情奔放,  边城》优美婉约。(2)

人性美:①亲情美:《黑》中,额吉对两个孙辈尤其是寄养在自己这里的白音宝力格疼爱有加,充满温情,真诚无私。《边》中爷爷对外孙女翠翠无限宠爱,和蔼宽容,细心守护。   (或天宝兄弟虽然都爱慕着翠翠,却选择了为对方着想。)②爱情美: 《黑》中白音宝力格 铭记少年时代纯洁的爱情,兑现承诺,离开草原多年后仍然回来寻找索米娅,对她充满诚挚 深沉的眷恋。《边》中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纯洁质朴,丝毫不掺杂世俗的杂质。 (每点2 分, 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如《黑》中额吉对小马驹怜惜爱护,两位少年对小马驹悉心照料,体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边》中翠翠与黄狗的亲密和谐,也表现人和自然 的和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