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陆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大管家,毛主席唯独不接受此人投降!

 mengyu4613 2023-05-28 发布于山东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降者不杀,是中华民族一向作风,即便在战争期间,也一直实行这一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先后释放了7批战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民党将领。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将领自知此战必败,纷纷给自己留后路,包括蒋介石的二把手何应钦,也在积极操办自己以后的去处。

然而,同其他人一样,他也向我党发出投诚信号,结果被毛主席当场拒绝,并表示不接受投降。

要知道,周养浩这种刺杀杨虎城的大恶魔都得到了谅解,怎么到了何应钦这里就是不行。

何应钦到底做过什么事?毛主席为何要拒绝他的投诚?后来的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内容图片

贵人相助,重新出发

1890年,何应钦在贵州兴义市出生,自幼身强体壮,机智聪颖。

1907年,18岁的何应钦正赶上贵阳陆军小学在当地招生,出于好奇,他与同学李毓华、李儒清等人报了名,并成功进入了这个学校。

一年后,三人因成绩突出被选送去了武昌一所陆军中学。

1909年秋天,陆军部开始招人,何应钦得知消息便报了名,最后顺利入选,开始了日本留学生活。

何应钦在日本留学时,蒋介石恰巧也在,只不过两人不是一个年级,蒋算是他的学长。

期间,何应钦以军事教育为主,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也接触了一些反清思想。

当时年代的学生,特别是在日留学的学生,很多都是“同盟会”的会员,包括何应钦。

1911年,国内传来好消息,武昌起义以胜利结束,何应钦得知后,刚一毕业就与同盟会的其他成员回到了中国。

何应钦回国没多久就和蒋介石去了上海的都督府,从科员一路干到营长。

后来,讨袁失败,何应钦又去了日本进行深造,毕业后进了日本士官学校。1915年,何应钦回国,王文华出现了,这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之一。

王文华在当地有头有脸,在他的强力推荐下,何应钦去到黔军第一师担任团长,同时成为了讲武学校的学生营长,此时的他也仅仅只有25岁。

内容图片

当时军阀有刘显世、王文华两大派。说起来,王文华与刘显世还是一家人,按辈分王文华应该叫他为舅舅,可尽管有血缘关系,也架不住两人间斗争不断。

两年后,王文华的妹妹嫁给了何应钦,何应钦也跟着妻子喊哥哥,这样一来,两人关系更加紧密,何应钦在他身边做事也更得心应手。

1920年11月,王文华带头搞政变,刘显世被他赶出去后,他掌管了整个贵州的军阀权力。

可得到大权后,王文华担心落埋怨,怕外界说他外甥赶走舅舅,就从贵州跑去了上海。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事情真相,真正操纵这次政变的不是王文华,而是他的妹夫何应钦。

不久后,何应钦升职,在总司令部当参谋长。

此时的他在贵州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论排名,仅次于王文华。而另一边的蒋介石,被粤军赶到上海干起了炒股,结果亏损严重,走投无路下选择投靠黄金荣。

至于何应钦之后的死对头陈诚,这一时期还在粤军当连长。所以,论起点,何应钦要比他两人高很多。

内容图片

只可惜,何应钦的首次巅峰没有多长时间,王文华在上海被人刺杀后,贵州军阀大洗牌,没了靠山的何应钦很快就被人赶了出来,只好灰溜溜的跑去云南找顾品珍。

后来,王柏龄把他请到讲武堂担任教官。

何应钦在云南的日子也不太安稳,在讲武堂工作期间,他遇到了刘显世派来的杀手,身受重伤,差点就救不回来。

经过此事,他意识到云南不安全,便回了上海,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慢慢疗伤。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何应钦近几年来最清闲的时候,当然,也可说是他的低谷期。

同大多数人一样,何应钦也会迷茫,可不一样的是,他的低谷期仅仅持续了一段时间,很快广州那边就有人向他发来了邀请。

何应钦被邀请去广州的军校当教官,虽然不太满意,但眼下这就是他最好的去处。于是,他带着行李赶往了广州。

军校名为黄埔军校,是培育众多将领的摇篮,何应钦在此也学会了很多技能,为他之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内容图片

刚来军校他就发现王柏龄也在此,凭借早年的交情,王柏龄把他介绍给了蒋介石。

之后,何应钦在学校当总教官,工作期间,他勤奋刻苦,认真踏实,更重要的是还能吃苦。蒋介石见他是个苗子,也格外看好他,什么事儿都愿意与他说上几句。

1924年,军校教导团一分为二,由何应钦担任一团负责人。团里的军官一般都是学校教官接手,有的对军官要求较低,便会从学生里挑人。

所以,按照等级,何应钦就是军校元老,是蒋介石军校创办初期的股东。

随后的战争中,他更是不费吹灰之力,赢得了蒋的青睐获得了蒋的重视,一路担任团长、师长、军长……

战争的胜利让何应钦在军校的地位逐渐上升,之后还荣登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首,后来的授勋仪式上,何应钦更是成为中央军唯一登台的人,可见,蒋介石多么看重此人。

只可惜,此时的何应钦并没有完全顺服蒋介石。

内容图片

表面称兄道弟,背地里捅刀子

早在1925年,国民党首次东征,何应钦带领的军队在半路被陈炯明突袭。

陈炯明所率部队近2万人,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何应钦都无法与其匹敌,但是,就在军队快被包围时,何应钦亲自上阵,最后用3000多人击退了陈炯明的2万人马。

这一仗打得是惊心动魄,畅快淋漓,何应钦也因此名声大噪。从这以后,蒋介石待他如自己的亲兄弟,信赖有加。

可是,何应钦对两人的关系并不看好,因为他知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唯有利益至上。所以,两人因利益变成了对立关系

汪精卫联合他人倒蒋时,何应钦正与蒋介石交好,两人无话不说,亲密无间。

这么好的关系,按正常情况来说,他应该主动出来替蒋说话,但结果让蒋介石目瞪口呆。

何应钦不仅没有站到他这一边,还跑到汪精卫那,跟他们合伙对付蒋介石,这让蒋介石十分失望。

还有一次是西安事变。在商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国民党内部传来两种声音,宋美龄为首的一派提倡和平解决,而何应钦为首的一派说要用武力解决。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妻子,于私,她肯定是想让丈夫毫发无损的安全回来。

但何应钦想不到那些,他提倡武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张、杨二人之手干掉老蒋,老蒋一死,他就能坐上国民党最高领袖的位子。

内容图片

不过,这仅仅是内部讨论,西安事变在当时最大的矛盾是外部侵略,因此,最后还是以和平结束。

通过这两件事,蒋介石也彻底看透了何应钦,他不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后的各项事宜都对何应钦有所保存,更加小心处理。

例如李宗仁伙同他人逼蒋介石下台时,何应钦自以为他不会再有翻身的可能,便跟着李宗仁一起起哄。

不得不说,何应钦经常自作聪明,这也让蒋介石越来越寒心。回想曾经的美好,他是做梦都想不到何应钦会为了利益置他生死于不顾,甚至提出用武力。

后来,陈诚接手了何应钦的位置,对于何应钦,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暂时调他去了陆军总司令一职。

1944年,陈诚地位稳固,蒋介石见时机成熟,主动向何应钦提出让位,考虑到何应钦还有剩余价值,他这个时候也没有撕破脸,一直到日本投降,何应钦都在担任指挥官。

可笑的是,事已至此,何应钦还觉得自己稳操胜券,丝毫不用担心。可他不知道,蒋介石早已站在他背后死死地盯着他的后脑勺。

内容图片

亲日—与日签订辱国条约

除了两面三刀、不守信,何应钦身上还带着一个污点,那就是“亲日”。

如前文所述,何应钦在日本留学多年,自然也结识了很多日本官员。最能体现他亲日行为的就是何梅协定与西安事变。

何梅协定是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签订的辱国条约,条约中写道:日本清除华北地区的中央势力,进而吞食整个华北。

日本提出的这几点,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何应钦对此也心知肚明。

然而,日本人再三催促,何应钦无奈只能先写个条子,注明:酒井参谋长所提事项,均承诺并遂行,而同一时期国民党内部负责与日本外交的是汪精卫。

蒋介石把自己甩得干净,他只管与红军争斗,至于挨骂的事儿就交给汪精卫,什么都不用插手。

但汪精卫持妥协意见,在他看来,跟日本硬干不可能赢,与其伤及无辜,浪费物资,还不如早早的举手投降。

就这样,国民党两大人物都因各自的目的,提出了妥协的政策。

因此,何应钦卖国求荣的一系列举动,其背后都是蒋汪两人的真实想法,他只不过是个经手者和执行者罢了。

至此,何应钦与国民党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同密不透风的城墙出现了漏洞,摇摇欲坠,经不起一点折腾。

结果也不出意外,何蒋之后的操作让解放战争以共产党的胜利告终,新中国步入正轨,而蒋何二人如过街老鼠。

内容图片

罪大恶极,投诚我军被拒绝

替蒋介石卖命干活这么多年,何应钦早已变得心狠手辣,利欲熏心。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不惜伤害国家百姓。他与蒋介石一样,均视共产党人为心腹大患,从反革命政变开始,他就甘愿当蒋介石的枪,被他屠杀的百姓、革命党人不计其数。

1927年,拿到北伐部队实权的他开始逮捕党员,尤其是对红军进行围剿时,他大力支持,想方设法多杀一个共产党员。

何应钦早年替蒋介石卖命,如果说这就是他杀害革命党人的理由,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除了屠杀革命党人,他还纵容混混痞子摧残平民百姓,烧杀抢掠,横行霸道,这一件又一件的恶行让他彻底没了退路。

抗日期间,何应钦前脚与我军达成共识,后脚就违反约定,在安徽一带开火,导致我军猝不及防,损伤惨重。

此事性质恶劣,中央立马对蒋介石发起抗议,要求严惩违反者。可蒋介石不但没有降罪于何应钦,还保护他,把他调去西南当陆军总司令。

在蒋介石的庇护下,何应钦目中无人,愈发猖狂,陈诚、白崇禧等人看不下去,联手把他挤了下去。

一向护着他的蒋介石知道是他猖狂至此,便视若无睹,任由他自食其果。

内容图片

1948年,解放战争以共产党的压倒性胜利结束。树倒猢狲散,很多国民党高层在国民党彻底倒台前,纷纷向我们投诚示好,何应钦也不例外。

然而,其他人得到组织的允许后,何应钦这边迟迟没有消息。

后来才知道,他的小心思用错了地方,毛主席在收到他要投靠的消息后,当即就表示拒绝,而且不把他当俘虏,而是战犯。

毛主席道:何应钦罪孽深重,不可原谅,他的手上沾满了同胞的血,我们怎能替同胞选择原谅。

被组织拒绝的何应钦走投无路,只好继续跟着蒋介石,之后灰溜溜的逃到了台湾。

来到台湾的何应钦担任战略顾问一职,走到今天这步,他也算是看明白了,为了晚年的幸福生活,他只能讨好蒋介石。

后来,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何应钦在蒋介石的照应下逍遥快活,直到1987年10月病逝,享年97岁。

内容图片

结语:

何应钦落得这个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为一己私欲杀害同胞,残害革命党人,种种罪行都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晚年还能善终,可以说命运对他还是手软了。一步错步步错,何应钦终究是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