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小蓟饮子、槐花散(肠风与脏毒的辨析)

 小胡TCM学习吧 2023-05-28 发布于天津


微信公众号:小胡TCM学习吧

每天10分钟,坚持带来大改变!

公众号推送内容主要围绕中医考研展开,附加一些临床拓展与笔者所见所闻,供大家各取所需。

思维导图的说明:

思维导图参考自中医学10版教材,对于其他版本会做部分参考,现在考研的主要参考教材也为中医学10版教材。

往期回顾:
方剂学:
13.理血剂
方剂学——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天花粉总结)
12.理气剂
方剂学——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三方区别)
11.固涩剂
方剂学——固冲汤、固经丸
10.开窍剂
方剂学——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
9.安神剂
方剂学——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8.补益剂
方剂学——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一.思维框架

二.小蓟饮子

【功效】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方解】

三.槐花散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

【方解】

四.要点解析

1.【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注:组方内包含生地、当归,需要特别注意。

2.【槐花散】

①荆芥穗:疏风止血

3.【肠风脏毒的区别】

①《严氏济生方》

“夫肠风脏毒下血者,皆由饱食过度,房室劳损,坐卧当风,恣餐生冷,或啖炙爆,或饮酒过度,或营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因热乘之,使血性流散,积热壅遏,血渗肠间,故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如血线者虫蛀也。又有阳气不升,血随气降,而下血者,下虚也。下血之脉,脉多洪大而芤。盖弦者,劳也,芤者,下血也。治疗之法,风则散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治法合宜,无不效者矣。

②【肠风】

肠风的主要症状是先有血,再有大便,鲜红的血,大便不畅,且腹痛。病程短,突然发病,多由外感所致。

(1)症状特征:

“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

“挟热下血暴发者,则血色清鲜,腹中有痛”

(2)病机:

“丹溪云:肠风独在胃、大肠出。”

(3)病程:

“故暴病则为肠风,盖肠风者,邪从外入,随感而随见是也;”

(4)治疗

丹溪云:肠风独在胃、大肠出。若兼风者,苍术、秦艽、香附之类。便血久远伤血致虚,并麻风、癣疮见于面者,椿皮丸。又方肠风下血,香附一两、枳壳七钱、芎、归各五钱、槐角、甘草各二钱,姜、枣煎服。

椿皮丸——治肠风致虚。

龟板(二两,酥炙)、升麻(五钱)、香附(五钱)、

白芍药(两半)、 侧柏叶(一两)、 椿根白皮(七钱半)

末之,粥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调汤送下。

③【脏毒】

脏毒的主要症状是先大便,然后是血、深紫色血和钝性腹痛。病程长,缓慢发病,多由寒食邪气日久积累所致。

(1)症状特征:

“浊而色黯者脏毒也”

“若挟寒而下血兼积久者,则血色凝浊而色黯,腹内微痛”

(2)病机:

“寒食积毒于肠,日久始发,曰脏毒。”

(3)病程:

“积久始发,浊者为脏毒,盖脏毒者,久积其毒而始发是也。”

(4)治疗

寒食积毒于肠,日久始发,曰脏毒。积热者,三黄丸。协湿,地榆丸。协寒,败毒散。次以芎归汤随其寒热而调之。热加茯苓、槐花;寒加木香、茯苓。(方见头痛。)收功,四物汤加参、芪、槐角。

三黄丸——治积热便血。

苍术(一两半)、陈皮(一两半)、黄连(七钱半)、连翘(半两)

末之,生地捣烂糊丸,桐子大,白汤下。

地榆丸——治脏毒挟湿者。

白术(半两)、黄柏(炒,二钱)、生地黄(二钱)、

白芍药(二钱)、地榆(二钱)、黄芩(炒,二钱)、

香附(二钱)

共末,蒸饼为丸。

败毒散——治协寒便血。

羌活(一钱,去芦)、独活(一钱,去芦)、柴胡(一钱,去毛)、

前胡(一钱,去芦)、枳壳(炒,八分)、茯苓(八分,去皮)、

川芎(七分)、甘草(五分,炙)、桔梗(八分,去芦)

姜三片,水二钟,煎一钟服。 

END

NEW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我是小胡,未来的我们,无论走向何方,终会感谢现在这段称之为努力的时光。
文章内容来自文献古籍与中医学教材,涉及图文部分源自中医学10版教材及网图,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基础备考知识。
思维导图制作不易,感谢大家点赞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蓝色文字,进入对应合集)
中药学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剂思维导图回顾
中诊学
中医“寒”的汇总小结
中基学
中医藏象——心包络
中内学
中内肝胆病——积聚、鼓胀
针灸学
针灸学——特定穴(上)
考研复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导师介绍·上篇(专硕)



知识星球:雷哥故事


中医交流合作平台

给小编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