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种蒜

 东营微文化_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大面积种蒜是产业,菜园种蒜是园艺。种上几畦蒜,幼时吃蒜苗,长成食蒜薹,收获食蒜瓣。吃不完的鲜蒜头可腌成咸的,也可晾干存放,随时捣成蒜泥享用。爱吃腊八蒜的,可以借助冰箱,四季用醋泡着吃。吃蒜好处多多,我想起儿时学种蒜的事儿了,还听过种蒜的故事呢。
初中毕业,开始学活,队长安排我和安心到生产队菜园学种蒜。菜园里就两个老头,都是爷爷辈的,整天就是干活休息,休息干活。话都懒得说,死气沉沉的。一下来了两个小伙子,菜园里有了生气。俩老头也有了话说,一个喊小淘气去拿铁耙,一个叫老踢蹬去拿䦆头。开始以为叫我们,仔细听,是两个老人之间的戏称。我们就跟着笑,老头也乐呵呵地笑。踢蹬爷爷发话,队长让你们学种蒜,应该早一天来,一项很重要的活我和小淘气已干完,叫他和你们说说干的啥。淘气爷爷两眼笑的眯瞪,话讲的却认真。说为了教我们学活,他两个恢复和我们这么大年纪时的称呼,不准对外传,特别不让他孙子们知道。我们答应,他就教。我们当然点头满足要求,淘气爷爷就上了第一课:不上蒜
前两天他们主要是铺底肥,把晒干的大粪扬到地里,把蒜地重翻一遍,用铁耙耧平。是种蒜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最累人的活。种蒜底肥要施足,以后不再追肥。据说,大蒜追肥不但不能促进大蒜生长,反而会使蒜招灾,白白地浪费了肥料,还影响了蒜的质量。只要上足底肥,大蒜就长势喜人,辣味十足。查现在的种蒜资料,既要用叶面肥,也要在蒜头开个时追加磷肥,促使蒜头长大。这和传统种植已有了明显的区别。
那时施肥叫上粪,给蒜施肥叫上蒜。“不上算”就是由“不上蒜”演化来的,提醒人们做事像种蒜一样,用之当用。底肥不施,不上蒜,会吃亏。事后追肥,更“不上算”,吃大亏。
准备工作说过,开始种蒜。线绳两端拴上木橛子,将一端木橛在地的一头插牢,紧着另一端将绳拉直,把橛子插在地的另一头。爷爷沿着绳子用䦆头开沟,我们把蒜瓣芽朝上根朝下按在沟底,小土覆盖。间隔二十公分一沟,每四沟一畦,扶上脊子,用铁耙搪平畦子。
老人先给我们示范,等我们上了手,嘴也有了空。淘气爷爷先问,中午是不是都吃饼。我们很诧异,没说中午管饭啊。踢蹬爷爷则笑嘻嘻地说,让他们回家吃饼吧,让他娘赶饼,不吃饼下午不让来了。把我们说的云里雾里,为什么非要吃饼才能来种蒜。淘气爷爷说老踢蹬想吃饼,孩子们还不想吃饼呢。又看看我们的反应,我们的心里话,更想吃水饺。踢蹬爷爷说,水饺好吃,可与种蒜无关,说了也是白说,没人做。吃饼还与种蒜有关,这要问个明白。踢蹬爷爷就讲了他和淘气爷爷打短工的故事。
家里收完秋,种麦子还早,两个人就商量着出去打两天短工,挣点零花。一财主家种蒜,已雇好了开沟的劳力。本想雇两个年纪大的按蒜瓣,看他俩工钱不高,比雇年纪大的便宜,就雇了。
小孩子初次打工,干得很是卖力。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去财主家吃饭。走进饭屋,小伙子瞅见桌子上的葱油饼,感到肚里真是饿了。一起干活,虽轻重有别,工钱已找平,吃饭肯定一个样。少东家见他们回来,热情地把两个开沟的成人让进里间,葱油饼、咸蒜、酱瓜,加两盘炒菜也端进了里间。外间只有窝头和白萝卜咸菜瓜,切都懒得切。两人站在外间,嘴上不说,心里早犯了嘀咕,看来是一样的客人,两样的待承了。也不多说,一人拿个窝头,掐块咸菜瓜子啃,先填饱肚子再说。
下午上坡的路上,两个人就嘁嘁喳喳商量事。到了地里干活也没了上午的劲头,但蒜种都按在了地里,看起来没什么两样。晚上吃饭还是如此,俩人也不多说,窝头吃得也很香,并且吃得比中午还多,干粮篮子里的吃完还不够,又要了些上来,一块不剩,吃饱喝足就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老财主提着半篮子半截拉块的窝头,来到踢蹬家。踢蹬爸妈很是惊奇,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老财主大清早来送吃的,这是多大的脸呢。财主把话说完,老俩才明白,孩子在财主家犯踢蹬了。
财主家长工起来做饭,风箱拉不动,推不动。打开一看,里面填满了掰得七零八落的窝头。小财主一看,想起昨天晚上吃饭时,踢蹬就坐在风箱前边。说自己就知道两个半大孩子再能吃,也吃不了那么多。老财主说你还是年轻,于是提上风箱里的窝头来到踢蹬家。踢蹬父母自然训诫孩子,不能踢蹬粮食。财主也说你能吃多少,咱也不心疼,祸害了就心疼。踢蹬说俺想吃完,你家就没有窝头了,总该尝尝葱油饼了,谁知你家太富,窝头吃不完。
踢蹬父母明白了孩子的意思,就打圆场,想吃饼给你财主爷要,怎么能拿窝头出气呢。老财主说都怪自己不在家,让孩子受屈。踢蹬爸爸说:“孩子不知道好歹,你也别生气。今天我领他去给你干活,回自家吃饭,你看行吧?”财主说干活归干活,工钱归工钱,饭还得管,必须让孩子吃上油饼。今天就去把河东涯的高粱收了吧,葱花油饼管饱。
听着故事,干着活,不觉天已中午。故事听完,虽与吃饼有关,但觉与种蒜没多少关联。踢蹬爷爷看出来了,说先回家吃饭,下午听小淘气讲。
中午回家还真是吃了顿饼,安心家也是吃的饼,两家好像商量过一样。我们也不多问,淘气爷爷会给我们答案的。
下午早早来到菜园,淘气爷爷还没来。踢蹬爷爷自己在园里做着吃,吃的也是小油饼。见我们来了,问吃油饼了没有,当然吃了。他说那好,下午接着干。
我们两个拿上线绳,扛上撅头、铁耙,送到地头。又去抬来蒜种,两个小筐装好蒜种。一切准备完毕,淘气爷爷倒背着手,弓着腰,一抢一抢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开始了下午的劳动,淘气爷爷也开始讲他的故事。
财主家种的蒜,十来天功夫就有蒜芽出来了。半个月后,上午种的蒜苗齐了,下午种的蒜一棵苗也看不到。这天小财主在街上碰到了淘气爷爷,就问怎么下午种的蒜还没出苗。淘气爷爷笑笑,说去找吃饼的,吃窝头的还能管了出不出苗。小财主想,也对,肯定是他们吃了饼,有了力气,把蒜沟挖深了。于是去找开沟的,开沟的问道,你去蒜地看过了。小财主说看过了,一棵苗也没有。又问道挖开蒜沟看到蒜种埋深了吗?那倒没有。两人来到蒜地,挖开蒜沟,找到蒜种,全部是根向上,芽朝下,再过半个月也长不出来。小财主气得脸铁青,开沟的伙计说找他爹去。
俩人来到淘气爷爷家,淘气爹正在忙着收拾耩地的耧,准备去种麦子。两人把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淘气爹寻思了一会,说:“什么样的待遇,担什么样的责任。你吃饼的不负责把关,叫吃窝头的把关,说得过去吗?”开沟的伙计说各人干各人的,谁管谁呀。淘气爹说:“那你来我家干啥?孩子小,是淘气。你油饼吃着,叫孩子眼馋,作出不好的事来。给我带坏了孩子,我还没找你算账哩。”开沟的伙计辩解:“是少东家叫我到里间吃饭,又不是在俺家,我没让他进去吃。”“少东家不懂事,大人也跟着不懂事?”小财主听到骂自己不懂事,气更大了。说你儿子是花钱雇的,没好好干活,把钱退回来。淘气爹说:“小财主你听好了,你是花了工钱,我儿子也是花了功夫。在别家干活,工钱不比你家少,还吃香的喝辣的。上午种的好好的,下午是淘气了,没干好,难道不是你自找的吗?回家给你爹说,毁了我孩子的名声,我跟你家没完。”
两个人灰溜溜地走了,淘气回到家也叫老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老踢蹬和小淘气的名号就在村里传开了。
故事讲完了,蒜也种好了。淘气爷爷说,发了财可别舍不得给人吃,要不踢蹬会跟着你。踢蹬爷爷说,小淘气也够你受的。最终告诫:“家里做好饭,坡里不用看。一定待承好那些跟你干活的。”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当代的管理者还真该引以为戒。

作者简介:刘洪生,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退休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