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恰同学少年,风云际会新天地,坚定主义定方向;毛泽东:专注国内

 kumusi 2023-05-29 发布于安徽

纪念16:202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寻找出路”,改造中国,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留法同学的毛泽东,在恰同学少年,青春结伴的激奋中,在北京这个风云际会的新天地,不仅见识了这座色彩斑斓的大城市,更让他在“混乱”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解题方式”,专注国内,研究中国国情,其“公式”就是用马克思主义。

文章图片1

出法留学生乘坐的法国邮轮

1920年3月毛泽东在写给周世钊的长信说:

“我想暂时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纲要。我觉得暂时在国内研究,有下列几种好处:一是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可于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二是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三是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微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功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现在做了。”

文章图片2

《毛泽东年谱》

文章图片3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毛泽东,五排右一周世钊

历史事实证明,毛泽东放弃出国,留在国内深入研究中国这个地盘的情形,使他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和把握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中共其他任何一位领导人。因此,只有他能够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方面作出最大的贡献。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因为毛泽东选择了中国,所以中国选择了毛泽东。

文章图片4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长沙周南女校合影。后排左四为毛泽东,二排左四周节钊

留在中国,又用什么方式来研究、或是用什么思想引导呢?由此,再有一问,毛泽东曾两次来北京,又在北大工作过,为什么他没有报考北大呢?关于这件事,在罗章龙的记忆里是这样的,毛泽东有自已的想法,“他根本不赞成进北京大学,(他觉得)北京大学好像旧式大学的气氛很多,不是自由研究的,自由研究是好一些,所以他就不去考北京大学。”

文章图片5

出国留学乘坐的轮船

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毛泽东,他很有主见,不追求潮流,即使那潮流是新式的、前沿的,如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说,“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毛泽东就是以逆向思维,以非凡见识,极为通透地分析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并在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多种主义中,开始朝向马克思主义。

文章图片6

陈望道翻译《马克思》

毛泽东终究是“湘江边上”的“奇男子”,用目光如炬的慧眼,打量世界,在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在寻找人生之路和救国之道上,他在深夜掩卷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后,用笃定,坚信了马克思主义。于是,在痛苦呻吟的中国土地上,青年毛泽东终找到了他的人生大路,随之大步而行,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造了至今还熠熠生辉的峥嵘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