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侦察兵的幽默:谢谢副官大人,多亏借3斤小米,吃饱了收拾你

 兵说 2023-05-29 发布于云南

19477月延安保卫战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一天傍晚,旅部侦察参谋刘振忠突然找班长郝贵生,安排了特殊任务:

敌人疯狂向绥德一带我们部队活动的地区进攻,上级为了确切地了解敌人的情况,决定叫你带上两个精干的侦察员,到清涧县东三岔口地区侦察敌人的兵力、装备和供给情况,并且抓个重要的'活舌头’,时间是三天,越快越好。”

郝贵生听了很高兴。这两个月来,一直没抓过俘虏,他两只手怪痒痒的了!在这样大的战役中,许多战友都立了功,自己却没遇到个好机会,盼了很久,今天总算盼到了!

接着,刘参谋打开地图,详细地告诉郝贵生怎样走,应该注意些什么,任务交待得一清二白。最后,刘参谋拍着郝贵生的肩膀说:“任务很艰巨呀!”郝贵生回答:“保证完成任务!”敬了礼,扭头就往班里跑。

         

郝贵生决定带上董子华和李根根执行这个任务。董子华的年纪只比郝贵生大一岁,个子却比郝贵生高了一头,身体壮实,有本事,上次抓俘虏时就是郝贵生的好帮手。李根根虽然当侦察员不久,但有胆量,身手灵敏,原先在团里是个出色的骑兵通信员。

3人都换了便衣,带上一支美式铁把冲锋枪,每个人在腰里掖上一把侦察员特备的小短刀,打扮得和敌人搜索队的装束没有什么两样。

出发时,已经半夜了,3人边走边搜索,走了20多里地,天朦朦亮到了刘家茆。村里没有人,打开地图一看,离三岔口还有十几里。由于这一带是黄土高原,地形容易改变,3人担心走错了,而且不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所以决定不再往前走,白天就隐蔽在村子里先观察一下地形,休息后计划夜间再行动。

当晚,天黑后3人又动身了,在夜里12点多钟才接近三岔口,离一里多远,就看见那里一片烟火,许多匪兵忙来忙去,看样子才来不久,人数大约有一个营左右。本来3人可以进村活动,但考虑到进去也得不到更多的情报,所以决定绕过去,在清涧县和三岔口之间的刘家弯附近侦察敌情。

顺着小山沟搜索前进,走了十二三里路,天将亮了,他们发现一个窑洞,在这里碰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汉,他说路上每天总有三三两两的敌人路过,不知道干啥。

大家听了高兴极了,决定在这里待机而行。人少就抓,人数多就观察他们的企图。

等了一个昼夜,却连一个敌人的影子也没看到。3人肚子饿得直叫唤,干粮早吃光了,从头一天下午到现在就没吃点东西,于是只好到老乡种过的地里,拾一些刨剩的小块洋生姜来烧着吃。

夜里,大家一边烧洋生姜吃,一边谈论第二天怎样抓俘虏,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天清早,3人还是隐蔽在路旁的篙草里,继续等待。上午11点钟,由清涧县方向忽然来了十几个敌人的通信兵。

“下手吧?班长!”董子华急忙问。

郝贵生也等急了,恨不得马上去抓一个俘虏,转念一想,这些都是些小喽啰,抓住一个也得不到很重要的情报,于是忍着手痒没下手,把这帮人放过去了。

看样子,在这里死等下去,把握不大,郝贵生建议往清涧城郊或城里去,说:“要想抓到老虎,就得进深山。”两名战士都表示同意,于是3人又出发了。

这时,大家肚子饿得厉害,可是都急于完成任务,忍着饥饿一口气走了4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在黄昏时分赶到了离清涧县3里多的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不大,敌人却不少。山沟上的九层窑洞住满了匪军,村边黑压压的匪兵成群结队来回走。很可能里边住的是敌人的后勤机关,3人决定进去侦察。

接近村口了,郝贵生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只要稍微露出半点惊慌,就可能砸锅。

大家大模大样地向村口走去。突然,村口出现两个敌人的哨兵,气汹汹地把他们拦住了。

“你们是哪部分的?”

“我们是2083部队搜索队的。”

“来干什么?”

“从绥德县闫家满来,准备和你们长官联络一下情况,然后到延长县2074部队去。”

两个家伙在郝贵生身上打量了一番,问:“有什么证明!”

郝贵生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在蟠龙镇战斗时缴获的敌29军便衣队的符号交给他。哨兵仔细看完后,仍然瞅着郝贵生,好像还要索取什么。

郝贵生跨上一步,放大了嗓门:“别的岗哨可没这样啰嗦,干吗这样认真,难道长官给你们发'双薪’不是?”

说完,郝贵生提了提冲锋枪,用眼睛死盯着哨兵。

哨兵没再吭气,摆一下头,让3人通过了。

刚进村子,他们碰上许多拿着空布袋的匪兵在街上走。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到东边去领粮。这印证了3人之前的判断,这里的确是敌人的一个供给部。

郝贵生不愿放过这个重要信息,急忙向旁边的一个匪兵打招呼,说自己也是领粮的,就跟着他一起走。走了几步,到了东头一排窑洞下。抬头一看,窑洞前的空场上挤满了人,都忙着领粮。其中一个高个子军官,瘦黄的脸上长着两只猫眼,一看就是个大烟鬼。他正在对着下面的几个匪兵指手划脚:“你们七连才领了500斤,还来这里干什么!粮食这么少,你们还想多要,别的连队还吃不吃了?”

下面站的匪兵苦着脸说:“张副官,我们连长说,请再添一点。”

那副官没答话,忙着发粮。

郝贵生知道,如果自己呆呆地站着,会引起敌人的猜疑,应该在他们注意之前主动和他们打交道。于是,郝贵生在原地走了几步,待那副官气平了一些,两步跨了上去,冲他立正:“报告副官,我是2083部队搜索队上士排副,我们一天没吃饭了,求你暂时借给几斤小米……”

这家伙觉得奇怪,问:“你们哪来的,干什么的?”

郝贵生将老一套的对话给副官背了一遍,副官用一双猫眼瞅着。

“长官,粮食虽缺,可我们只借一顿饭的口粮,吃过饭我们立即就走哩。”郝贵生不等他开口,又补上这一句。

这家伙和旁边的匪兵嘀咕了两句,最后叫匪兵给郝贵生3斤小米。

这下总算有收获,粮食和情报都搞到了手,真是一举两得,不过这算不了什么,不把这家伙架走,就不算完成任务!

郝贵生提醒大家不要大意,抓紧时间做饭吃,然后趁敌人这股乱劲,搞他一下,好坏就这一个机会了。

3人在离副官住处十多米的一个小窑洞里,找到了一个破锅。由李根根烧饭,郝贵生和董子华到副官住的窑洞周围打听消息,监视副官的行动,待机行动。

窑洞前的空地上,敌人还在继续领粮食,不时听到那副官在那里咋呼,郝贵生和董子华在远处蹲着,准备在匪兵领完粮以后,就接近副官的窑洞口。

等了许久,领粮工作还没结束。3人担心他们会领一个晚上,要是拖到明天就不好下手了。幸好,粮食终于发完了。副官回到窑洞,外面剩几个匪兵清理剩余的东西。郝贵生和董子华准备往前走几步,可是一想,特意呆在副官洞门口,实在太显眼,2人踌躇了一会,到附近借了个瓦盆,弄了点温水,端到离洞口只有六七步远的地方坐下。郝贵生洗脚,董子华修鞋子,两人一面料理自己,一边侧耳静听屋里的动静。

门外的匪兵一来忙于干活,二来真把3人当作“自己人”,没有多加过问。

过了一会,屋里的电话铃子响了,副官从里屋出来接电话。

“哪里?!……什么?准备三天粮食?上哪儿……”只见这家伙猛地

放下电话,自言自语地说:“现在部队还不够吃,哪来的三天粮食带走呢?”

郝贵生对董子华笑了笑,使了一个眼色:“该你洗啦!”说完,两人换了座,仍然静听。

天渐渐黑了。窑洞前的空地上已没人干活了,但附近仍有三三两两的匪兵来回走着。

大约过了10分钟,电话铃又响了,还是这家伙接电话。

“……啊?……到团部去一趟?”

“真见鬼,天都黑了,要让敌匪吃了怎么办?”

郝贵生一边听,一边侧身往里看,心想这家伙怪警惕呢,不知道他去不去?这时,听到副官对勤务兵说话:“我到清涧去一趟,有要紧事,晚上4点钟左右应该能返回,有事等我回来再说。”

这情况来得真巧!郝贵生暗暗高兴。本来,3人计划在此地把他弄走,现在敌人居然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那就不客气了!

3人吃过饭,才9点多钟,大家喝了点水,歇了一会儿,11点多钟才出发。

在通往清涧去的公路上,3人轻快地走着,一路上想起副官给的好处,都感到满意。李根根说:“谢谢副官大人,多亏你借给我们3斤小米,让我们吃饱了来收拾你。”他这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越走越有劲了。

走了2里多路,到达一个有小岔沟的地方。这地方挺好,抓住了敌人后,只要向北往小岔沟一走,就可以接近友邻部队四旅的地区,保险敌人发觉了也撵不上,于是3人就在这一处停下了。

夜里没有月亮,四外又黑又静,看不太清远处的东西。大家选了一个有草木的地方坐下,留意着来自清涧方面的动静。

等着等着,好不容易等到4点多钟,还没见那副官回来。天边已露出鱼肚白的颜色了,仍然没动静。3个人心里多少有点着急,离部队快3天了,今天搞不到“活舌头”,就会影响部队的行动。何况让这家伙溜掉,该多遗憾!

正考虑是否再等下去,李根根突然捅了郝贵生一下,“你看!”郝贵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影影绰绰,有黑影在摇晃。

定神一看,原来是两个人,其中一个还背着枪。

“不错,就是那家伙”,大家异口同声,断定这就是那个副官。

郝贵生立即挎上冲锋枪,紧了紧裤腰带,带着2名侦察员开始行动。

郝贵生在前头,董子华紧,李根根在最后头,三人成一直线行走。大家的心绷得紧紧的,但表面上装得很镇定。走了十多步,郝贵生把步子放缓,正好赶到预定的小岔沟口和敌人相遇。

郝贵生对那副官特别注意,生怕他看穿。出乎意料的是,副官没有什么戒备,或许他还认得3人是昨晚向他借粮的?

但走在他后头的那个匪兵,却提了提挎在肩上的步枪,睁大眼睛盯住3人。郝贵生喊了一声“上”!3人扑了上去,按事先商量好的办法对付2人

郝贵生一手揪住副官的左臂,右手端枪对准他的心口吓唬他,这家伙好像不怕死,左手想掏枪,但左手早就被郝贵生抓住,郝贵生把他扭到了背后。李根根则按住了他的右手,拔掉了他的手枪,拽住他的衣领子。董子华则一个箭步朝另一个匪兵扑过去,右手夺掉他右肩上的

步枪,顺势扭住他的右手,左手用劲勒住他的脖子往后拖。

这两个家伙虽然被3人勒得透不过气来,但仍然死命挣扎,两条腿乱踢,直到被3人捆住了,才服服帖帖地被带到岔沟里。

3人押着两个“活舌头”向四旅旅部前进时,太阳已经从背后探出了头,四周没有任何动静,依然寂静无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