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类风湿,用我的方子,一周见效,这些话,西医可不会跟你说

 欣欣向荣1 2023-05-29 发布于湖南

很多人出现类风湿症状的人多以老年人为主,大都在40岁到60岁之间,年轻时没什么情况,年纪大了,这些症状则慢慢显现出来了。

手指关节常常疼痛、肿胀,使不上力,早晨起来有晨僵,持续时间逐年加长,与此同时,身体其他部位也伴有疼痛、酸沉的感觉,身体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走路时间一长就开始疼痛,严重点的手指已经开始变形了。

得了类风湿,用我的方子,一周见效,这些话,西医可不会跟你说

中医诊脉,舌苔白腻,有寒有热,脉象沉细,人容易乏困没精神,食欲差,脸色不好等,这些都是类风湿患者常有的表现。

为什么我说有些话西医可不会跟你说,尤其是这种慢性病。

西医针对这类诱因复杂的慢性骨科疾病,多是一些抗生素镇痛剂之类的,副作用比较大,还很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加重。

就像早期类风湿症状,基本也查不出来,西医也不会干预,等你疼的不行了,严重了,再给你开点止疼药,一直吃,副作用大还停不了。

得了类风湿,用我的方子,一周见效,这些话,西医可不会跟你说

中医则不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特色所在,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和病位等方面,分证论治,综合考虑,可收获最优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病之根本。

许多来找我的类风湿患者第一诉求就是能不能用中药调理,把西药慢慢给停了。都知道西药副作用大,不想一直依赖药物控制病情,所以来找中医。况且中药也便宜,还能调理好身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愿意通过中医治疗类风湿的原因了。

类风湿在中医属于“痹症”范畴,也被称为“历节风”“顽痹”“尪痹”等。《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机体,可引起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

这个时候,中医治病就考虑两方面。

第一:气虚

气虚的外在表现为消瘦、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浑身没劲儿,脸色差等状态,导致体内正气不足,治疗类风湿,首先就是要补气。

第二:风寒湿侵袭

体内正气不足,风寒湿侵袭无法抵抗,渗入人体筋骨缝里,关节就肿胀、疼痛、僵硬、畸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类风湿患者触碰冷水或吹冷风后,疼痛加剧,遇暖则有起色的原因了,人体卫外能力不足,容易感受到风寒湿邪。

有这种情况的类风湿患者,基本上中医配伍都是以扶正补气、驱散外邪为基础。

分享一个医案,你就明白了。

患者56岁,女性,确诊类风湿一年,早晨双手指关节僵硬不能活动,双手小指关节肿胀疼痛,同时右侧肩膀也同样酸沉,只能用左手捶打缓解,右胳膊和脖子活动受限。

已经服用来氟米特一年多,白细胞偏低,停药后症状加重,决定使用中药治疗。

诊脉后发现患者脉象沉细、舌苔白、中部发腻,形体偏瘦,脸上血色差,看上去很苍白。判断为咱们说的气虚,风寒湿邪入体,配伍如下:

黄芪、桂枝、羌活、独活、当归、海桐皮、白术、姜黄、威灵仙、白芍、地龙、土元、甘草,薏苡仁,上十四味,水煎服,每日早晚分服。

还配有一张外洗的方子,内外共调,以内服为主,外用为辅,患者服用7剂后,疼痛有明显缓解,后继续服用一月有余,去医院做检查,类风湿因子转阴。

这个方子里面黄芪、白术大补脾肺之气,白术健脾燥湿益气,两者巩固正气。当归和白芍养血活血,薏苡仁健脾消肿,手指肿胀得以缓解。

而桂枝、羌活、独活、海桐皮、姜黄、威灵仙则温经通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也是中医治疗类风湿的常用药,加之地龙通经活络、土元活血祛瘀,这样筋骨里的风寒湿邪,就可以从骨头缝里逼出来。

如此思路,关节当然不疼不肿还不复发了。

得了类风湿,用我的方子,一周见效,这些话,西医可不会跟你说

后来我跟这个患者这样说:“你要是刚开始有症状就找我来治,比现在好的更快,你看看把你给疼的。”

患者回我:“只有身体受罪了,才真正体会到您说的早治疗的重要性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些,如果您也有风湿骨病类的相关症状,可以点我留言,我将为您详细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