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分析与制图制表

 测绘技能研究中 2023-05-30 发布于江苏

前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要具体的内容以及不同的规划目的和要求进行分析。

但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不论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镇级、甚至村庄规划。如果需要项目落地,不那就不得不考虑用地布局的问题,用地就得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非国家非重大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的,这种行为一般是明令禁止的。

那么在进行用地布局时,我们就需要搞清楚土地现状的情况,是耕地、是草地、是建设用地还是其他具有法律法规效力的其他用地,并且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制图制表。

一、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需要直观表达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对比近期数据,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找出变化较大用地类型,以此掌握土地的变化情况,比如耕地增加或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或减少,量化表达。

二、摸清项目区内主要用地的现状和分布情况,比如 建设用地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耕地的流入流出情况,流出的耕地主要流向哪些地类,流入的耕地又是哪些地类组成的,耕地的现状种植情况如何。还有现状林、园、草地的状况,现状沟渠、河流、坑塘、水库等陆地水域的情况,分别列表统计制作现状分布图件,统计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国土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并辅以调研踏勘。

三、对"三线"数据的分析,"三区三线"的划定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小编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三线"数据的划定为后期的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红线。

所以,明确用地红线范围以及数量,就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分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四、除了分析"三线"数据外,我们还要对其他的一些重要保护区域进行分析,这可能就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数据,比如:林业、水利等。那我们就需要对划定的"林地一张图"、"水源保护区"等等一些重要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我们规避一些法律或政策风险,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总结、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我们除了进行详实的数据分析外,还要对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文件等,全面把握实际情况,既要保证项目落地,又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空谈,做一个具有引导意义的实用性规划




图件由小凡使用arcgis制作,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