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宫格是“井田制”的时代烙印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5-30 发布于江苏

像河图与太极图、先天八卦共同描摹基于地球公转的太阳周年视运动一样,洛书与九宫格、后天八卦共同描摹基于地球自转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这两大系列的认识成果凝聚了远古先民的太阳情结、农耕文明和高超智慧。个人觉得九宫格还可以再一步提炼,因为它并不符合大道至简的崇高要求,如果把九宫格简化为田字格,就会产生像太极图那样的哲学魅力。这样的探讨并非必须,但不是毫无意义。

一、洛书及田字简介

洛书古称龟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神奇图像,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神龟与洛书图式

田字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田字有繁简不同的形体,象征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农田。在钟鼎文(金文)中进一步简化为“田”,之后字义时有延展但字形再无变化。

田字的演变

二、洛书对先秦农耕社会的影响

大禹依洛书治水大获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其法被收入《尚书》,名曰《洪范》。周文王受洛书启发排布后天八卦,确定大地方位和时空关系,后演化出九宫格和九宫飞星之法。

九宫后天八卦图

其实“井田”是洛书对农耕社会产生的现实影响。从大禹时代到西周末年,土地公有是一项基本国策,“井田制”是这一国策的实践形式。 “井田制”在西周时期达到鼎盛而完备的程度,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为方块,形状像“井”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因此,“井田”才是洛书的时代化身,是“九宫格”的社会具象。

井田图示

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井田制随之瓦解。是故,金文、汉隶中的“田”字也褪去井田制的烙印而简化为后世流行的形式。然而,田字并没有因此丢失固有灵魂。诚如说文解字原文所云:“田,陳也。樹穀曰田。象四囗。十,阡陌之制也。”意思是说,田就是方形地块的阵列,是种植五谷的地方,其象由四个“口”拼成,其中的“十”象征阡陌之制。

三、田字应该成为洛书的灵魂载体

事实上简化之后的田字完全具备“九宫格”的一切功能,并且能像太极图那样体现“大道至简”的精神。其“十”内芯能表示“五方”(四正与中央),“口”外廓能表示四隅和四至。洛书九数和后天八卦都能寄托于田字。

以田字为载体的九宫八卦图

而且田字的9个交点比九宫格的9个方块能更精准便捷地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耦合、互注情况,也能为九宫飞星与奇门遁甲带来方便。九宫飞星的理据是由九星的周天运行,田字的九个交点犹如九星周行的九个驿站。

四、田字与东西方文化符号相互映证

首先,田字中的“十”能与洛书数点“5”形成准确的对应关系,而数点“5”能全息表达“五行”观念。展开说,数点5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它既是一个“五行资源库”,也是一个“易学工具箱”。在易学体系中,自然界的五大类物质可以通过5变通循环,九宫飞星术正是利用5的五行全息性让其余八数入驻中宫的。五字中间的“古五”也是由数点5脱胎而来,四季、八卦之五行非5而不能循环。

数5与五字的内涵

其次,印佛文化之卍/卐符也可以从田字中找到踪迹和映像。

卍/卐符与田字之关联

在易学传承过程中,人们总喜欢把“仰观”和“俯察”的结果杂糅在一起,让人难明究竟。例如,飞星派认为九宫格是将天空用井字划成九等份,通过观察日、月和七大行星在其间的运行而辨别方向、季节,并以此作为九宫飞星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可以用《周髀算经》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洛书是对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写照,其根源是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日地相对运动,读者可参阅本人撰写的相关文章。

必须强调,太阳系之外的恒星除了作为观测日月和其他行星运动的参照,对地球没有引力影响,其他行星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影响也微乎其微,从潮汐效应可窥测量级。能对地球及生存在其上的生命体产生影响的唯有太阳,河图、洛书、太极、八卦都是对日地关系的写照。


冯友兰先生主张,讲哲学要两步走,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我们既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迷信”中解放出来,传播出去,又要对易学传承中陈陈相因、囫囵吞枣的学风加以改良,着力追寻传统文化的天文根源和地理意义,让远古农耕文明回归到它所产生的天文背景、地理环境和人文情怀。

本文是罗招全先生古代自然哲学系列研究文章之一,已经申请原创保护,转载时请说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