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连山、归藏的由来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5-30 发布于江苏

想了解周易的奥秘,首先要耐着性子“嚼蜡”。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沉浸式阅读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想拥有这样的品质,就锤炼一下!

一、《周易》的名称由来

关于“易”的含义,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易”是飞鸟形象,是伏羲“远取诸物”的结果;也有人说“易”是晰蜴的形象,是用晰蜴善变的体色代表宇宙的千变万化;更有人说“易”是由日月二字组成的,是阴阳二元论的哲学体现;还有人认为“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种意义,反映了穷究变化、执简驭繁、永恒不变的天运自然观。

按照东汉以来儒者的说法,《易》书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不同的体系,即所谓《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由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是殷商的易学,由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周易》是周朝的易学,由乾坤二卦开始,象征探究“天地之间,天人之际”的天人哲学。《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在传世的仅有《周易》。

《周易》这一名称,始见于《周礼》和《左传》。《周礼·春官·大卜》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又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这两部书均出于战国时期,在此之前的《论语》和《易传》,都称《周易》为《易》。由此可以推断,《易》被称为《周易》的年代应在春秋战国之际。

对《周易》中“周”字意义,也有不同的认识。东汉的郑玄以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今书名,义取周普。”贾公彦在《周易疏》中认为:“《连山》、《归藏》皆不言地号,以易名《易》,则'周’非地号,以周易以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匝于四时,故名易为周也。”这几家都认为《周易》的“周”字不是代名,而是取周流遍布之义。与之相反,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以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宋代朱熹的《周易本义》则明确指出:“周,代名;易,书名也。”这种说法逐渐被后人所接受,一般人都认为《周易》是周代的易书。

二、《周易》的演化历程

关于《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上有不少说法,有的依傍传说,有的出于推测。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定说”有二:一是《易传》关于伏羲始作八卦和《周易》兴于殷末的说法。《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又说:“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二是司马迁、班固关于文王重卦和作《周易》上下篇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说:“西伯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不但因袭了文王重卦之说,而且称文王作“上下篇(指《周易》上下经)”,并作出了《周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论断。于是伏羲作卦、文王重卦、孔子作传逐渐成为定说。

对文王重卦的说法,古今学者多有歧异。早在司马迁之前淮南王刘安所作《淮南子·要略》就有“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之说,即认为伏羲为重卦之人。可见“伏羲重卦”说是先于“文王重卦”说而存在的。在司马迁、班固之后,郑玄提出神农氏重卦,孙盛提出夏禹重卦,他们都相信三《易》之说。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并认为夏之《连山》、殷之《归藏》皆为重卦,因此重卦之人不能晚于三代。这是对“文王重卦”说的直接挑战(尽管这些说法本身还有待更多考古发现的验证)。

关于殷《易》存在的情况,在先秦典籍中也有记载。《礼记·礼运篇》记孔子之言:“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郑玄认为“得《坤乾》,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熊安生也说:“殷《易》以坤为首,故曰《坤乾》。”此外,筮法和筮人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洪范》载有殷之旧臣箕子为周武王陈说天道的故事,他所讲的“洪范九畴”之一就是筮占决疑之法。即“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贞,曰悔。”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也有夏、殷两代卜、筮兼用的记载:“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吕氏春秋·勿躬》则记有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咸占筮的故事,即所谓“巫咸作筮”。

数字卦的发现使夏《易》存在和夏人卜筮兼用的说法得到支持。1950年,河南安阳四磨盘出土的卜骨上写有“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两行“奇文”。如果按照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规则,将数字转换成阴阳爻画并自下而上排列,就可以得到“坤下乾上”和“坎下离上”两个六爻卦,那么这两行“奇文”就可以翻译成坤下乾上曰魁、坎下离上曰隗,也就是说魁、隗相当于《周易》的《否》和《未济》,说明“魁”“隗”是早于《周易》的卦名。有人认为这两组数字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连山》的存在,因为“魁隗”是神农的别名,而神农出生的地方叫烈山(发音与连山接近),说明《连山》由神农所创的说法并非妄传。

秦简《归藏》的出土,与《归藏》佚文相互映证,更为直接地证明了殷《易》存在和殷人卜筮兼用的说法。从现存的《归藏》佚文看,《归藏》卦名与《周易》大部分相同,即使不同者在字音、字义、字形上也相当接近,如《溽》和《需》、《马徒》和《随》、《蜀》和《蛊》、《规》和《夬》、《荔》》和《解》、《归藏》和《艮》、《毋亡》和《无妄》、《奂》和《涣》、《员》和《损》、《仆》和《剥》、《林祸》和《临》、《小毒畜》和《小畜》、《大毒畜》和《大畜》、《散家》和《家人》、《明》和《明夷》等。此外,《归藏》卦辞也有和《周易》相同者,如《鼎》卦中的“黄鼎有耳”、《归妹》卦中的“承筐”、《明夷》卦中的“垂其翼”等等。1993年湖南荆州楚都纪南城东南王家台秦墓出土的秦简使人们看到了《归藏》(或者是其择抄)的真实面目,发掘出的494支《归藏》竹简,共计四千多字,载有七十个重卦,分属两种不同的《归藏》传本,其体例首先是卦画,其后是卦名,卦名之后用“曰”字连接着卦辞,多为“昔者某人贞卜某事”、“枚贞某人”以及“曰吉”或“曰不吉”之类的卜筮记录。应当指出的是,《归藏》与《周易》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归藏》的卦辞仅仅是卜筮和占验记录,而《周易》的卦爻辞则是非常系统的德教言论。

基于上述及其它的文献与考古发现,我们有理由认为:

第一、从伏羲八卦到《周易》经过了漫长的演进历程,夏之《连山》、殷之《归藏》、周之《周易》是《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存在形式。其中沉积着各个时期圣贤伟人的创造发明,也铭刻着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的熏陶洗礼。所以它们既是圣人的杰作,又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周礼·春官·大卜》中的“三易”之说和“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记述是可信的。重卦之人或为伏羲,或为神农,但绝对不是周文王。因为六爻数字卦广泛出于殷、周两代的陶器、卜甲、彝器等器物上,重卦的起源肯定要早于文王生活的时代。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述可能是史实,但“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的猜测是错误的。

第三、《周易》与《连山》、《归藏》之间存在不可割裂的传承关系。《连山》以《艮》卦为首,即取两山相连之意为《易》名,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虽然以《坤》开头,却称《艮》卦为《归藏》,仍然是以两山重叠的《艮》卦作《易》名,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大地、深山)”。这说明夏《易》和殷《易》在思想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都很敬重能为人们提供衣食住所的深山厚土,具有原始社会自然经济的烙印。《归藏》以《坤》卦为首、《乾》卦为次(故又叫《坤乾》),它反映的是“殷道亲亲”尊母理念;《周易》则以《乾》卦为首、《坤》卦为次,它反映的是“周道尊尊”的尊父理念。说明周人已从单纯依赖深山、大地、母亲的恩赐供养,走向了顺应天道规律,于天地、山川间自求衣食的生活阶段。这种“天地之间,天人之际”的天道自然观与西周统治者“以天配德”“敬天保民”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一致的。

第四、《周易》具有与《连山》、《归藏》相似或几乎相同的外在形式,但同时具有迥然不同的思想内容。说明《周易》从夏《易》、殷《易》那里继承了“据象推理、以理断事”的易学思维模式,在筮书的外壳下填充了统治者治国安民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周易》已经不是筮书,而是披着筮书外衣的政治理论。卦名、卦序在《归藏》的基础上按照作者的政治动机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卦辞、爻辞则是周初统治者按“据象推理、以理立论”思路,集中创作的德教言论。卦名、卦序、卦辞很可能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产物,爻辞和大象很可能是周公按照父亲的遗愿继续“演德”的结晶。更宽泛一点讲,爻辞可能也系文王所作,周公为了记述周人取殷商而代之的丰功伟绩,修订了部分卦爻辞,因而补充了文王身后之事。由《晋》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可知,《周易》的创作年代应在周公东征之前,否则就该称康叔为“卫侯”。至于《周易》中的传文则是先秦儒者研究经文的心得体会,或为孔子所作,或为其门徒所写,肯定不是一人一时之手笔。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