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6万大军,击溃40万秦军主力,实力相差悬殊,项羽是怎么赢的?

 四季视野 2023-05-30 发布于北京

公元前208年,24岁项羽带领6万楚军,和章邯40万秦军主力在巨鹿开战。几经周折,章邯大败项羽,他请求秦廷支援。等了3日后,章邯却等来一封密信:“自己看着办。”一气之下,他投靠项羽。不久,秦国倒在了章邯手中。
 
章邯受命攻打以赵歇为王的起义军,谁知,赵歇见打不过章邯,以退为进,退守在巨鹿。
 
他看到赵歇在巨鹿迟迟不战,怕他们在等兵支援。于是,章邯请求秦廷派王离带领几十万边防军包围巨鹿。
 
赵歇得知后,看到自己军队的粮食越来越少,兵力也不足和秦军对抗,只好派遣使者向楚怀王求救。
 
楚怀王就派项羽带援军去支援。后来,援军抵达之后,主将见自己的军队才6万人,秦军有40万兵力,他被他们的气势吓到,一直没有出兵。
 
项羽怒斥援军懦弱的行为,并把主将杀了,在军队的拥立下,他成了上将军带兵出征。

经过几轮的战斗后,项羽打败了王离军队,将士逃的逃,死的死。章邯看到后,立刻请求秦国再派兵支援。
 
谁知,章邯等了3天也没有看见秦军的支援,他派手下司马欣潜回秦廷,打听情况。
 
原来,一切都是赵高在背后做阻挠。
 
起初,项羽叔父率领起义军攻打秦军的时候,消灭秦三川郡守李由,秦国得知消息后,立马派章邯出兵和楚军对战。
 
打败了秦军之后,项羽叔父沾沾自喜,以为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出兵。
 
不料,项羽叔父因自己的自满轻敌,结果被章邯杀死。项羽得知此事后,自然惦记着要为叔父报仇。
 
章邯知道秦二世胡亥很信任宰相赵高,胡亥能做到当今的职位,都是赵高在背后计划好的。

当时,司马欣回去打听消息的时候,是从小路走的。他不敢走大路的原因,是因为他明白,如果赵高知道他回去,肯定会派兵追杀他。
 
而赵将陈馀致书章邯另找退路,就在章邯犹豫不定的时候,项羽杀了出来。
 
项羽知道自己的叔父被章邯杀害,想替他报仇,再加上赵歇的求助。于是,他带领楚军北上攻打秦军。
 
因为援军将领的懦弱,被项羽杀了,他成了楚军的上将军。两军对峙许久后,秦军大败,剩下章邯的部队。
 
此时的章邯进退两难,退军回去,朝中宰相赵高肯定不会放过他。但是,投降项羽,指不定也是死路一条。
 
毕竟,章邯亲手杀了项羽的叔父,自己是他的仇人,他也不会放过自己。
 
赵将陈馀也写了一封密信告诉章邯,赵高经常以他的能力太强想谋反,在秦二世面前诋毁他。

而且,秦军大败,赵高也想找个人做替死鬼,让章邯自己看着办。
 
章邯知道后,一气之下,也不管自己是项羽的杀叔仇人,就选择带兵投靠项羽。
 
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3个:
 
1.     回去秦廷,准是死路一条,还要死在小人的手下。而他带兵打仗那么久,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死在小人手里。
 
2.     项羽本身就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他也是名门望族。投降于这样一个人,心理上也能安慰自己。
 
3.     章邯的人生不能再有过错了,因为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但一次的背叛后,就很难再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了。
 
即便,章邯想投靠其他人,事后,又想回去项羽那边,项羽也绝不会相信他。
 
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章邯不得不向项羽投降。

好在,项羽也很惜才,知道章邯的价值,还把他封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
 
章邯寄人篱下,项羽说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面对秦国的势力,项羽是恨不得早点让他们瓦解。于是,他就派章邯出兵打败秦国。
 
章邯在秦国生活多年,对地势以及怎么部署计划,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听到项羽的下令后,即使,对秦国还有点留恋,但也还是听从命令行事。毕竟,章邯已经不是秦国的将军了。
 
之后,在章邯的带领下,攻破了秦国的主力军,而秦国也倒在了章邯手中。
 
许是,章邯也没想到,秦国有一天会败在自己手里。
 
章邯面对秦廷的压力,他得不到秦国的帮助,只能自救。
 
而项羽又如此的强悍,自己不得不投降。之后,所做的事情,就算不情愿,章邯也得完成使命。
 
当初,秦国宰相不忌惮章邯的势力,也许,章邯还能助秦国一臂之力。
 
只可惜,万事没法重来。章邯虽无奈叛变,但想来他也是不悔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