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49篇:读文有思∣命题与备考的四个要点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命题与备考的四个要点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期发表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周国安老师的《“非典型”叙事文本的阅读探析与实践》。周老师说的“非典型”叙事文本,指的是那些故事主题不明确、故事情节不集中、人物形象不鲜明的一类叙事文。在这篇文章里,周老师围绕这类文本的阅读与备考,用一节课呈现了教学过程与思考。读后收获很大,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

一是在“反套路”的背景下思考备考的策略。周老师认为,现在的命题,突出了素养立意,势必就要反套路,不走以前路,让你猜不到,练不到,在一个相对陌生的情境中考查语文素养。所谓“套路化命题”,就是学生一看题目头脑中就冒出了答题的公式以及具体的答题语言,例如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本文的题目有什么艺术特征等等。命题形成了套路,难怪老师要总结各种方法来应对套路,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用套路对付套路”。如果命题没有了套路,教师自然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读懂文本、如何审题上来。这就是命题的导向作用,你导向的是琐碎的知识点,教师自然会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你导向的是在真实情境中考查语文素养,教师的备考方式自然也会有所改变。在“反套路”的命题理念指导下,对文学类文本的备考自然也应有所调整,例如引导学生读懂题目,透过设问表面去把握背后的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形成逻辑严密的答题思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在全面理解文本内容、主题、艺术特征的前提下进行答题等等。

二是命制试题的前提是文本解读。周老师说,命题者在制题前,一定会反反复复阅读文本,由浅入深地穿梭无数个来回,读至澄澈,方才援笔。因此,他的解读成果,自然会凝结在题目中,只是他用问号的形式,把解读成果藏起来,但藏头难藏尾,从试题的提问方式和提问教读,我们可以窥见命题者的一些解读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来纠正、补充,或验证、完善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这番话揭示了一个最朴素的命题原理:命题点就是文本解读的关键点。至于命题点背后的知识与能力,那就需要考虑课标要求了。我听一些老师的文学类文本复习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注重讲题,忽视解文。注重讲题无可厚非,但忽视解文就会有方向性的偏差。因为题目是从文本中来的,不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答题自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读一遍文章,然后马上答题,接着用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同伴之间互相打分,大量时间花在了这个环节,最后再要求学生用红笔修改。可以说,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题目和答案上。而且对题目的分析也是一笔带过,不去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考点,而是急于对题目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一定的套路去答题。这种忽视文本、忽视思维的备考思路,十分常见,这就势必会导致复习效率低。我的建议是:拿到一篇文本后,应该先指导学生读几遍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艺术特色等,梳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困惑,教师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点拨,总结或者说复习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然后针对题目进行分析,透过情境、设问方式和题目中的其他材料,把握答题的要点与方向,重在指导学生审题的思维过程,进而形成逻辑严密的答题框架。如果有必要,教师还需要改编或者增加其他考点、其他类型的题目。

三是命题和备考都不能脱离统编教材。周老师认为,中考命题喜欢借力打力,考查课内所学能否向课外有效迁移。现在复习备考的流行方式就是用一本“中考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是按照考点排列的,重在总结不同的题型与答题方式。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不是说中考复习资料不能用,而是说不能代替对教材的复习。教读课文的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的题目、课文后的知识补白、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等,都隐藏着考点。我在命制期末考试题的时候,尚处于机械照搬的层次,即提供一篇课外的文本,然后用课后题目的思路甚至问法进行命题。虽然是一种机械式的生硬迁移,但我觉得这种“迁移”的意识很重要,即命题要实现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教学导向和复习导向,引导师生重视教材、回归教材、分析教材、用好教材。例如《猫》的课后第二题,考的是“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上的作用,那么据此可以考查学生某篇文章的某句话“独立成段”的作用;《雨的四季》有一处旁批: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这一点改称“你”?这种人称变化在抒情表意方面的作用,也可以作为考点。

四是阅读时要“用内容统摄形式”。周老师提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非典型”叙事文本,实际上这是一条普遍的创作规律和阅读规律。在周老师看来,同学们读文章时,要先把握内容,再用内容贯通形式。而内容的众多要素里,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主题,即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是牛鼻子,抓住它,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目张。对于“非典型”的叙事文本,其创作意图可能不在于表达某种明确的主题或者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而是重在表达一种意蕴、情调、心绪,比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一定要从文中读出什么明确的情感或主题,我觉得方向就错了。那么对于这类文章,就要注重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出的心绪和情调。这类文章里不会有明显的“主题段”,也不会有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所有的表意和抒情都隐藏在文字背后,阅读这类文章就要改变已有的“阅读图式”,积累新的阅读经验。

周老师在教学反思时认为,最关键的,是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沉潜文本中,反复推敲、涵泳,提升思维和审美能力,才能读而化之,获得文本真味。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非典型”叙事文本,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文学类文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