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 汕 工 夫 茶(239)—— 工 夫 茶 具

 隐遁B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杂石茶具,天然石料作材质,选料要符合“安全卫生,易于加工,色泽光彩”的要求,经人工精雕细琢、磨光等多道加工工序而成。产品为盘、托、壶和杯,以小型茶具为主。根据原料命名产品,有大理石茶具、磐石茶具、木鱼石茶具等。石料富有天然纹理,色泽光润美丽,质地厚实沉重,保温性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献载有古代石茶具如石鼎、石瓶、石磨等。明代屠隆《茶笺》记载:“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琢以器,秀犹在焉。”  上海曾有名匠微雕石茶壶共6把,最大的重50克,最小的仅24克,有的壶体形似双峰骆驼,有的形如柿子。壶式成方或圆,或扁或长,敦厚古朴,庄重典雅,收藏性强。现时我国的安徽、山东、云南等地都产石茶具,雕琢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石茶具更为精美,多成为工艺品。

           6.   其     他     茶     具

    竹   木   茶   具 :是指用竹或木制成的茶具(见图1)。釆用车、雕、琢、削等工艺,将竹木制成茶具。用竹制成者称为竹茶具,大多为用具,如竹夹、竹瓢、茶盒、茶筛、竹灶等;用木制成者称木茶具,多用作盛器,如碗、具列、涤方等。竹木茶具轻便实用,取材容易,做工简易,制品多为寻常百姓人家使用。经精工细琢者也入达官贵人之户。竹木乃天工之物,利用随意,因此竹木器自古就有之,由于历史与自然因素,古代竹木器不易保存,所以传器极少。《孟子 · 梁惠王下》所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就是一种圆形竹器,盛饭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有彩漆竹勺,也曾出土写有“梋”字的竹筒。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 种榆篇》中“又种榆法······十年之后魁、碗、瓶、榏各值一百文”,说的是木制器具。一般认为,竹木茶具形成于中唐,陆羽《茶经》所载的竹木茶具达十余种,有交床、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札、涤方、滓方、具列、都篮等。宋代沿习之,并发展用木盒贮茶。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蜀公(范仲淹)与温公(司马光)同游嵩山,各携茶以行,温公以纸为贴,蜀公用小木盒盛之。”  明清两朝饮用散茶,竹木茶具虽种类减少,但工艺精湛。如明代的竹茶炉、竹架、竹茶笼以及洁代的檀木锡胆贮茶盒;四川生产的细竹丝包裹的竹编细白瓷茶具,质地致密,外形精美等传世精品均为例证。近代与现代的竹木茶具趋向于工艺和保健功能的发展。海南文昌制作的花梨木茶具,雕刻精细。在少数民族地区,竹木茶具仍占有定位置,云南哈尼族、傣族的竹茶筒、竹茶杯,西藏藏族和蒙古族的木碗、木槌,布朗放的鲜粗毛竹煮水茶筒均是。

    果   壳   茶   具 : 是用果壳制成的茶具(见图2)。其工艺以雕琢为主。用手工将葫芦、椰子等硬质果壳加工成茶具,大多为用具,如水瓢、贮茶盒等。水瓢生产于北方,椰壳茶具主产于海南。果壳茶具虽少,但形成时期较长,唐代陆羽《茶经》中已述用葫芦制瓢,历代沿用。椰壳茶具主要是工艺品,外形黝黑,雕刻山水或字画,内衬锡胆,能贮藏茶叶。

    🌱🌱(谢谢关注,明日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