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四地闲夫 2023-05-31 发布于山东

妹妹卫子夫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三个儿子全封侯,卫青自己和另一个外甥霍去病也是手握军权的冠军侯,甚至连襟公孙贺都是当朝丞相,这样的外戚团体哪个皇帝敢轻视?更不用说朝中文官武将们,要不与太子有利益链,要不与卫青霍去病有利益链,即便卫青对武帝忠心耿耿,但武帝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威胁。

这种威胁即便在霍去病卫青死后,依然让他不得安宁,于是他想废掉太子,一劳永逸解决卫青、霍去病外戚集团,那么他需要一把刀,恰巧此时一个市井无赖江充出现在他的面前,“巫蛊之祸”的阴云已经笼罩在长安城上空…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究竟是谁放进的陌生人?

征和元年秋冬时节,内廷出现一件异常蹊跷之事。武帝在建章宫闲居,发现一陌生男子仗剑进入中华门,于是命卫士前去缉拿,却不曾想该男子见到卫士前来,扔下剑就跑,居然真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逃脱。在这门禁森严的内廷,居然有人能带着武器闯到他面前,更奇怪的是,他居然能在卫士的追捕下得以逃脱,这说明此人在宫中一定有内应。

但是很可惜,武帝出动了数万军队在上林苑搜索了整整十一天,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在武帝看来,有也只有太子刘据既能安排进刺客,同时也能协助刺客逃脱;有也只有太子刘据是武帝遇刺后的最大得利者。

于是在追查刺客无果后,武帝停止了对刺客的搜捕,随后又下诏搜捕阳陵大侠朱安世,继而又以擅用军饷为由拘捕了太仆公孙敬声,这两件事看似与太子无关,实则却直指太子。追捕朱安世是为了调查官员权贵们的隐私,而抓捕公孙敬声却是直指公孙贺,他是当朝丞相,也是卫霍外戚集团如今的最高官员,如果他们父子为乱,武帝必有性命之忧,所以在废太子之前要铲除公孙贺家族。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公孙贺因武人出身,谋事简单,未窥探出其中玄机,一见儿子被抓顿时方寸大乱,竟主动请求替朝廷抓捕朱安世为公孙敬声赎罪,武帝也没有难为他,当即答应下来。不多时,公孙贺假传朝廷诏令引出朱世安,遂对其抓捕,完成了对武帝的承诺,接下来等着武帝放儿子出狱了。

岂不料,他这一抓朱安世,不仅没有功劳,反而犯了武帝的忌讳,连皇帝都抓不住的犯人,你公孙贺就能抓到,恐怕这朝廷重臣平时与江湖游士交往密切啊,而武帝最忌讳如此,公孙贺简直将自己放在了火上烤。

征和二年,期盼长生的汉武帝刘彻在睡梦中被惊醒,他做了一个噩梦,在梦中他被数个木头人拿着棍子追打,疼痛难忍随后便醒来,第二天更是病重难以起榻。他在病重之时疑惑不已,按道理自己勤加修炼道术已然深厚,岂能让几个木头人轻易闯进梦中行凶?吾乃大汉皇帝,即便在梦中依然是大汉皇帝,于是令左右亲卫缉拿梦中行凶者。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此时,朱安世得知公孙贺想方设法抓自己竟然是想拿自己换回下狱的儿子,不怒反笑道:“宰相大人要祸及宗族了,南山之竹做简也不足以书写宰相之罪,斜谷之木为械,也不够械系丞相家人。”当即从狱中上书告公孙敬声有大罪二:其一、与卫皇后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其二、公孙敬声使用巫蛊之术,在通往甘泉宫的路上埋偶人,让巫师诅咒武帝。

且不说这私通公主之罪,单一项巫蛊之罪便可让公孙贺全家尽诛。

于是,武帝对左右道:“还不知行凶者为谁吗?”

于是卫士尽出,于征和二年正月将公孙贺抓进廷狱,深究父子二人所犯罪责,公孙贺二人皆受尽酷刑而死,其族尽诛。

但对涉案的朱安世和阳石公主却没作处理,究其原因放过朱安世是因其有剩余的利用价值,方便武帝开展下一步行动,而不处理阳石公主则是不希望朝野将公孙贺之案视作权力斗争,尤其担心卫霍外戚集团会铤而走险,发动叛乱,此举尽显武帝的手段高明。

之后,武帝颁下诏书给朝野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强调诛杀公孙贺之缘由,明确表达此案到公孙贺家族为止,不再追究他人罪责。另任命涿郡太守刘屈氂为相。

在公孙贺全族被诛之后,陌生人闯入内宫的事也不了了之,到底这个人是谁?怎么进入内宫的?进入内宫要干嘛?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小人江充导演“巫蛊之祸”

征和二年四月,长安忽刮大风,其势竟能将屋顶刮走,大树刮断。而在之前有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之“七国之乱”等皆在狂风之后,于是武帝认为此次大风极有可能是上天在警示大汉帝国即将发生重大的叛乱,武帝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叛乱极有可能是卫霍外戚集团勾结太子发动,于是他召江充入内,定下计策。

江充,本名齐,字次倩,赵国邯郸人。本一市井无赖,因其妹善歌舞嫁给赵王刘彭祖的儿子刘丹,成为赵王刘彭祖的王府宾客。刘丹见其日日出入王府,以为他向父亲透漏了自己隐私,遂派人刺杀他。江充得知消息后急忙桃之夭夭,刘丹为了泄愤就将其父兄戕害。

江充为了报此血海深仇,遂西逃至长安城,上书状告刘丹两条大罪:第一、刘丹与其异母妹妹、同母姐姐及赵王多名女人私通;第二、刘丹与地方豪强以及不法之徒杀人抢劫,无恶不作,地方官管不住。

第一条罪状已经足够重,武帝认为其行为“行同禽兽,扰乱人伦,违逆天道”。如果单说第一条罪状的话,刘丹不一定会死,毕竟是皇室成员,但是第二条罪状却犯了武帝忌讳,于是派兵前往邯郸将刘丹拘入廷狱,虽然最终赵王以散尽王府侍卫换得刘丹一命,但刘丹的世子之位也被废,且终身不得恢复。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江充的“诣阙上书”大获成功,其名声大振,一举成为武帝身边红人,从此成为武帝一把刀,以“忠直”之态行奸臣之事,处处事事以讨武帝欢心为要旨。从太子到丞相,以及众多的朝中权贵,他纷纷得罪了一个遍,尽管以此换来了武帝的宠信和个人的荣华富贵,但在高兴之余,他也陷入了深深地恐惧,要知道他的权势来源于武帝,自己没有丝毫根基,眼看着武帝年事已高,将来的自己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对江充而言,他要想活命,就必须把太子及其他得罪过的大臣拉下马,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于是他在等待机会,准备对太子刘据发出致命一击。

闰四月,病卧在床的武帝突然发出诏令,以“巫蛊之罪”诛杀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此案株连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平阳侯曹宗,公孙敖全族,矛头直指太子刘据。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但是虽然武帝清算太子的意图已经日见明朗,但他究竟想要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明白,一旦分寸没有掌握好,也许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迟迟没有重臣出来替武帝分忧。

不得已之下,江充只好从暗转明,出来称武帝生病是有人在用巫蛊诅咒他,自己愿意替皇帝查清此事,武帝遂以江充为使者追查此事。

一无背景二无后台的江充凭什么有这么大的口气?他自有办法,还是老一套,将“巫蛊”的帽子往谁头上扣,谁就铁定倒霉,就连太子也不例外。

于是江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宫内大肆挖掘,当然他也没有胆量直接在皇后宫中开挖,而是从失宠嫔妃的住处开始,不断挖掘出木偶小人,有的嫔妃见势不妙赶紧给江充送上重金得以幸免,而没有给其送礼的嫔妃们则就倒霉了,不管她们有没有木偶小人,但总能被江充找出。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整整折腾了一个夏天,宫中挖开的窟窿比老鼠洞都多,最终指向了皇后寝宫和太子寝宫。卫子夫和刘据自认为从没做过“巫蛊”之事,于是便放心大胆的让江充在自己宫内挖,不料这江充一通乱挖乱掘之后,宣布从太子宫内搜出的木偶小人最多,于是对宦官苏文和按道侯韩说道:“于太子宫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阅!

太子得知消息后顿时方寸大乱,他深知不管这些木偶是否是自己所埋,但只要让武帝得知,自己必死无疑,于是他急忙找到师傅石德商议对策。

石德道:“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因巫蛊罪被诛,现江贼掘地又得新证,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为弄清事实,可假托诏命,持节收捕江充等人,穷治其奸诈之举。更何况皇帝远居甘泉宫,太子问安也不得见,皇帝或存或亡,我们一概不知。奸贼猖狂如此,太子岂不闻秦之扶苏?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石德旧事再提,太子对扶苏之事真是感同身受,如今自己处于危困之中,但还是不忍心忤逆父亲之旨意,打算亲自去甘泉宫向皇帝解释清楚,然江充等人对其逼迫甚急。一时间竟难以脱身,惶恐之下,太子决定遵从师傅的意见,对江充实施拘捕。

七月初九,太子命其属下假扮武帝使者,拘捕了江充,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有假不肯就范,被当场格杀,而宦官苏文和御史章赣见势不妙悄悄逃之夭夭,按道理,此时的太子命人追杀此二人,这二人也是难逃生天的,但不知为何却偏偏没有,以致后来酿成大祸。

苏文和章赣自然是逃往了甘泉宫,他们高发了太子谋反,武帝对此属实有些意外。要知道长安城有自己亲自提拔的丞相刘屈氂坐镇,羽翼尽失的太子已形同瓮中之鳖,只要江充查出一点点证据,就可以将太子废黜,也正因如此他才敢在甘泉宫静养,坐等江充罗织太子的罪名,但他死活都没想到,平时自己这个温文尔雅的儿子,居然有一天也会起兵反叛。为了辨明真伪,武帝派出一个人去长安召太子到甘泉宫。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再说长安城中,江充苦苦哀求半天也没引起太子丝毫怜悯,反而他亲眼看着这个贼人被斩杀才算安心。

江充死了,他认为杀人放火才是活路,却不知“富贵险中求”中的险到了极致便是死,他虽算中太子肯定会被武帝废黜,但却没想到他会死在太子之前,这就是命!

杀完了人,太子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于是拿着棍棒到未央宫求见母亲,他决定要接受母亲惩罚以及寻求母亲的庇护。但是卫子夫这个可怜的女人还没从两个女儿被处死的悲痛中走出来,儿子又被逼到现在这个份上,她绝不允许有人对儿子不利,于是她调动了自己能调动的所有兵马来支持太子,其实这不是反叛,仅仅是一个可怜母亲尽自己最大力量保护儿子而已。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武帝的使者很快回报消息道:“太子已反,欲斩臣,臣趁乱逃之!”这个使者的名字史书没有记载,但他没有进长安城便这般胡说,实实在在却把太子推向深渊,父子之间不得不开始兵戎相见,应该说太子刘据最终的悲剧,此人罪责最大。

武帝听信小人之言以为太子造反后,遂尽起三辅之兵,由刘屈氂率领平叛,太子虽释放牢中囚徒,征发宣曲胡骑,但怎么能与常年与匈奴作战的精锐汉军相比?双方混战五日,死者数万,鲜血溢满沟渠,最终太子刘据兵败,从长安东南覆盎门逃出,不知所踪。

在刘据兵败后,大汉皇后卫子夫在未央宫中自尽,以这样的悲惨结局结束了与武帝四十余年的夫妻之情。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武帝掌控朝局,再次对卫霍外戚集团的参与力量进行了清算。击破匈奴有大功的大将任安、田仁、东城侯居股、开陵侯禄坐、亚谷侯卢贺等皆被族诛,太子家人、门客全部被杀,并大兴诏狱在全国搜捕太子党羽,同时发兵追捕太子刘据和其双子。

太子刘据一路东逃,至湖县的一个泉鸠里的村子藏了下来,他不想一直逃下去,对父亲还抱有一丝幻想,认为父亲查明真相后能原谅他,所以不愿离开三辅。

八月初八,新安令史带着官兵将太子刘据藏身之处团团围住,该家主人为保护太子与官兵搏斗至死,太子刘据知道大势已去,遂悬梁自尽,告别了这个妩媚多情而又残酷冰冷的世界,带走了人间所有的悲伤。随他出逃的两个儿子被乱刃分尸。

太子死了,跟在他身边的孩子也一并死了,而留在长安的孩子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救他的人名叫丙吉,而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巫蛊之祸”就此落下帷幕,由卫青所蔓延出来的军政势力,被汉武帝借助此案连根拔起,连根毛都没剩。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废黜太子所用的手段

汉武帝时代无疑是当时最为宏大的时代,至今影响犹在,但其对社会政治的认知又是极为原始的,他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单边世界统治这个法则,不惜泯灭亲情、爱情,任何人不管是老婆还是孩子,只要影响到这个权力游戏,必然会除之而后快,太子刘据不幸成为游戏中与他对立之人,最终落得凄惨下场。

要知道,在立太子初期,武帝对太子刘据可谓是宠爱之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易储之心的呢?大约有这么几个原因。

  • 首先、太子与武帝治国理念不同。

众所周知,武帝推行的治国理念就是“崇儒表法里的霸政”,在位期间,他提倡大一统的国家理念,外征四夷,内兴功利取得重大成果。北击匈奴使其远遁不敢南下中原,南平氐羌取两越之地,东定朝鲜立郡县“百蛮率服”,西通西域兴丝绸之路,奠定了中原王朝的基础,由始,汉人族群真正有了名字。其消极一面也很严重,“虽攘四夷有广土斥境之功,然竭民财力,天下虚耗,百姓流离”,以致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各地,虽经镇压起义覆灭,但盗贼纷纷又成了汉朝的顽疾。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太子刘据目睹时局之严峻,本着主张施行仁政的理念多次反对武帝出兵,劝其不要“兴师四夷”,但在多次劝说无果后,太子在代政期间,对武帝之政多有变易,逐渐引起武帝不满。

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卫青霍去病死后,匈奴人又卷土重来,武帝认识到有可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完成彻底驱逐匈奴的重任,这就要求其继承者要继续沿着他的道路走下去,来实现其未竟的事业。可太子刘据显然是守成之君,对发展经济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开疆拓土,这不免让武帝深以为忧,担心刘氏江山有走向衰落之虞。

同时武帝更为不喜的一点是,由于太子屡此变易武帝政令,竟深得民心,其在民间的威望直追武帝,这让武帝有了一分危机感。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 其次、太子在朝中羽翼已成,父子猜忌之心渐起。

武帝少子刘弗陵出生时,太子已为储君29年,在此期间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此二人以绝世之姿险些覆灭匈奴,二人以军功屡受封赏,跟随二人的将校也被加官晋爵,活跃在朝廷中,从元朔二年到元狩二年,封侯之人多达23人,从而形成了以卫青霍去病为领袖的庞大的军功外戚集团。

有这个外戚集团存在,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在宫中的地位就难以动摇,尽管霍去病和卫青先后去世,武帝有意的压制,这个外戚集团已呈颓势,但这股力量只要存在,太子一呼百应的威望就存在,武帝对此忌惮不已。

另外在立储君之初,武帝从培养继承人的角度考虑,在长安城南修建了“博望苑”,让太子自行招揽天下人才,于是一些有才不得势之人还有一些朝廷退休老干部纷纷借博望苑汇聚到太子门下,以至于到了武帝晚年,成为武帝之外一个新的权力中心,掌控朝局能力的急剧下降,这让武帝这个嗜权如命的帝王对太子心生猜忌已成为必然。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 最后、武帝担心太子继位,王朝会再次出现太后擅权的局面。

吕后“临朝称制”让大汉王朝的帝王们引以为戒,武帝也不例外,再加上当初窦太后当时对自己父子所做的一切更是让他不寒而栗。看着自己日渐衰老,太子继位指日可待,以卫子夫数十年的皇后声望来看,其插手朝政已然是大概率的事,再加上庞大的卫氏外戚集团,卫子夫必将权倾内外,武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重演。

因此,从大汉王朝的安危来考虑,武帝不希望继承者身边存在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故而有了易储之心,但是要易储就要先行将残存的卫氏外戚集团铲除。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能佐证这一点,如李广利外戚集团的覆灭,武帝不惜搭上七万精锐汉军的性命,再如立刘弗陵为储君,就杀掉了钩弋夫人,这都是为了防止外戚集团和宫中的女人乱政。

汉王朝自高祖起,皇室内斗就频道不止,夫妻反目,父子为仇,兄弟为敌,女婿弄死老丈人之类的把戏层出不穷,再加上吕氏、窦氏外戚专权,这让皇室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这样的前提下,民间更是有了“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谚语,在这样的氛围下,太子刘据被废已经是早晚的事,但是谁也没想到太子被废会是如此惨烈的一个结果。

巫蛊之祸只为易储,卫家惨遭族灭,汉武帝:朕发起狠来儿子也不认

结语

卫青、霍去病之功绩自不必多说,由于卫青对王朝政治的深度介入,虽在壮年隐退还是遭到了武帝的猜忌,他自隐退起就听到了自己丧钟的敲响,最后悄无声息的撒手人寰,所以说卫青霍去病并没有参与到外戚的争权夺利中去。而其家族的覆灭,纯属“巫蛊之祸”所牵连,深究其因还是武帝为更换后宫和更换继承人所蓄意发动的一场清洗斗争,卫氏首当其冲,所以说卫氏家族因卫子夫兴,又因卫子夫母子败,与韩信之死异曲同工,不得不说武帝手段委实高明。

政治崇尚丛林法则,两强相遇必有一伤。强盛的权力家族和强权的专制君主,二者仅能留一,绝不可能和睦相处、分享权力,这就是卫青家族落得悲剧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汉武大帝》、《汉武帝皇权的逻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