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爷爷留下的《千家诗》

 稻香居人 2023-05-31 发布于河南

爷爷生前留给我一本线装书,书名是《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

听爷爷说,从前我家有很多古书。这些古书,大多毁于“文革”初期的“破四旧”运动。如今流传下来的仅剩《三字经》《百家姓》《康熙字典》和《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等为数不多的几本书。在这些典籍中,我最喜欢的是《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以下简称《千家诗》)。

印象中,《千家诗》共有两个版本,一是《绘图七言千家诗》,二是《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二者均为活字刻版线装合订本。前者几经传阅,如今早已不知遗失何方了。后者虽然有些破损,但也不影响正常阅读。这本书分卷上和卷下,卷上为七绝,卷下为七律。其纸张薄如蝉翼,泛黄而具沧桑感。书中既有精美的插图,又有详尽的注解。可以说,它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典籍。

这本书的编者、注者和梓行者分别为信州谢枋得、琅琊王相和莆阳郑汉。据考,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上饶弋阳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诗人;王相字晋升,号讱庵,生平不详,祖籍山东琅琊,生于江西临川,大致生活在康熙年间;郑汉字濯之,生平不详,福建莆阳人。由此判断,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康熙中期。

爷爷见我对《千家诗》情有独钟,就把它交予我保管。粉碎“四人帮”时,《千家诗》的封面和封底都已缺失,我就用旧报纸粘了个书皮。高中时,我将这本《千家诗》带到了县城。泛黄的书页和精良的刻本,直看得同学们都傻了眼,大家一致高喊:“老古董,真是老古董!”只可惜,在同学们的争相传阅中,该书的前几页不知被谁撕毁了,首页尤其残缺不全。

大学时,它是我唯一带进大学校园的典籍。当时的我,已经完全掌握了律诗的结构和特点。也正是这个阶段,我才真正读懂了书中的诗作。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都使我如醉如痴,乐此不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知蕴含了多少愤懑、忧虑、无奈和心酸,令人读来怡情,读后益智。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每个作者不同的人生,也“闻”到了岁月深处的沉香。

凭借这本书,我早早就学会了写格律诗。大三时,我的两首七律新作见诸报端。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创作热情。一时间,我挥毫成瘾,沉醉其中,以至于专业课都受到了影响。因为这本书,我也做起了作家梦。

大学毕业后,我将这本书带回了原籍。一天,邻居小军来我家串门,在看到这本书时,他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你家竟然还有这样的古董!”随即,他想借阅几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一周过去了,他没有归还的意思;一个月过去了,他仍是没有动静。无奈之下,我只好去他家讨要,他很不情愿地把书还给了我。

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在我案头没放几天,竟然不翼而飞。我一直怀疑是小军将书偷去了,便顿足捶胸,后悔自己没有把书保护好。后来,我旁敲侧击地追问他,他显得十分敏感,还赌咒地说:“我发誓,我真没拿你的书。如果我拿了,就让天打五雷轰!”他越是发誓,我越是觉得是他偷了我的书。

在我的书籍中,哪本书都可以丢,唯独这本《千家诗》不能丢。它不仅是我的最爱,也是爷爷留给我的唯一传家宝。一次,我去二叔家闲聊,见他正蘸着黄泥水在砖头上练毛笔字。令人惊喜的是,他所临的书帖正是我所丢失的《千家诗》。我欣喜若狂,便用一本黄自元的字帖将《千家诗》换了回来。

望着失而复得的《千家诗》,我发誓不再借与他人。于是,我将它锁在柜里,从不轻易展示于人。一次,爱好诗词的表哥来我家,想来借阅这本《千家诗》。我实在推脱无辞,就让他当着我的面阅读。临走时,表哥很不高兴地说:“真没想到,你连我都不相信。”后来,有好长一阵子,他都对我不理不睬的。

一本好书,犹如一处人间仙境,令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一卷在手,如同邂逅一位国学大师,让人仰慕不已,身心愉悦。读书如交君子,只需消受,无需设防。天天读一点,日子就不一样;年年读一点,人生就不一样。

从小到大,《千家诗》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如今,它已陪伴着我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无论是青涩的少年时期,还是老成的中年时代,它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尤其是近几年,它更是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始终滋润着我生命的根须。因为我知道,只有被书香熏陶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