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生应树立自我意识和定位目标

 一中大语文 2023-05-31 发布于福建

现阶段学生的突出问题

第一类问题:内驱力:

动力不足问题(没有目标)

精力分配问题(没有方法)

耐力支持的问题(自制力缺失)

第二类问题:个性特点:

情绪的问题

态度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第三类问题:环境干扰:

手机依恋

小说沉迷

购物欲望

早恋问题

1、心理准备

1)学生吃苦的准备(早起熬夜、牺牲休息、没有假期、成绩波动)

2)家长“受气”的准备

3)彼此陪伴,满足各自的身心需求

2、认知准备

1)如何处理旧知识(笔记错题的加工)

2)如何把握新知识(课堂效率的提升)

3)如何找准目标方法(可实现的持续性目标)

3、生活准备

1)预设问题

电子设备使用、早恋的发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调节方法

如何给大脑“洗澡”、如何给大脑“充电”

4、环境准备

1)学习伙伴(相互督促鞭策鼓励)

2)亲近老师(家校协同)

3)家庭氛围(家庭日)

4)自习环境(养成教室自习的习惯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关键的心理概念,它涉及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理解和评价。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优点和不足,从而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方向。

自我意识是一个核心心理概念,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理解和评价。简而言之,自我意识就是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的了解。它是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行为和情绪。

1)从自我意识的内容来看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如个体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病痛、温饱饥饿的感受等。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和体验。

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与外界客观事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包括个体对周围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和体验,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力量的认识和体验等。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2)从心理构成和表现形式来看

自我意识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表现,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知、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心理成分,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

自我体验,是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等。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行为和思 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为发动和制止自我的行动。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控制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自我控制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密切相关。自我认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期望以及对未来的设想等方面的了解。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于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简单来说,自我意识是自我认知的基础,只有通过提高自我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建立自我意识需要从自我观察开始。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想法、行为和意向等方面,通过对自己的观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这些也是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1、不断反思。曾国藩非常注重反思,经常自省自问,寻求自身的不足和改进之处。他曾经说过:“半日自省何等重要,百日自省何等功德。”反思是提高自我认知的关键,只有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情绪,才能发现自身的盲点和短处,进而不断地改善和成长。

2、接受他人的反馈。曾国藩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人提高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他曾经说过:“与人相处,常将我心交付他人,使我知其对我之感受。若远离人际,则自然孤僻,虚心接受他人反馈,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3、学会自我控制。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提高自我认知,必须先学会自我控制,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在自传中写道:“吾从青少年时期,习控制情绪,定性立命,持之以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只有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做到自我认知。

4、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认知能力与其知识储备和阅历经验有很大关系。他主张广泛阅读,吸收各种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开阔眼界,增加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5、坚持修身养性。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提高自我认知,必须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对于自我认知和认知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

要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并持续不断地反思、观察和评估自己。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目标意识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成为你自己”。同学们没有想过怎样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呢?进入高中之后,怎么样做更好的自己?这是所有同学都应该关心的话题。那怎样完善自我?先来看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先低级阶段后高级阶段

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归属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根据马斯洛的研究,一个人的需求就像阶梯一样,从低的层次到高的层次低的层次有生理、安全的需求,中层次是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同学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人首先面临着生存、安全的需求,当满足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有社交的需求,并产生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去向何方?我如何到达?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大多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中的我”,即自己想象中的我;一个是“现实中的我”,即现实中的我。这两者往往差距很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用“理想中的我”来代替“现实中的我”,甚至不愿意直接面对“现实中的我”。“理想中的我”浓缩了我们的梦想和追求,但能够清醒全面地认识“现实中的我”,则是我们身心成长、心智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现在的有些中学生,他们针对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想要什么,未来一片黑暗,对未来理想不明确,没有目的,无动力,从而导致读书效率不够高,职业取向迷茫 ,前途未明,没有方向,至今都没有很明确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不知道以后该考哪个大学,哪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那么,我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请大家在一分钟之内做出选择:

A、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

B、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C、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

D、根本没有目标。

哈佛大学的跟踪调查报告:3%有十分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根本没有目标。25年之后……3%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精英,行业领袖等。(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目标。)10%社会的中上层,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60%几乎全都处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但都没有特别的成绩。27%他们几乎全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全都过的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高中生如何定位自己目标

1.找准自己现在的定位。

你也提到了你的目标。很好,但还不够。其实很多人都还找不准自己的真实水平,一些同学要么认为自己考试时运气占的成分大,本身实力并不行而低估自己,要么认为自己每次都“失误”,自己的水平应该比已经呈现出的水平高很多才对。这样都是不对的,要找到目标就必须先找准自己的定位,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过于低估自己。

我个人认为看排名比看分要更容易知道自己的水平一些,毕竟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分数有个不小的波动很正常。比如高中时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可以经常性上下波动5~30分,但班上和年级排名却比较稳定,变化不大。所以你可以参照自己最近10次考试的年级排名来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排名稳定那么就比较好找;如果排名不稳定那就先找一个你的排名次数最多的区间,比如你考到X名左右的次数最多,那你的水平就差不多时X名;如果你的十次排名很分散,那就按排名数排列,找中间的排名当作你的水平。

2. 了解现在的情况能考上什么层次的大学。

学校里每一届的学生的成绩会因为生源和改革的政策等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差异,但是总体还是趋于稳定。有同学问我,我们学校一年大概考几个211,几个985,她这个成绩大概能考到哪之类的问题。我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给了她个大概的定位,她也至此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她的定位。她当时一直以为重本线是考211的线,但是我告诉她说是考985的线,而她高中三年除了几次严重失误外从没下过重本线,于是她知道了对于她来说考985已经不能算是个目标,目标应该定的更加大。

3. 在自己的现有水平之上找几所心仪的大学,挑选其中之一作为你的终极目标。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水平,那么就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突破。定一个比自己的现有水平高一个层级的目标,比如如果现在的水平是二本,那就定一个比较好的一本学校,如果现在水平是一本,那就定一个211学校,如果已经是985、211,那就更往上冲,比如C9。但是除了这些“终极目标”,也该逐层递减一些定小目标作为自己阶段性的成果。最后通过询问老师或者学长学姐来将自己的几个目标转化为可以看得见的大概排名,然后以这些排名为自己每天追逐的目标。

4. 巩固自己的目标在心中的定位,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要将自己目标的大学作为自己梦想的学府,要真的做到渴望进那个学校。你可以看看学校的招生简章,看看招生视频和那个学校的学长学姐的生活,去憧憬那个学校。还有一个学生,一直把复旦当作梦寐以求的大学,在本子上也写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笔袋上的徽章上也贴着“复旦大学”几个字,生活处处可见复旦大学的影子,而这也成功激励了她一步一步向前,最终真的考入复旦。

其实啊,要拥有一个能推动自己向前的执念,又是并不需要太宏大或重要的事件或理由,太大的理由(比如要当一个厉害的人或者就是想考个好点的大学)会有点大而空,不能真正让你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前进,因为它是模糊的,摸不着看不见。但精确的小理由,有时候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有些荒唐(比如我将复旦定为目标的理由),却能真正地激励你的每一天,让你在灰心丧气迷茫的时候想起都可以让你重新振作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