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献公假道伐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又为晋国带来了什么未来

 伯山的书山学海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晋献公时期发生了有名的“假道伐虢”的事件,因而产生了两个成语—“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可是晋献公为什么要专门借道也要灭掉虢国呢?

1.问计荀息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之所以叫诡诸是因为他父亲曾经在与戎狄的战争中活捉了对方的首领诡诸。

晋献公早就想攻打虢国,只是一直无法抽出身,而且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间隔一个虞国,不太方便直接出击。

虞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两个伯伯,由于这两人的禅让让周文王得以继位,武王伐纣之后就找到两人的后代,封在虞国。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将自己想攻打虢国的想法告诉了大夫荀息,荀息就告诉晋献公,只要您舍得将自己的宝马和宝玉拿出来,这事就很好解决。

晋献公不这样认为,因为虞国和晋国有仇,和虢国没有恩怨。

荀息就将虞公和虞叔两人之间争夺宝物和难以放弃宝物的事情告诉了晋献公,晋献公答应了。

接着晋献公又提出了新的担忧,就是虞国也有贤臣宫之奇,万一被他看出来劝告虞公,这不是白瞎了吗。

晋献公(剧照)

荀息露出掌握一切的笑容,告诉晋献公,宫之奇虽然贤,但是在虞公那里却没有什么地位,更何况宝物当前,虞公更不会拒绝。

晋献公心中疑惑已经解决, 于是就拿出自己的宝马和宝玉交给荀息,让他前往虞国借道。

2.假道伐虢

事情的发展没有脱离荀息的掌控。

到了虞国之后,荀息将宝物交给虞公,并提出了借道的要求。虞公看到宝物之后,欣然答应了这一要求,对宫之奇的劝谏置之不理。

于是晋国军队通过虞国讨伐虢国,攻下了虢国的下阳后凯旋而归。为了方便下次借道,晋国将此次的大部分战利品给了虞公

三年以后,晋献公再次向虞国请求借道攻伐虢国。

荀息
虞公上次借道尝到甜头,心里正计算着这次能够收到多少宝物,要不要再建个宫殿盛放宝物。

宫之奇看出这次借道的危机,再次向虞公劝谏,告诉他这次如果再借道,晋国灭亡虢国之后就轮到虞国了。

虞公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与晋国是同姓,晋国应该不会攻打我们。

宫之奇觉得自己头都大了,虢国也和晋国同姓,晋国现在还不是要灭亡虢国。

再说虞国与晋国的亲近能胜过晋国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公竟全部诛灭了他们。

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

野生马, 野马, 马匹, 美国野马
宝马

虞公一心算着他将要得到的宝物,对宫之奇的劝告没放在心上,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无奈的宫之奇只好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了虞国。

这一年冬天,晋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

荀息将以前送给虞公的宝马和宝玉呈给晋献公,晋献公笑着说:“宝玉还是原样,就是马变老了。

3.为什么攻伐虢国

晋昭侯继位之后,将叔父封在曲沃,当时曲沃的实力比晋昭侯所在的都城冀城还要强。当时有人劝告晋昭侯不应该让臣下的实力超过君主,晋昭侯不听。

于是曲沃支脉两代之后,在晋献公的父亲晋武公时期打败了晋昭侯主脉一系,重新统一了晋国。

晋献公(剧照)

晋国拥有春秋时期最大的地盘,所以就需要大量的人来管理,以前大多是采用公族子弟,就是宗族子弟。

而经过了曲沃和冀城的政权对立,晋献公害怕重蹈覆辙,于是不敢再重用公族子弟

所以晋献公大肆杀戮自己堂叔、堂爷爷等宗族子弟,起用士蒍、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一批异姓人才来取代他们

虢国不仅在曲沃和晋对立时帮助晋对付晋献公的父亲和祖父,还有收留了许多晋国逃亡的宗族子弟,虢公也常帮助这些公子攻打晋国。

4.结尾

尽管晋献公屠杀自己的亲族子弟,灭掉虢国、虞国,彻底地解决了“公子作乱”的问题,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

晋献公(剧照)

但是晋献公所引入的异性人才却成为晋国的家族势力,直到战国时期晋国被最后的三大家族势力瓜分掉,也就是魏赵韩。

不得不说,历史是循环的。我们以史为鉴改变制度,但这制度却又会成为新的问题

制度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却又不得不改变。唯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制度,一个政权才能走得更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晋献公灭亡虞国,却是为秦国送去了一位“五张羊皮”大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