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金色年华554 2018-03-26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黄河风陵渡

虢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姬姓封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姬昌之弟,周武王姬发的叔叔。这样的身份,决定了虢国的地位十分显赫,历代国君多在周王朝做卿士,备受天子倚重。

只是虢国的历史并非如此单纯,其间复杂之处已难以理清。

大体说来,虢分东西。东虢在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姬掘突所灭,而西虢封地最初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大概在周宣王时期迁至今日函谷关以东,国都上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李家窑),并在西周末年将触角伸向黄河北岸,积极扩张领土,其在西方的故地则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被秦国所占,那时,曲沃与翼城的长期博弈才刚刚开始。

也就是说,当曲沃城中的晋国公族开始萌生取公室而代之的欲望之时,所谓东虢、西虢的区分已经没有意义,黄河流域只剩下了一个虢国,即西虢。

西虢地处今日晋豫交界的黄河大拐弯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东边是天子所居的洛邑,西边据有崤函之险——从洛邑到关中,仅此一线可通。东方诸侯要向西发展,或者西方的秦国欲东下中原,都必须向虢国借道,征得虢国的同意。当然,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征服。只是很长时间以来,东边的诸侯忙于相互征伐,西方的秦国致力收复周室故土,大家都很忙,谁都无心跨越山河去和一片遥远的地方发生关系。所以春秋初期的近百年间,历代虢国君主安心做着天子的卿士,只在某些必要的时候,才接受天子的征召,出兵讨伐不敬的诸侯,比如姬寤生的郑国。

虢国相对安稳的形势,和晋国一样,也和夹在虢、晋之间的虞国(姬姓之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样。虢、虞、晋,这三个地处太行山以西的国家,从南至北,一字排开,远离太行山以东诸国的混乱,形成了一段相对独立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真正开篇,正是公元前668年的虢国侵晋。

自西周有虢之日起,虢国共历十四位君主,其中平王东迁之后计有四位,虢公翰、虢公忌父、虢公林父和虢公丑。公元前668年,率军入侵晋国的,正是虢公丑。他很不幸,位列虢国十四位国君之末,这意味着虢国最终将葬送在他的手中。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三门峡虢国墓葬

虢国军队此番侵晋,并非心血来潮。早在几十年前,当曲沃对翼城虎视眈眈之时,虢国就多次响应天子号召,讨伐曲沃。只不过后来曲沃坐大,代晋已成事实,虢国才不得已承认了曲沃的地位。但是在虢公丑眼中,晋国的地位终究在虢国之下,他不能容忍晋国日趋强大。晋献公姬诡诸即位后得到周惠王的赏赐,已经让虢公丑有所警惕,而姬诡诸随后不断讨伐周边戎狄,又杀公族、强公室,野心渐露,虢公丑看在眼里,恼在心头。恰在此时,一些侥幸保住性命的晋国公族子弟逃到了虢国,于是虢公丑抓住时机,以为诸公子主持公道的名义,发兵侵晋。

他真正的目的,是压制晋国。

虢公丑显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晋国。自献公姬诡诸即位之后,晋国实力已得到极大提升,是以虢国军队在此年秋、冬连续两次伐晋,都未能讨得任何便宜。

这两次未能如愿的伐晋之举,招致了晋国的激烈反抗。

虢公丑只是想压制晋国,晋国却更进一步,意欲吞掉虢国。

公元前667年,姬诡诸打算亲自将兵伐虢,被大司空士蔿拦阻:不可,时机未到。

士蔿要姬诡诸等待,等待自身强大,等待虢国自乱阵脚,等待那最终决战时刻的到来,晋国将一举灭掉虢国。


这一等,便是十余年。

十年时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却足够漫长。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等这么久,更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漫长的时间里有所收获。在这十年间,晋国与虢国的各自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并最终导致了晋国新局面的形成。

姬诡诸一代雄主,野心勃勃,目光长远,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士蔿等人大力辅佐下,晋国首先在军事实力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元前661年,即赤狄凶猛攻打邢国那一年,姬诡诸把晋国的军队从一军升级到了上下二军,晋国由此从三流国家迈入二流行列。

以此为契机,晋国骤然加大开拓疆土的步伐。姬诡诸自将上军,赵夙御戎(为姬诡诸驾兵车,居中),毕万为右(立于兵车之右,负责保护车左主帅姬诡诸的安全),向西南方向进发,直扑耿(姬姓之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魏(古国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太子姬申生将下军,北上伐霍(姬姓之国,在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

此次出兵,晋国大捷,连灭霍、耿、魏三国,使得晋国势力范围极大拓展,从西、北两面牢牢包住了虞国和虢国。

姬诡诸封赏臣下,将耿赐予赵夙,把魏赐予毕万;而太子姬申生伐霍有功,姬诡诸为之在曲沃修筑城墙。事后看来,对此三人的封赏,都为晋国历史的巨变埋下了伏笔,但在公元前661年,尚无人觉察其中隐含的危险,彼时的晋国人,和晋献公姬诡诸一样,全都沉浸在开疆拓土的激情之中。

第二年,姬诡诸又令太子申生率军,伐东山皋落氏(赤狄一支,地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败之于稷桑(在今山西省阳城县)。此时正值赤狄气焰炽盛之时,太行山以东的邢国和卫国正不堪其扰,且有亡国之虞,而晋国却主动出击,大败狄人,可见晋国实力又有了巨大提升。

当此时,虢国却是另一番情形。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虢国墓葬出土文物

公元前660年,即赤狄伐卫、杀卫懿公姬赤那一年春天,虢公丑率军大败犬戎于河、渭交汇之处(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无论对虢国自身还是整个华夏世界来说,这都算得上大功一件,但在虢国大夫舟之侨看来,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恶兆:无德而禄,祸也!

只因虢公丑无德,暴虐声名在外,于是他所作的一切,包括“攘夷”之战功,都成了“致祸”的原由。

舟之侨被这个恶兆所惊惧,不敢在虢国待下去,率全族逃亡到了北方的晋国。

公元前658年,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此年秋冬之际,虢国军队败戎人(不知是否犬戎)于桑田(在今河南省灵宝市稠桑原)。又是虢公丑亲自将兵,又是“攘夷”之战功,又是有人据此发出“虢必亡”慨叹——晋国掌卜大夫郭偃断言,不出五年,虢将亡于晋国。


郭偃断言虢将亡之时,晋国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虢国的征伐,并且拿下了虢国北部重镇下阳(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时间正是公元前658年夏天,即虢公丑败戎人于桑田之前不足数月。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献上计谋者,是晋国大夫荀息。

荀息的计谋并不复杂,就是向虞国借道以伐虢。

借道并非什么大事,“过邦假道”之礼古已有之,各国使节互访,经行列国,都要预先向其借道,即便天子所遣使节也概莫能外。但是晋国这次借道,却并非有使节过虞,而是有一支庞大的军队纵穿虞国之境!

此事非同小可,荀息自然知道虞国不会轻易答应,所以力劝姬诡诸以宝物重赂虞国之君。荀息点名要送的宝物,正是姬诡诸珍藏的宝马和玉璧,前者出于北屈(在今山西省吉县),后者产自垂棘(在今山西省潞城市),都是极珍稀之物,姬诡诸颇有些不舍:这可都是我的宝贝啊!

荀息一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向虞国借得了道路,这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放在虞国,和放在晋国的府库里有什么区别?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左传·僖公二年》书影

晋国迟早是要灭了虞国的,只不过时机尚未成熟,若此时贸然出兵攻打虞国,虞国多半会和虢国联手,这显然不是晋国想要的局面。所以眼下最好的选择莫过于联合虞国,攻打虢国,即便不能联合,起码也要稳住虞国。

姬诡诸心领神会,但仍有些不放心:可是……虞国还有个宫之奇啊!

虞有宫之奇,如齐有管仲,姬诡诸的担心不无道理。

但宫之奇毕竟没有管仲之才,虞公更无齐桓公之量,荀息对此心知肚明:宫之奇是有些才华,不过嘛,此人生性懦弱,若虞公答应借道,我料想宫之奇不敢强谏;况且,宫之奇自小在宫里长大,和虞公十分亲暱,两人关系不类君臣,如此一来,虞公就更不会把宫之奇的劝谏当回事了。

姬诡诸于是放下心来,派荀息携带珍宝美女前往虞国借道。

一切恰如荀息所料,虞公被晋国的慷慨和诚意所打动,那些稀世珍宝和如花美色令他心神荡漾。荀息乘势而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昔年冀国人(冀国当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境)无故兴兵,穿越虞坂,攻打贵国的鄍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鄍邑四面受敌,情势危急之时,敝国出兵伐冀,解了贵国的燃眉之急;如今虢国就像当年的冀国,无缘无故,把大军开到了敝国的南部边境,可谓无道之极;所以敝国谨向贵国借道,问罪于虢。

结果,虞公不仅爽快地答应了借道,还自告奋勇,愿率军为先导。宫之奇闻之,连忙劝阻,虞公哪里听得进,径自率军出发了。

是年夏,晋、虞联军伐虢,一举拿下虢国北部重镇下阳,将虢国在黄河北岸的领土尽数吞并。

几个月后,虢公丑大败戎人于桑田,而晋国掌卜者郭偃则适时发出了“虢必亡”的断言:今虢公亡下阳而不惧,且又有大功,此后必定不以晋国为患;五年之内,虢必亡。

虢国的确是要亡了。

虞国也要亡。

晋国的狼性逐渐显现了出来。晋献公姬诡诸想象着国境之南那葱郁的山林和广阔的良田沃野,想象着那“存放”在虞公府库里的珍宝,想象着即将归属晋国的无数人民,兴奋之情早已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

这一次借道伐虢,不过是一次试探,一次决战前的演习,真正的攻击,有如远方低垂的乌云,挟着闪电和暴雨,正在翻涌而来。

而那两位邻人,虞国和虢国,那刚愎而愚蠢的国君,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大难即将来临。


一场戏演了两次,前后相距三年。

公元前655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

巨大的乌云涌了过来。

乌云压顶之时,虞公仍然蒙在鼓里。他以为北方的邻居即便算不得朋友,最起码也不是什么敌人,况且这邻居送来的礼物又足够诱人。他答应了晋国人。

宫之奇的内心已经不再只有忧虑和不安,他清晰地感觉到了恐惧和绝望。他怀着残存的希望,妄图说服虞公拒绝晋国的要求:虢国乃虞国之外围,虢亡,虞必不能久存;晋国的野心难道您还看不出来吗?对于我们虞国而言,借道给晋国,无异于引狼入室;您已经犯过一次错误了,难道还要再犯一次?如果这一次让晋国灭虢的野心得逞,虞国的灾难也就不远了;俗语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虢国和虞国这样的关系。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虢国墓葬

虞公听了,不以为然:晋国和虞国同宗,难道晋国会害我不成?

宫之奇:您跟晋君的关系,难道比桓、庄之族和晋君还亲吗?桓、庄之族何罪,不照样被晋君屠灭全族?

虞公:我可从来都是虔心祭祀的,供品那么丰盛……神灵肯定会保佑我……

宫之奇:神灵并不会去亲近某一个人,它看重的是德行;你有德行,它就会站在你这一边,若无德行,供品再丰盛也没用。

这些话虞公当然不爱听。

晋国的使者满意而归,宫之奇却已彻底绝望,他踏上了和舟之侨一样的道路——去国逃亡。只不过,宫之奇比舟之侨有骨气,没有径直投奔了敌对者晋国。

当宫之奇率领全族出走时,他最后一次回望故国,幽幽说道:虞国不需要再准备今年的腊祭了,晋国也不必再一次发兵……一切就要结束了。

一切就要结束了,不会有任何奇迹发生。

是年十月十七日,晋献公姬诡诸率军穿越虞境,南渡黄河,兵围虢都上阳。那时,一则童谣已在虢国土地上四处传唱: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

天策焞焞;

火中成军,

虢公其奔。

姬诡诸问道:这一次,能打赢么?

掌卜者郭偃回答:能。

姬诡诸:什么时候?

郭偃:童谣中已经说了——丙子日清晨。

童谣没那么大神通,除非那是晋国人事先特意安排的。

大梦春秋027|假途灭虢,再灭虞,晋国从此摇身变为一流大国

虢国都城上阳遗址

丙子日,即此年十二月初一,晋灭虢,末代虢君虢公丑仓惶逃奔京师。历经十余年苦心孤诣的谋划,姬诡诸终于吞掉了晋国在黄河中游最大的对手。但灭虢不过是这次借道演出的一个环节而已,下一个环节,正如虞国人宫之奇所言:唇亡齿寒——晋军还师途中,顺手又灭掉了虞国,并掳走虞国大夫百里奚。

黄河以东、以北,以及太行山以西的广阔土地联成了一片,从此以后,它们属于一个共同的主人。晋国经由两次借道的精彩演出,把国土面积急剧扩大,使自己一跃跨入一流大国的行列。这是晋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这一次重大胜利并不能掩盖晋国内部的混乱,因为就在此年春天,晋国太子姬申生死了。他死于非命。把他送入死地的,正是他的父亲,晋献公姬诡诸。

(待续。文图原创,盗用必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